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泡沫文化 |
释义 | 泡沫文化是一个价值判断,发言权并不在泡沫文化的批判者那里。泡沫文化成了一个万能的靶子,在 严肃文学的坚持者看来,通俗文学是泡沫;在理想主义者看来,现实主义 作品是泡沫;在现实主义者看来,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和激情才是真正的 泡沫。泡沫文化这个说法是否妥当值得深思。 泡沫比喻某一事物所存在的表面上繁荣、兴旺而实际上虚浮不实的成分 泡沫文化,究竟哪些东西是泡沫,哪些是传世的佳作, 文化融化在人类创造和改变历史的全过程,究竟是不是泡沫首先要用 历史来检验。在同一时间段,互称对方为泡沫,除了证实了“文人相轻” 那句老话外,再没有其他意义了。以“泡沫文化”为由头相互指责暴露了 人们文化内涵的空虚和文化创造者的底气不足。讨论当下文化产品是昙花 一现还是流芳千古注定是没有结果的。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固定 的价值尺度和批判的勇气。在“泡沫文化”阴影的笼罩下,相当一部分创 作者自暴自弃,浅尝辄止,以泡沫为宿命,以流行为归宿。而有的人则陶 醉在心造的幻觉中,仿佛骂别人为泡沫自己便获得了文学史大门的入场券 似的。处于冷遇中的人从“泡沫”中寻求自慰,正热闹的人于“泡沫”中 悟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道理。 泡沫心理泡沫心理同时在“泡沫文化”的批判者与被批判者身上存在着。没有 根基的一时绚烂是不值得羡慕的。可是,绚烂本身并没有多大毛病,衰落 与暗淡也是社会发展与文化选择的必然结果。泡沫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体现 了文化创造本身的消涨规律和文化市场的调节功能。所以,我们大可不必 为“泡沫”的短命而感伤,人为地挽留或制造辉煌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还有一种“泡沫观”。有些人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走马灯”式 的文化景观称为泡沫文化。他们依然怀念那种单一而稳定的文化秩序,视 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为泡沫或者游戏。“泡沫文化”瓦解了权威,毁掉了中 心,解构了传统的话语结构,让那些以价值正位自居的人心虚。真善美作 为人文价值理想也是在历史阐释与文化观照中不断更新的,谁都不能代表 “绝对真理”。相对而言,一切文化现象都是泡沫,泡沫与泡沫在共存中 得以优化。泡沫文化是自由与繁荣的表现。文化泡沫在自我否定中生生不 息,在毁灭与再生中探索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何必担心! 泡沫文化的批判者把文化分裂与失范的罪责统统推给所谓的“泡沫文 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提升当代文化的质量是文化人的共同使命,新 的文化整合只有建立在个性自由与精神独立上。请泡沫文化的批判者不要 以预言家、局外人和历史的裁决者自居。这是一个文化宽容的时代,对于 文化泡沫更应当保持豁达与宽容,既然是泡沫就让它自生自灭好了。在浮 躁心态的驱使下,一些粗糙的作品大量出现。对此,我们首先应当自审, 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泡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