词条 | 陪“十姊妹” |
释义 |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的婚俗,姑娘出嫁前一天,请九名未婚女青年围席而坐,唱“祝愿歌”,土家人称“陪十姊妹歌”。 简介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婚俗中最隆重的礼节。规模大、内容多、形式活、气氛浓是陪十姊妹的特点。陪十姊妹在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举行,入夜,摆放着姑娘陪嫁物品的堂屋里红烛生辉,香烟缭绕。两张朱红桌子摆在堂屋中间,桌上放有糖食果饼和葵花、板栗、核桃、花生等干果,被邀的9位土家未婚女子围桌而坐,陪新娘唱十姊妹歌,谓之陪十姊妹。听歌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歌声通宵达旦,直到新娘出嫁前一个时辰才降下帷幕。 程序流程陪十姊妹有一定的程序。先由唱姊妹歌内行的人唱“开台歌”:十姊妹来都请坐,听我唱个开台歌。一张桌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站喜鹊。喜鹊口里含白米,天不亮明歌不落。东边唱歌西边接,今晚唱歌凑闹热。我们姊妹团团坐,唱起歌儿话离别。这开台歌就像水库的闸门,闸门一打开,歌浪滚滚来,她们海阔天空,尽情而歌。演唱内容十分丰富,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情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扬,有对未来的憧憬。唱词长短成句,格调清新,褒贬分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在演唱过程中,姑娘们常以“十”为题,创作有“十要”、“十唱”、“十想”、“十爱”、“十杯酒”、“十二月”等,把哭唱的内容不断拓宽和延伸。姑娘触景生情,消夜时,她们就唱赞厨师手艺和席面的内容。新娘还要唱“斟酒歌”来答谢众姐妹,感恩祖德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请听:点燃红烛灯花开,九姊九妹陪我来。团圆桌上来结拜,胜似同娘共母怀。今晚我把酒来斟,辞别大堂祖三代。女是娘的罗裙带,长大成人知好歹…… 天亮了,夜以继日的陪十姊妹活动在“一张桌子圆又圆,中间圆个古镂钱,古镂钱上四个字,花好月圆到百年”的“圆台歌”声中降下了帷幕。 歌词开台歌“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 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 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 磨坊同扼磨…… 女哭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 我的娘唉, 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如: 天上星多月不明, 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 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 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 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 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 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 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 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 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 内心难过泪淋淋! 又如: 为女不得孝双亲, 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 空来世间枉为人! 长大成人要别离, 别离一去几时归! 别离总有归来日, 能得归来住几时? 四川下来十八滩, 滩滩望见峨眉山, 峨眉山上样样有, 只少芍药对牡丹, 妹妹去, 哥也伤心嫂伤心, 门前一道清江水, 妹来看娘不怕深。 又如:? 绣花盖头头上蒙, 哥哥嫂子把亲送。 别家忙得金满斗, 爹娘忙得一场空。 脸哭肿来眼哭红。 在娘怀中三年滚,? 头发操白许多根。? 青布裙来白围腰,? 背过几多山和坳。? 又怕女儿吃不饱,? 又怕女儿受风寒。? 为制嫁妆操碎心,? 只因女儿生错命。? 哭声爹来刀割胆,? 哭声妈来箭穿心。? 只道父母团圆坐,? 谁知今日要分身。? “姊妹哭”, 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 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 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 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十姊妹歌哭爹 天上星多月不明,提起话头言难尽。 爹的恩情说不完,我爹为儿受苦情。 一怕儿女挨饥俄,二怕儿女生毛病。 三怕儿女没衣穿,四怕我们比人贫。 爹把女儿盘成人,肩挑背驮恩情深。 儿今离别父母时,心内难过泪涟涟。 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报父母养育恩。 女儿若是男子命,孝敬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为了人。 哭娘 开声哭娘刀断肠,女儿难舍我的娘。 千言万语说不尽,娘的恩情哪格忘。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含。 背上背来怀中抱,挨冻受俄费辛劳。 少吃少用精打算,口不吃来舌不吞。 缝补浆洗心操心,梳头洗脸穿罗裙。 娘的面前把性惯,哪天离过我的娘。 竹篮打水力费尽,燕子含泥空操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