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培德堂
释义

位于佛堂镇田心四村的,以其悬挂于中进厅堂上首的“培德堂”大匾额而出名,其匾额上的字,由170多年前虎门销烟的爱国名臣林则徐手书于清道光乙未年(1835)。1981年由当时的义乌县博物馆确认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末,由义乌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德堂以其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为一体的古建筑,被义乌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乌佛堂田心的培德堂,格局为三进二弄二天井。头进厅堂上首,挂著清代义乌籍翰林院侍讲王芳题写的"惟勤"匾额﹔林则徐所题“培德堂”匾额悬挂在二进大厅正中的上首。其匾额长2.8米,宽1.85米,字 阳刻鎏金,三个大字各约0.83米×0.7米见方,上款为“道光乙未岁”(公元1835年),下款署“少穆林则徐”,并盖有朱红篆刻方章一枚。

说起建造培德堂,倒有一番来历。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林则徐受朝廷之命,到江苏担任巡抚。三年后苏州城内瘟疫四起,染病的百姓上吐下泻,痛苦不堪。官府正为无法控制瘟疫蔓延而著急。此时,义乌佛堂田心人王恒魁正在苏州开设“慎可火腿行”。这王恒魁不仅经商,也懂些医道。他在《本草纲目拾遗》书中得知,火腿猪爪可治肚泻。他回到商行里,立即命人把全部火腿猪爪截下,肉煮汤、骨研末,分送给患者服用。凡服用者,病情大减,终于控制了瘟疫的蔓延。林则徐得知此事,深为王恒魁匡世济民的义举所感动,遂书“培德堂' 匾额一块,赠给王恒魁。王恒魁把赠匾悬挂在商行里,使王恒魁火腿行的去脚爪火腿身价培增,几天之内抢购一空,王恒魁由此发了大财。之后王恒魁护匾回田心建造一座新厅,起名“培德堂”,以志纪念。

“培德堂”匾 保存在田心乡田心第四村新厅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