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潘作良
释义
1 辽宁省政府一等功公务员

潘作良,1965年2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5月入党,大学文化,先后担任过辽中县老观坨乡司法助理、乡党委副书记,养士堡乡乡长,四方台镇镇长、镇党委书记,县人大专职常委。2008年5月9日18时,潘作良同志因带病连续工作,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昏迷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病逝。病逝后,国家信访局追授他“全国优秀信访局长”荣誉称号、辽宁省委追授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信访干部”荣誉称号、辽宁省政府追记他“一等功公务员”。

生平简介

潘作良同志, 1986年5月入党,大学文化,先后担任过辽中县老观坨乡司法助理、乡党委副书记,养士堡乡乡长,四方台镇镇长、镇党委书记,县人大专职常委。2008年5月9日18时,潘作良同志因带病连续工作,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昏迷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10时30分病逝,年仅43岁。潘作良同志在22年的基层工作中,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直至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在潘作良身上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精神,充分反映了人民公仆为民解忧、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信访干部呕心沥血、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潘作良同志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多次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别人,却把群众的赞扬作为最高荣誉。

个人荣誉

根据潘作良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一贯表现,国家信访局追授他“全国优秀信访局长”荣誉称号;辽宁省委追授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信访干部”荣誉称号;辽宁省政府追记他“一等功公务员”;省总工会追授他“辽宁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委追授他“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沈阳市人民政府追授他“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

事迹

无私奉献

“为自家人找工作、办事,我没这能力。”

潘作良当了十几年的基层领导干部,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办事,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潘作良当了十几年的基本领导干部,给亲友安排一个工作是极为简单的。亲戚们都以为有了局长这个亲戚,一定会沾很多光。但从后来的交往中,大家明白了,求潘作良帮忙,给家里人安排工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潘作良家共7个孩子,他是老小。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均是农民,大哥两个孩子,一个给人送氧气瓶,一个在商场当售货员;二哥一个孩子已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爱人家,五个子女,两对夫妻双双下岗。大姐经常让他帮助大家一下,他却说:“我没有这个能力。”直到追悼会上,来了各方面领导几百人,大姐才发现自己这个弟弟特别有人缘,是有能力安排家里人的工作的。今年年初,潘作良答应老父亲,说等奥运会结束带他老人家去北京看看,尽尽做儿子的孝心。然而,他却永远也不能做到了。潘作良去世的消息,起初一直瞒着老人,后来,老人看电视知道了噩耗,老人家悲痛欲绝,他拄着拐杖走进追悼会的会场。哭着说:“作良呀,你还没带爸去北京,你怎么就走了!爸有好多心里话还没跟你唠呢!”走进潘作良的家,记者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刚刚踏进这套不足70平方米、20年房龄的老房子,即被脚下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响声所吸引,弯腰细看,这些门厅地面铺着的绿色地砖早已碎裂,只是按照原来的纹路将碎瓷片拼铺在一起。客厅和卧室的地面上铺的是黄色的地板革,因为使用时间太长,随处可见一块块的退色、磨损痕迹。客厅的沙发是木扶手加皮革垫构成的,旁边立着一只双环牌风扇,角落里还有一台市场上已难以看到的万宝牌冰箱,而且容量只有150升;厕所还是老式蹲便,洗衣机是老款的双缸威力牌。所有房间的灯均是管式日光灯。唯一“奢华”的是阳台上的钢塑窗户,还是去年7月把原来已坏了的铁制窗户换上的。夫妇卧室和女儿房间床均是80年代手功打制的木式家俱,衣柜上的2个旧式皮箱子,像是电影厂里的道具。女儿房间还有一台两头沉的办公桌,把房间堵得满满的。环顾四周屋里每一件家具,都够得上“文物”,潘作良的妻子贾丽娟说:“家里连台热水器都没有,洗澡要到外面的大众浴池。”很难想象,堂堂县里局级干部的家竟是这样的,简直就是一个困难职工家庭的写照。贾丽娟回忆说,潘作良很少休过完整的节假日,农历除夕没有一次和家人吃过团圆饭,总是值班;在办公室加班也经常是一碗方便面了事,平均一个月要消耗两整箱方便面,群众都称他为“方便面局长”。女儿潘鹤说:“我从来都不愿领同学到家里来玩,太寒酸了。在大连上大学期间,爸爸月每月只给500元生活费,一直没给我买手机,就连他自己用的手机也还是6年前的飞利浦老式机型,机身的漆都磨掉了,像个废弃的塑料壳子。可爸爸却说,手机能接打电话不耽误工作就行。他对我们的生活严格要求,但对上访群众却慷慨解囊,时常资助那些家境困难的上访者生活费、路费,义务帮扶多个特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同事眼中的潘作良是见荣誉就让的好干部。今年年初,县纪委根据潘作良廉洁自律备案记录连续8年为零的实事,准备受予他“廉政干部”的荣誉,他谢绝了……今年3月,县人事局准备给他记二等功,又被他谢绝了……就在他去世的前不久,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荐潘局长为沈阳市劳动模范。但是,潘局长坚持跟县领导说,如果县里对我们信访局的工作肯定的话,就应该把“劳模”称号给一线工作的同志。接访一线的同志受的苦、挨的累最多!在他的再三坚持下,局里一名科长被评上了沈阳市劳动模范。这些年,他推了多少次功,让了多少次荣誉,人们已记不清了。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潘作良习惯”。潘作良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气盖山河的壮语豪言。他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努力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精神,以赤子之心体现着对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体现了人民公仆的无私情怀。22年如一日,潘作良的所作所为,昭示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恰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伟大的时代需要也产生伟大的精神。上个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模范事迹曾传遍神州大地,激励着千千万万干部群众忘我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90年代,地委书记孔繁森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再次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撼,成为人们争相传颂和学习的典范。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潘作良以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伟大的公仆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意义,是广大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为党分忧

大家都知道,信访工作是一个“闹心”工作,所见到的都是不顺心事。信访人自我戏言:做一段信访工作等于判了“有期徒刑”,长期在这工作等于判了“无期徒刑”。但潘作良不把信访工作当做麻烦事,他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直接联系群众的“窗口”,更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的舞台。

潘作良在辽中县土生土长,有着22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做过乡镇干部,工作也成绩突出。按说,这样既有资历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在仕途上的选择是多项的。可是面对组织的需要,他不为名、不图利、不贪权,耐心说服了亲友,毅然走上了号称“机关第一难”的基层信访局局长的岗位。2006年9月,潘作良到信访局工作的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了两条规矩:一是每案必看,每卷必通;二是每天必须接待或约见上访群众。在上任第九天,向县领导汇报信访工作时,已对当时全县的49起重要案件了如指掌,分析得头头是道。在信访局工作的607天里,潘作良始终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他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亲自审阅上访卷宗,亲自处理信访难题。上任不久,他就提出要转变工作作风,变上访为“下访”,走出办公室,走到上访群众中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他到信访局工作不到两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848人次,深入基层“下访”500多人次,解决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平均每天就要接待6—7人次,每周就要解决一个疑难案件!潘作良常说,解决信访案件不能简单化,要有效地利用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涉及法律的上访案件,一度是困扰辽中县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信访局长,他不是简单地把案件转交给法院,而是经常捧着信访卷宗认真研究,向法院同志咨询有关法律问题,并结合案件研究法律,对处理涉法信访问题提出建议,县法院的同志们亲切称他为“编外法官”。20多年的农村工作,使他熟悉政策,群众观念强,尤其在化解矛盾方面,他的积累无人能比。他注重学习,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在他办公室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心理学研究等等。他称这些是练内功。衡量每一件案件,合法、合理、合情,他都能掰开。政策法律、国情乡情、人之常情,一个一个对号。潘作良敢于面对复杂矛盾,勇于化解矛盾,善于处理信访难题。2008年4月7日,刘二堡镇100多名貂貉养殖户因对养殖小区补偿款数额有异议,傍晚堵在镇政府门口上访。此时的潘作良刚刚从北京回来。他直奔现场。潘作良立刻被愤怒的人群团团围住,哭的、骂的、推搡的都有。“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都是小门小户,投资这么大,还不挣钱,放到我家,我也不平衡!”他的一番话使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接下来,是耐心地倾听和沟通。听完大家的要求,潘作良话锋一转,你们采取这种方式也不对!上访得依法、逐级、有序,对于补偿,上级有关部门是有明确规定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看到眼前信访局长态度这样诚恳,到晚上11点,上访户陆续都回去了,一场即将发生的大规模的集体上访事件提前化解了。像这样的群体访事件,他总能一次次化解,令同志们敬佩不已。有人说,他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事都记在本上,解决一个,勾掉一个。在他生命倒数的607天里,不知勾掉了多少个。然而他勾掉的,却成为老百姓心中永久的珍藏。他是天生的信访局长。但大家更认可的是,他的能力来自于实践。平级调动,又是跳到又苦又累的部门,两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为他的痛快决定而敬佩。

为民解难

信访工作一头是党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潘作良同志以强烈的党性全力履行职责,架起党心民心紧紧相连的桥梁。潘作良常和自己同事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

316名老知青永远不会忘记,潘作良上任伊始就对老知青喊出:“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问题上我信访局来。”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顿时让这些知青看到了希望的所在。他多次听取老知青们的诉求,到有关县市实地调研借鉴做法,弄清办理知青劳保、医保的每一个环节,多次请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到信访局协商。在研究期间,老知青又赴京上访。为了接回上访老知青,潘作良多次往返做工作,有一次他犯了腰病,坚持与老知青们一起坐长途汽车回县。天冷,他把知青请进宾馆;渴了饿了,他把水和面包逐个送到知青的手里。2008年1月13日对于老知青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他们的问题终于得到初步解决,大家心理明白,这多亏了潘局长!从2004年初得到低保费的179元的基础上,到去年的9月份,低保费又涨到420元,今年每人每月的生活费又提高到650元,大家很清楚,这里面,凝聚着潘局长的辛苦和汗水!如果没有他的奔走和协调,没有他的执着与付出,老知青问题不会解决得这么顺利,也不会解决地这么好。刘玉兰是68年的老知青,说起为潘局长送行的情景,她说:“我一辈子也不会忘,潘局长的遗体,在殡仪馆放了三天,我们48名老知青守了他三天!在告别仪式上,我们绕着他的遗体,一圈又一圈地看着他,久久不愿离去,最后,我们跪下为他送行!当他的遗体被抬上灵车的时候,我们这些老知青又自发地围起来,筑一道‘遮光墙’,要让他一路走好!潘局长为我们的事费了那么多心血,他不求我们记住他一字,就让我们记住一个理,共产党好!我们大家一致约定,把每年的1月13号定为一个特殊的纪念日。今年的纪念日,潘局长是和我们一起度过的,可是今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潘局长再也不能和我们老知青共同纪念这个日子了!但是,他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老知青再一次约定,在有生之年,只要还能走得动,每年的清明节,大家都要到他墓前去看看他,再和他说说我们的心里话!民心是杆秤啊。这句话说的太好了,太在理了!领导干部只要心里有百姓的疾苦,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永远铭记着他!作良是我们老知青的贴心人,是我们大家的好弟弟!”潘作良是一个官,但他从来没有官架子,他的手机号码是公开的,每位老知青都知道,潘局长的手机无论白天黑天从不关机。有时,因为上访的事,晚上睡不着觉,知青们就给潘局长打手机,一打就是个把小时。他总是认真地倾听,真心实意地开导,从来没有一点厌烦。潘局长去世后,老知青王秀俊十分后悔地说,“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再也不会半夜打电话,影响潘局长的休息,他是为了工作而累死的呀!”满都户镇东刘家村齐静也是潘作良办公室的常客,她的女儿在县城一家小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时被切除了子宫,在这起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因有关单位推诿扯皮而久拖不决,齐静到处上访。“必须给齐静一个说法!”接手这起信访案后,潘作良震怒了。他亲自抓这个案子,亲手起草案宗,多次召开协调会,找主管部门研究,找专家鉴定,即使在他生病或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过问解决这一案件的进展情况。经过努力,齐静的女儿最终得到了17万元的赔偿款。事后,潘作良还为齐静的女儿申请了低保。齐静泪流满面的告诉记者:“潘局长真是个好人啊,我就是一个农民,无权无势的,只有做一面锦旗送给潘局长,旗上写有‘秉公执法、正大光明’,他看了后特别开心,说是看到我们的笑脸就是他收到的最好礼物,就是我的亲人也没有像潘局长这样上心啊!”家住四方台镇太平庄村、62岁的白桂荣命很苦,先是丈夫被人打后致残,没多久去世了;后是唯一的儿子也在几年前因意外事故摘去了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住着随时可能倒塌的土房。为丈夫为儿子,老人艰难的走上了上访之路,坐不起车就用自己的双脚走,把鞋子都走破了无数双。2002年初,潘作良出任四方台镇镇长,看到白老太太的困境,潘作良眼圈红了,当即从自己腰包掏出200元钱让大娘种上地。随后,潘作良主动到县、市两级民政部门为她争取救济款,还很快帮助她建三间瓦房,又根据实际情况给她办了低保。从此,白桂荣家有了一个当官的“亲戚”,逢年过节多了一份亲人的问候。当得知潘作良去世的消息后,老人彻夜未眠。5月13日天刚蒙蒙亮,她就走出家们,从村到镇步行30里、花了3个小时,又从镇上打车到茨榆坨,从茨榆坨坐大巴到辽中县城,再打车到殡仪馆。一辈子没坐过出租车的老人连打两次车为见潘作良最后一面。她不顾阻拦,拉住潘作良冰凉的手失声痛哭。她哭她的“好儿子”走了,她哭逢年过节再也听不到“吃月饼,吃肉了吗?”的亲切问候了。辽中县粮食系统有36名因公致残的职工,多年来一直为解决伤残金而上访。潘作良同志上任后,用一个月时间逐户了解情况,研究分析政策,提出了依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一定经济补尝和困难补助的处理意见,这些伤残职工十分满意,称赞潘作良是务实爱民的好局长。当看到71岁的伤残职工马仁权失去右腿、上肢因拄拐而肿胀时,潘作良就立刻协调县残联,为马仁权解决了代步车,还为他安装了假肢。马仁权老人平时舍不得用代步车,追悼会的那天,他坐着代步车来到了追悼会现场,以此悼念潘局长。他还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亲兄弟想得还周到,他真是共产党培养的好干部!”社会的和谐稳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来源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化解和减少。潘作良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老百姓的笑脸当作最大的奖赏。他用卓有成效的业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基层信访干部的良好形象。

好干部

6月19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在全市深入开展争做潘作良式好干部活动以及做好信访稳定和奥运安保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主持会议并讲话。

潘作良“寒酸”的家

会议指出,潘作良同志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是信访稳定战线广大干部的杰出代表。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展向潘作良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来,全市上下掀起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学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要继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全面开展争做潘作良式好干部活动,认真学习潘作良同志“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精神和“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沈阳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要在深入挖掘、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采取巡回报告、媒体刊播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潘作良同志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全面展示沈阳党员干部良好的时代风貌,引领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气势,为推动沈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会议指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不仅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锻炼、考验和培养了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要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抓好源头预防,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充分发挥信访大厅的作用,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要积极探索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建立完善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沈阳实现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会议强调,要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举全市之力把奥运安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好。要突出抓好反恐怖工作,在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的同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恐怖破坏活动,坚决防止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要深入开展对重点目标、要害部门及学校、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等部位的安全大排查,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要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抓好任务分解,确保奥运安保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沈阳奥运火炬传递和奥足赛事安全、顺利进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真情大爱

跑着干工作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再也不会半夜打电话,影响潘局长的休息,他是为了工作而累死的呀!”潘作良去世后,老知青王秀俊十分后悔。

这是一组让人难以相信却又无比确凿的数字。从潘作良2006年9月11日就任信访局长到今年5月10日去世,总共一年零8个月。在这607天里,潘作良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848人次,解决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平均每天接待6至7人次,每周解决一个疑难案件!就潘作良这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量,就是铁人,也会挺不住的。同事们都说,潘作良永远是在"跑着"工作的。信访局接待科科长于守福提起潘作良局长生前的最后时光不禁泪流满面。这是怎样的24小时啊!5月8日傍晚6点半,潘作良召集会议研究全县近期的信访工作;晚上11点半,他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深夜两点多;5月9日凌晨5点多,他赶到建设中的新信访大厅详细检查施工进展;7点半,他匆忙吃口饭回办公室准备信访调度会汇报材料;9点,他参加县信访工作调度会,做了一个多小时汇报发言,对全县51个重点案件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息访意见;下午1点,他接待了2名上访群众,足足谈了三个小时;下午4点15分他又来到接访科和同事一起研究信访案件……商谈中,同事们发现潘作良脸色灰白表情痛苦,手啪啪地直拍脑袋,劝他休息他却说“没事,老毛病,过一会儿就好了。”到了大约5点半,潘作良说头疼得厉害像要炸开,同事们慌忙把他送往医院……这就是潘作良生命的最后一天!但是在他担任信访局长的607天里,他却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一天!在同事们眼里,潘作良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殚精竭虑不知疲倦,而对待个人或家里的事,他永远在“等有时间”,“等忙过这一阵儿再说”。潘作良患面部痉挛已有三年多,家人多次劝他到医院治疗,他总是说:“等有时间吧!”直到发展到双眼睁不开、看不清文件的程度,他才在一次出差之后住进医院做了开颅手术。潘作良家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从来没有粉刷过。妻子女儿不知向他提了多少回,潘作良总说等有时间再说吧!这一推就是十多年。去年总算有点时间,刚要开工潘作良的电话又响了……还是妻子和女儿找人把墙简单刷了一遍。今年“五一”家里本打算把破碎的地面修整一下,可到最后潘作良还是说太忙了,等奥运会以后再说!这一拖,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百姓的事比天大

潘作良无比重视自己从事的信访工作,因为“一头是党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他常对下属说“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是不孝之子。”

为潘作良送葬的队伍中,泣不成声的老知青们不会忘记,为了解决老知青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他们安度晚年提供一份生活保障,潘作良付出了多少心血!刘玉兰永远忘不了去年10月12日她们几个老知青到潘作良办公室时的情形,当时犯了腰脱病的潘作良正在床上打“磨磨”,表情痛苦满脸是汗……病成这样还在接访,老知青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潘局长,你得好好休息,不能只顾着工作呀!”潘作良听了却说:“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这么大年纪了,又这样相信我,让我回家趴在床上去养病,我做不到啊!”潘作良常说:“老百姓活得不容易,没有难事他们是不会上门诉求的。”四方台镇太平庄村62岁的老人白桂荣不会忘记,是潘作良帮助让她多灾多难的家庭种上了地,办了低保盖上了瓦房……听到潘作良去世的消息,老人天蒙蒙亮就起身上路了,一辈子没打过车的她步行3个小时到镇上,又连打两次出租车才赶到殡仪馆,就为了再多看一眼潘作良。在殡仪馆里,她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拉住潘作良冰凉的手失声痛哭,她哭逢年过节再也听不到潘作良那"白大娘,吃上肉了吗?"的亲切问候;她哭自己有心里话儿再也不能跟潘局长说了!“潘局长,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哪!我家穷,没有什么送给你,我就给你磕个头吧!”这是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上访户在潘作良为其解决生活困难之后的心声。71岁的县粮食系统伤残职工马仁权多年来一直为解决伤残金而上访,是潘作良帮其解决了问题,还与县民政局协调,为老人送上了代步车。感动不已的马仁权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亲兄弟想得还周到!”在上访群众的眼里,潘作良是“恩人”是“亲兄弟”,可在父母的面前,他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潘作良的母亲活着的时候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到北京看看。潘作良也一直想在休假时带母亲去趟北京,可他实在太忙了,直到母亲去世潘作良也没有兑现他的诺言!给母亲送葬那天,潘作良哭着说:“妈妈您放心吧,我没有带您去成北京,我一定要照顾好爸爸,带他老人家去北京看看……”今年年初,潘作良答应父亲奥运会结束后一定带老人去北京看看。这个承诺再也无法兑现。

方便面局长

潘作良的女儿潘鹤常听爸爸说:“什么是共产党的干部?简单地说,就是要真心实意地给百姓办事。至于个人的事儿,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潘作良眼里的“差不多”,却是“差得多”。

潘作良-人民对他的思念

据同事介绍,因接待上访群众和在单位加班,潘作良经常错过饭时,泡一碗方便面充饥对他是常事;每个月潘作良差不多要消耗两箱方便面,群众戏称他为"方便面局长"。到北京出差时潘作良经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就因为那里既能洗澡又能管饭,由此他又多了一个“澡堂局长”的称号。就是这样一个生活节俭的局长,对上访群众却经常慷慨解囊。上访群众齐静回忆,“我每次去,他肯定问我,你吃饭没?我要说没吃,他二话不说,拉着我就上食堂、去饭馆,临走还给我拿路费……”可齐静却不知道,潘作良自己在外时,从来不舍得下大馆子,他最常吃的,就是五六元一屉的小笼包。吃住如此,穿着也一样。个头近1米8的潘作良一表人才,可在整理潘作良的遗物时,亲友们伤心地发现,他竟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同样“寒酸”的,还有潘作良的家。一套60多平米的老房子住了20年,家具都是当年潘作良结婚时买的,洗衣机是老款的双缸威力牌,客厅沙发还是多年前的人造革沙发,厕所还是蹲便式的,所有房间的灯都是管式日光灯,墙角立着一台已经很少见的老式风扇,门框的漆都掉得斑痕点点……这就是一个信访局长的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寒酸”的局长,却时常资助那些家境困难的上访者生活费、路费,义务帮扶多个特困家庭和贫困学生。逢年过节,他都会亲自去看望那些老上访户、老伤残军人和贫困老人。据粗略统计,仅给上访群众购买的简单生活用品,他就至少花了5000多元。

大公无私

在辽中,潘作良是名人,以"能耐"出名--能力强,耐心好。"他就像阳光,以无形的力量让人折服。"旁观者与上访群众都这样说。

在被称为“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岗位,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都是一拨接一拨的哭声骂声埋怨声,碰到的是一个个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烦事难事。应对这样一种局面,仅靠一张笑脸、两袖清风,远远不够。"要有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难题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潘作良时常这样向同事讲。潘作良长在农村,了解底层的情况与疾苦。20多年的农村工作,使他熟悉政策,群众观念强;勤学理论,结合实际,使他掌握了深厚的法律知识及运用能力,县法院的许多同志亲切地称他为"编外法官"。在化解矛盾方面,他的积累无人能比,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构成了潘作良让人折服的要素。潘作良常说:民之难即党之忧,干部做工作不能怕矛盾、怕困难,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潘局长敢于面对矛盾,勇于化解矛盾,善于处理信访难题。”信访局接访科科长于守福这样评价潘作良。于守福清楚地记得,今年4月的一天,刘二堡镇100多名貂貉养殖户因对养殖小区补助款数额有异议围堵镇政府。刚刚出差回来的潘作良穿过黑压压的人群,大喊一声“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事大家跟我说!”。面对一片哭诉与骂声,他耐心地倾听着,认真地记录着,然后动情地对群众说:“乡亲们,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也是农家院长大的,将心比心,很理解你们的难处!但是,咱不能一着急就蛮干哪!上访得依法、逐级、有序。”……一起情势严峻的群访事件,就这样被他用真情和智慧化解了。607天,潘作良像一个艺术家,在信访的大舞台上,用自己的激情、才华与智慧,完成了一部又一部感人肺腑的剧作。但面对亲友给予“照顾”的要求,他却直言“我没有这个能力。”多年来潘作良的妻子贾丽娟一直是县燃气公司的收费员,住户的一句“局长夫人来收费了”常让贾丽娟挂不住脸。对此,潘作良说:“局长夫人收费有什么不正常的?”夫人如此,亲属朋友更不例外。这是潘作良直系亲戚构成情况的一份清单: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均是农民,没有正式职业,大哥两个孩子,一个给人送氧气瓶,一个在商场当售货员;二哥一个孩子已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对此,潘作良的亲属也不是没有怨言,但看到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伫立辽中长街为潘作良送别,看到那一张张悲痛不已的脸,他们对这位"寡义"的亲人有了深深的理解……“四十三年尘与土,一心为民永造福”。潘作良追悼会上的一幅挽联,以寥寥数字概括了潘作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也一语道出辽中人民对潘作良深切爱戴的奥秘所在。

经典语录

1.既然组织上信任我,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从人大到信访局工作)

2.党之忧即民之难,干部做工作不能怕矛盾,怕困难,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任信访局局长时经常说)

3.信访工作,一头是党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对信访同志讲)

4.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是不孝之子。(任信访局局长时经常说)

5.解决信访案件不能简单化,要有效地利用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对信访同志讲)

6.我是县信访局局长,有什么事大家跟我说!(处理貂貉问题)

7.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上访得依法、逐级、有序。你们一定要相信党和政府!(处理貂貉问题)

8.请大家放心,尽管现在没有政策依据,我会尽我所能,争取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处理老知青问题)

9.我从来没有把你们当成上访人,你们就像是我的老大姐一样。(处理老知青问题)

10.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这么大年纪了,又这样相信我,让我回家趴在床上去养病,我做不到啊!(处理老知青问题)

11.咱们党员干部,要把百姓当做父母,‘父母’心顺了,社会就稳定了,经济才能发展上去。(老观坨工作)

12.没啥,挺简单的。将心比心呗,把老人的事儿当成自个事儿办。(老观坨工作,解决“老八路”上访)

13.水大没有泡不倒的墙。(老观坨工作,说服上访“专业户”)

14.如果项目真的落地了,就业的人多了,经济发展了,人们富裕了,社会也就稳定了。(任信访局长,深夜到老领导家里借关系引进项目)

15.不能摔个跟头就怕了,一定要学会坚强自立。(女儿摔伤后,鼓励她)

16.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计划好。对待同学也不能只重表面,要真心相处!(拒绝女儿多给生活费的要求)

17.什么是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真心实意地给百姓办事。至于个人的事儿,差不多就行了。(经常对女儿讲)

18.手机,只要是能接能打,不耽误事就行!(女儿让他换手机)

19.不要和别人攀比,只要我们三口人过得开心、快乐就行了。(告诉女儿什么是最重要的)

20.老百姓的事情怎么能分该管不该管呢?既然找到了我,就是百姓对我信任,就必须管……(深夜去处理一住户房屋倒塌)

21.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既然身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这个岗位负责,对上访人负责,我的责任大啊!(女儿问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媒体报道

信访干部

他是信访局长,但老百姓和同事们都叫他“方便面局长”、“澡堂局长”、“小笼包局长”。

他在农村基层一干就是22年,走上信访局长的岗位仅607天,就解决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平均一天接待上访群众6-7位,对待百姓他是“尽心尽力”,对待工作他是“拼命三郎”,他对党忠诚,对民负责,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辽中大地上,最终,他带病长时间连续工作,倒在了信访岗位上,奉献出了年仅43岁的生命!

他就是辽中县信访局局长潘作良!

他常说:“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是不孝之子。”

2008年5月9日下午18时,工作了一天的潘作良局长送走了最后一位上访群众后,和同事们一起探讨还没结案的卷宗,突然头痛难忍,昏倒在办公桌上,脑部大面积出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5月10日10时逝世。

5月13日,得知亲民爱民的潘局长离开的消息,沈阳市辽中县殡仪馆,老百姓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来自社会各界2000多人,聚在一起,那天泪雨纷飞,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来送别这位人民的好公仆!

一个普通的信访局长,他的离去何以让如此多的百姓悲伤动容?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这一方百姓对他牵肠挂肚,又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令满城乡亲对他生死难别?!

酷暑7月,记者来到了潘作良生活过并为之奉献出生命的辽中大地,采访了他的同事、亲属以及部分上访老百姓,走访了潘作良生前工作过的单位,生活过的地方,查阅了潘作良的工作日志,办过的案卷,全面了解和感受了这位把百姓的事看作比天还大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

工作记录

辽中的百姓都说潘局长是为百姓们而累死的,记者看到了潘作良生命最后24小时工作记录:5月8日18时至19时,在县长办汇报信访情况;19时至23时30分,在县委参加信访稳定会,24时到家。5月9日一大早又开始上班,5时30分至7时,在新建信访大厅检查维修情况;8时至9时,部署当天工作;9时至12时20分,参加县长办公会;13时至16时,接待上访群众;16时至17时在信访大厅检查;17时至18时,送走最后一位上访群众,与有关同志们研究信访积案,突然说自己头痛难忍,突发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上午10时30分溘然长逝,终年43岁。

好兄弟

300多名老知青们不会忘记潘局长,她们常说潘局长是我们的“好兄弟”

2004年,辽中县300多名“文革”期间下放的老知青要求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这类问题缺乏政策依据,有关部门一时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老知青们先后多次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成为影响该县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潘作良同志任信访局长后,多次听取老知青们的诉求,到有关县市实地调研借鉴做法,弄清办理知青劳保、医保的每一个环节,多次请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到信访局协商。在研究期间,老知青又赴省进京上访。为了接回上访老知青,潘作良同志多次往返做工作,有一次他犯了腰病,坚持与老知青们一起坐长途汽车回县。经过潘作良同志的奔走、协调,2008年1月终于使300多名老知青得到了每月适当的生活补贴,老知青们对此十分满意。潘作良同志也与这些老知青建立起了深厚感情,被他们称为“兄弟局长”。老知青刘玉兰说:“民心是杆秤。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会永远记着他!”

伤残老人马仁权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的亲兄弟还亲呢”---

辽中县粮食系统有36名因公致残的职工,多年来一直为解决伤残金而上访。潘作良同志上任后,用一个月时间逐户了解情况,研究分析政策,提出了依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一定经济补偿和困难补助的处理意见,这些伤残职工十分满意,称赞潘作良是务实爱民的好干部。当看到71岁的伤残职工马仁权失去右腿、上肢因拄拐而肿胀,潘作良同志就立刻协调县残联,为马仁权解决了代步车,还为他安装了假肢。马仁权老人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亲兄弟还想得周到,他真是共产党培养的好干部!”

接待群众

上访群众白桂荣说“有事随时给潘局长打电话,他从来都不会不耐烦”

白桂荣的丈夫被人打伤致残,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唯一的儿子又因意外事故被摘了脾脏,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为丈夫为儿子,白桂荣多次上访。潘作良同志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一方面帮她解决生活困难,有空就到白桂荣家里去看看,自己掏钱帮白桂荣种上了地,为她争取救济款、办理低保,还帮助她建起了三间瓦房。从此,白桂荣家有了一个“当官”的亲戚。得知潘作良去世后,白桂荣失声痛哭。上访群众傅玉兰说:“潘局长特别热情,有事给他打电话,他随时都会接听,就像亲兄弟一样安慰我们,帮助我们,从没有不耐烦的时候。”对上访群众的热情、关心和帮助,换来的是群众的信任。有的上访群众讲,“只要潘局长知道了我们的情况,我们就放心了,也没必要再去上访了”。

……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采访过程中,辽中的群众争着给我们讲述潘局长的事情,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点是,大家都说不相信潘局长已经走了,她们说潘局长还那么年轻,昨天他还在接待上访群众呢,怎么就走了呢,想起潘局长的好,很多人几次泣不成声,在场的很多记者也被感染了,都拿出纸巾擦拭泪水,稳定情绪,继续采访……

生命的意义

“跟着党走就是我的生命”是记者在潘作良的入党申请书上看到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成为备受老百姓爱戴的信访局长。

1965年潘作良出生在辽中县长滩乡大兀拉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农村自然纯朴的乡情和父母勤劳实干的作风让潘作良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高中毕业后他毅然考取了农业技术学校,为的只是学有所成后能投身这片养他育他的沃土。

1984年毕业的潘作良在老观坨乡当上了一名司法助理。1986年4月13日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自愿书中他这样写到:“跟着党走就是我的生命…不谋私利和特权。”从那一刻起,他把对党和人民的爱全部倾注在平凡的工作中,一干就是14年。从司法助理到党委副书记,他为百姓办了许多的实事,一件又一件的纠纷与矛盾在他的手中迎刃而解。1995年,潘作良被评为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老观坨乡也多次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1998年,潘作良因工作出色被调任到养士堡乡任党委副书记,在他分管综合治理工作期间,全乡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各项指标名列全县的前茅!

不忘宗旨,心系百姓,燃烧激情,拼搏奋进。10余年的基层工作,使他练就了本领,增长了才干,尤其是在化解矛盾方面,他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2004年的土地量化工作中,四方台镇成为矛盾最为突出的乡镇。县委决定让他到四方台镇任镇党委书记。到任后,他带领镇干部挨家挨户调查走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一走就是一天。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拼命,可他说:百姓的事比天大,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百姓负责!

2006年9月,在辽中县信访形式十分严峻的时刻,县委决定任命潘作良为辽中县信访局局长。在农村基层工作20多年的他,二话没说,就走上了信访工作岗位, 大家都知道信访部门往往是矛盾的集中处。要把信访工作做好,需要信访干部超常人的心理、超负荷的工作、超常规的时间。潘作良深知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做信访工作有多么难。他迎难而上,毫不推托地担负起信访局长的重任。他把接待上访群众、解决信访问题与践行党的宗旨紧紧连在一起,以极其负责的精神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基层信访干部的光荣使命。

潘作良在辽中县信访局任职局长一共607天,在短短一年零八个月里,他共接待群众来访3848人次,平均每天接待6至7人次,直接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许多积压多年的信访难案在他手中得到终结,许多久访不息的矛盾在他手中得到化解。辽中县信访工作迅速跃上了新台阶,信访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连心桥

在潘作良的眼里,信访工作不仅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还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他常说:“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事不会找你,来找你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他的手机成了与上访群众沟通的“热线”,上访群众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给他打电话,他都耐心接听,并耐心地解释。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小集市”,上访群众都愿意找他聊天、让他帮助出主意。一次,一位上访人来访后再也没有来找过他,潘作良同志不放心,就主动给他打电话了解情况,进行疏导,使这位本来打算越级上访的群众接受了建议,就地找县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了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许多矛盾纠纷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密切联系中得到化解,许多上访老户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耐心疏导下息诉罢访。

潘作良时刻把为群众排忧解难放在心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是念念不忘。他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辽中县满都户镇东刘家村村民齐静的女儿在一家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时被切除了子宫,在这起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因有关单位推诿扯皮而久拖不决,齐静到处上访。潘作良同志接手这起案件后,多次召开协调会,找主管部门研究,找专家鉴定,即使在他生病或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过问解决这一案件的进展情况。经过努力,齐静的女儿最终得到了赔偿款。事后,潘作良还为她的女儿办理了低保。齐静感动地说:“就是我的亲人也没有像潘局长这样上心啊。”

拼命三郎

潘作良是辽中县有名的“拼命三郎”。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落下了一身病,特别是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和面部神经痉挛,经常使他疼痛难忍。但他每天仍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忙。潘作良的同事讲,他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是“跑着”在工作。有时头痛得像炸开一样,实在挺不住了,就使劲拍拍脑袋,吃点药,打打吊针。沈阳市从今年4月19日开展信访稳定工作“百日会战”,连续20多天,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直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去世前4天晚上10点多,他赶到一位老领导家谈工作,一进屋就倒在沙发上。这位老领导心疼地对他说:“瞅你咋累成这样呢?”潘作良只说:“事情多,太累了!”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他因忙于工作休息不到五个小时。潘作良逝世后,他的女儿查了他的手机通话记录:3月份为1201条,4月份为1444条,平均每天40多条,加上座机通话还更多。通话如此密集,可见潘作良工作量之大。

潘作良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管什么情况,从不怕苦叫累。一次,有7位上访群众到县信访局要见潘作良。潘作良在电话里说:“真抱歉,我走不了路,你们把材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吧。”上访群众进了潘作良的办公室,看见他腰脱病犯了,躺在床上十分痛苦,脸上满是汗珠。上访群众见此情景准备离开,潘作良说,没事,哪能让你们白跑一趟。他吃力地从床上下地,弯着腰,慢慢蹭到水壶前给上访群众倒水,并一一送到她们手上。上访群众感动得流着泪说:“潘局长,你得好好休息,不能总这么工作呀!”潘作良说:“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信任我,我怎么能在床上趴着呢?”这几名上访群众一谈起当时的情景就掉泪。

潘作良敢于面对复杂矛盾,勇于化解矛盾,善于处理信访难题。辽中县的许多同志讲,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事、险事,只要潘局长在场,我们心里就有底。去年冬天,辽中县刘二堡镇和潘家堡镇的100多名貂貉养殖户,因对养殖小区补助款不满聚集上访,围堵镇政府。一些群众大喊大叫,情绪十分激动。潘作良及时赶到现场,大声对上访群众说:“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问题我来和你们谈。大家再有道理,也应该依法有序反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妥善化解了这起集体访。后来有的同志问他:“当时那种情况,你就不害怕吗?”潘作良坦然地说:“信访干部就是解决矛盾的,如果害怕矛盾,还怎么做群众的工作。”

潘作良时刻揣着一颗爱民之心。他深入群众,深知群众疾苦,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安于清贫、勤俭节约。潘作良经常加班加点,有时来不及吃饭,就冲一碗方便面充饥,被同志们称为“方便面局长”。因为工作需要,辽中县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在北京住个像样的旅馆,一般每天要花费上百元,加上吃饭等开支,时间稍长一点,一趟下来要数千元,潘作良心疼。为节省开支,经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一日三餐基本以小笼包为主,因为他发现吃小笼包不仅省钱、实惠,而且节省时间,可以腾出时间做更多的工作。

“‘百日会战’我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仍然排在全市第一。信访大厅建设已初具规模,请你不要挂念,我们会继续努力的。—潘作良”---这是潘作良发给县委书记的最后一条短信。

潘作良以自己对同志和群众的这份情这份爱,赢得了同事和上访群众的由衷敬意与深切怀念。潘作良去世后,许多群众自发前往吊唁,他的遗体在殡仪馆放了3天,48名老知青为他守灵3天,遗体告别时,他们跪在灵前久久不肯离去。伤残职工马仁权拄着双拐来到潘作良灵前,深情地献上100朵鲜花。潘作良在乡镇工作时的老书记韩士库得知他去世的噩耗十分悲痛,最后一次行使老“班长”的权力,把当年的班子成员邀在一起,含着泪为潘作良穿寿衣为他送别。

永恒的航标

潘作良始终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做事。他当了十几年的基层领导干部,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办事,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为自家人找工作、办事,我没这能力。”但是只要是老百姓的事,他从不推辞,但是自己家里的亲人,7个兄弟姐妹都是农民,至今仍艰苦的生活着,他的妻子有技术职称,还在燃气公司做收费员,每天都要上下爬楼梯,进门入户抄表收费,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从来没想过活动一下,让妻子坐办公室。他全家在一套68平方米的老楼房里一住就是20多年,墙面从来没有粉刷过,女儿小时候在墙上写的字现在还清晰可见,地面的磁砖有的已裂缝破损,家居用品陈旧简陋。女儿在大连上学,他每月只给500元钱,一直没给她买手机。一些上访群众的问题解决后,总想感谢潘局长,有请吃饭的,有送东西的,都被他婉言谢绝。

潘作良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同事和困难群众却是有情有义、关心备至。他对下级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在他任局长一年多时间里,经他培养推荐,有7名同志提升了职务,人们称赞他把信访队伍带活了。局里一名老同志退休,他自己掏钱请吃饭,还送上鲜花。同事的父母或爱人过生日,只要他知道,都送上生日蛋糕。对一些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上访群众,潘作良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总是热心帮助,经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钱为他们买饭吃、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潘作良更是个孝子,只要有时间就回家与父母唠嗑,他常为自己忙于工作未能尽孝而感到内疚。他曾答应带父母到北京看看,可惜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也未能实现。他深爱自己的女儿,但从不娇惯她。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学开始,他就让女儿自己上学,但一有时间就远远跟在女儿身后,直到她走进校门才离开。他也深爱着妻子,但因工作太忙,极少有时间陪她。妻子担心丈夫的身体,加班时就经常到办公室陪他,有时太晚,妻子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同事对他说:“看嫂子都困成啥样了,赶快回家吧,要不我们先送嫂子回家。”而他每次都不让叫醒妻子,不管多晚,总是等忙完工作后和爱人一起回家。

潘作良见荣誉就让,是一名淡泊名利的好干部。今年“五一”,辽中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荐潘作良为沈阳市劳动模范,他知道后对县领导说,信访接待第一线的同志受的苦挨的累最多,评劳模还是评他们吧。在他的推荐下,局里一名科长被评上了沈阳市劳动模范。这些年,他推了多少次功,让了多少次荣誉,人们已记不清了。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潘作良习惯”。

潘作良用一腔热血谱写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二十四个春秋,他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好干部,他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千

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一心一意为群众做好事,他让共产党员的形象深入百姓心中,这就是“作良精神”的精髓,这精神就是人们心中永恒的航标、灯塔、力量!

2 2009年宋江波执导电影

基本信息

导演: 宋江波 刘和群

主演: 周小斌 严晓频 何苗

影片类型: 剧情

出品单位: 辽宁电影制片厂 辽宁星汉盈邦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2009年6月

剧情简介

根据辽中县信访局原局长潘作良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通过选取潘作良在信访工作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架构全片,描述了他与家人、同事及上访群众相处的多个片段,刻画出一个“一身正气、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基层信访干部形象。

形象塑造

在二次承包时没有得到土地的事件中,潘作良面对腐败村干部孙玉鑫的威胁和利诱毫不动心;面对因医疗事故被丈夫抛弃,医院拒不赔偿,无奈之下提着“礼品”敲开潘作良家门的齐春英的跪求,潘作良与昧着良心做事的医院调解主任唇枪舌剑,终于为齐春英讨回了公道;年近七十、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的冯大娘在破旧的漏屋里住了五年,每次都步行往返一百多里到县信访局求助,潘作良认下了这个穷苦的“老娘”,面对不作为的乡主管民政干部夏主任,愤怒地掀翻麻将桌,把冯大娘穿掉底的胶鞋放在他面前……当辽中县从一个上访老大难县变成零上访县的时候,潘作良含笑融入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经典台词

1. 面对百般抵赖的调解主任,他“气急败坏”地说:“如果我不是党员干部,你早就趴在地上了!”

2. 他教导信访干部说:“都说老百姓的事比天大,其实,这个天一点都不大,中国农民最容易满足,哪怕你给他办一点点好事,他们也会记你一辈子……”

3. 面对身居危房、家徒四壁的冯大娘,他说:“朝里没人怎么啦,朝里没人就应该住在这种地方?以后谁再说你朝里没人,你就说,你有个儿子在县里当局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