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判官舞
释义

流传于兴化城乡及里下河一带的民间舞“判官舞”是由巫舞、傩舞演变而成,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

纠错 编辑摘要

目录 1 起源 2 分类 3 演化过程 1 起源 2 分类 3 演化过程

判官舞 - 起源

判官舞流传于兴化城乡及里下河一带的民间舞“判官舞”是由巫舞、傩舞演变而成,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祭渊源于原始社会和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叫做傩。在举行傩祭时,祭祀者的身上蒙着兽皮,戴着面具,一手执戈,一手扬盾,率领戴着面具、披毛顶角的“十二兽”(或尊称为“十二神”)到宫室各处跳跃呼号,并合唱充满巫术咒语味道的祭歌,以驱逐“疫鬼”。后来,在祭祀者中出现了装扮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六丁、六甲等人物。从人物的搭配看,表演已可能有一定情节,并向着娱人的方向发展。

根据明代地方志记载,早在上古时期,现今兴化的西部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东部为海,地貌为大型的湖盐盆洼地,地势低洼平坦,西部经常受东部海水之灾,后经历了海湾———泻湖———湖沼———水网平原的演化过程,那时的先民称为“淮夷”,是炎帝(神农氏)的部族子民。炎帝为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在与黄帝争夺中原阪泉(今河北涿鹿)之战中被打败,部族便被放逐到淮河下游滨海一带,淮河以北称为“徐夷”,我们这一带则称“淮夷”。于此,兴化的先民以盐业、狩猎为生。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经济中心快速南移,江淮东部经济发展迅速。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淮南节度使判官李承,主建常丰埝使兴化东部有了拦海大坝,阻挡海水的倒灌,从而使坝西泽地渐成农田,农耕种植的出现,使兴化先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为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判官,兴化本土的傩舞逐渐演变成“判官舞”,以此表达人民祈神降福,驱鬼逐疫。

判官舞 - 分类

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祈神降福许愿类。凡遇天灾人祸、求子求财,则由“判官”打开手中的“善恶分明簿”,展示“敬重天地”、“天地良心”、“和睦六亲”、“善有善报”、“多子多福”等,并配合舞蹈动作如“三拜”、“托魁”、“魁星点斗”……

二是酬神还愿类。多半在庙里祭祀或遇有“路祭”,表演对神灵谢恩,“判官”将表演“大开门”、“小开门”、“三拜”、“苏秦背剑”、“斟酒”等动作,并打开手中的“善恶分明簿”,展出“敬惜字纸”、“敬重天地”、“孝敬父母”、“公平合理”、“吉安来”等,音乐节奏明快,情绪热烈。

三是娱人类。表演动作有“梳马背”、“泼水浇马”、“见到状”、“牵马”、“接白果”等,演员还根据现场情绪即兴发挥。

四是憎恶类。表演者左手执簿,右手握笔,在“善恶分明簿”上点点画画,示意“大斗小秤”、“忤逆不孝”、“仗势欺人”、“作恶多端”、“奸盗邪妖”、“荒淫无道”、“尽扫妖”。表演动作有“大开门”、“托魁”、“苏秦背剑”、“撞钟”、“扫堂”、“击鼓”、“三叩”等。

判官舞 - 演化过程

判官舞“判舞”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群众欢迎的主要原因:它能表现人们的心愿,演绎人们的喜怒哀乐和美好向往。它在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艺术上也极具审美价值,所以能沿袭至今。

清朝中期,“判官舞”在兴化城乡最为兴盛,单是城区就达九十队之多。艺人们自发组织起来,依托行会,筹集资金,购置服装、道具、乐器,每逢五月城隍会、龙王会、都天会,便扮演起红脸、白脸、粉脸、青脸等各种类型的“判官”,有表现丑恶的,有表演和善的,有表演劝世骂世的等等,届时群英争雄,各显其能。

“判官舞”之所以深受欢迎,除娱乐性外,还有鞭鞑坏人的丑态。据当地老人们介绍,过去“判官舞”五月巡街表演时,当月里很少发生犯法事件。根据老艺人石桂山回忆,民国初期,兴化八字桥附近有一位布店老板,平时行为不端,奸诈欺民,老百姓都憎恨他。有一年五月,“判官”舞至布店店堂,“判官”拿出簿子点点画画的表演,老板见“判官”怒目圆睁,心惊胆颤,好像是专拿他而来,当场就吓得昏死过去。消息传开,百姓拍手叫好,从此更加喜爱“判官舞”。

“判官舞”音乐一般使用民间曲牌和民间小调,如“八段景”、“苏武牧羊”等。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月琴、堂鼓、响板、锣、钹等。乐队一艺人肩挑锣鼓担子,其他艺人在打鼓佬的鼓点指挥下演奏。乐队与“判官舞”表演者都能配合默契,适时根据表演者的内容、情绪而调正曲牌和音乐气氛,观赏者除了目睹“判官舞”的高超表演,还要耳闻乐队的演奏水平,乐队演奏还要打出漂的出窍的锣鼓点子来。

“判官舞”有文判、武判两种。文判身着蟒袍,面戴判官面具和黑、白毛胡须,手执斗笔及“生死簿”,遇有“路祭”或放鞭炮欢迎者,即现场舞蹈。武判亦称“抬判”,表演者立于四壮士抬的高椅架上,身穿长袍,背插靠旗,面部用油彩化妆成各色脸谱。武判以毯子功为主,遇有“路祭”或放鞭炮欢迎者,武判则在地面舞蹈或在高架椅上表演跌叉、展翅、翻筋斗、翻扑倒立、倒挂油瓶等高难技巧动作。1956年、1964年,兴化“判官舞”两次参加省民间舞蹈会演。1986年,“判官舞”在扬州市体育馆会演中获奖。后经兴化文化部门的同志进行资料搜集、绘图、摄影、文字整理,报江苏省文化厅,入编国家文化部编纂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改革开放以来,兴化城乡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特别在广大农村,群众富而思乐,不少乡镇相继恢复传统的庙会活动,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集市商贸经济的发展。现在,兴化农村每年农历的正月至清明前后,各种庙会有40多班,且具纪念与祭神相结合的水乡庙会特色,如陈堡蒋家庄、戴窑镇、垛田、戴家舍等地“都天会”,都是纪念张士诚的;西鲍乡的“华神会”,城区的“太平会”,新民的“龙王会”,昭阳镇东潭、茅山镇、垛田芦洲和中堡等地的“东岳会”,都是纪念东岳菩萨黄飞虎的。相传,黄飞虎扶周灭商,为国捐躯,受到万众敬仰。在祭奠东岳菩萨的同时,一代代相传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忠孝节义”。

一般来讲,大型庙会均有文、武“判官舞”的表演,“判官舞”在整个表演节目里会更增添喜庆气氛,起到教化作用,反映社会主流和百姓心声,以正压邪。

中堡庙会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距今500年,1987年恢复,有严密的组织和浓厚的古风。出会仪式十分壮观隆重,阵阵头锣声惊醒全镇,四乡八镇赶会的运输船、渔船、帮(客)船连成一片,几乎停满了镇周围河岸,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到处是商贩摊点、祭台。出会的表演队伍浩浩荡荡,似长龙出海,各色彩旗、会旗迎风招展,表演队伍服装五彩缤纷。有小人高肩舞、高跷,有破衣济公,有“西游记”人物造型,有“八仙过海”、挑花旦、荡湖船等,最吸引人的还是文、武“判官舞”。判官扮演者前有黑白无常几个“小鬼”手拿铁链、令牌在前面开道;“文判”左手执簿,右手执笔,款款而至,时而踩着音乐锣鼓点子,表演“三拜”、“托魁”、“梳马背”、“魁星点斗”等舞蹈动作,引来观者唏嘘一片,嬉逐涌动;紧接是威风凛凛的“抬判”,由四壮汉肩抬一张特制的大型木质雕花座椅,“武判”的扮演者头戴软翅纱帽,面绘朱红脸谱,两撇黑胡须、籀金龙袍、玉带、黑靴,在高抬椅上轮番表演高难动作,有“倒挂金钩”、“美猴捞月”、“白鹤亮翅”、“二郎担山”、“童子拜观音”等,引来叫好声一片。相随的是锣鼓乐队,吹拉弹奏好不热闹,大街小巷欢呼声震天,爆竹声此起彼伏,真所谓“万人空巷”的壮观景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需求的提高,“判官舞”表演人员渐稀,兴趣渐淡,抢救、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