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小明 |
释义 | 一、教授潘小明潘小明,1969出生,江苏扬州江都市人,江苏省教授,硕士生导师,突贡专家,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现任江苏省泰州师专实训中心主任,兼任江苏省民盟泰州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江苏省“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以及多项省级科研课题,曾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为人真诚、朴实,热爱教育事业,深得学生爱戴。 二、画家潘小明潘小明,1963年出生于广西鹿寨,198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师从陈绶祥、龙瑞先生,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师从黄格胜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惠州国画院执行院长,惠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惠州学院客座教授。 获奖作品: 2001年 《荷深水风阔》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铜奖。 2002年 《天丝不断清香透》获”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年中日书画大展”金奖。 2003年 《青果》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优秀奖。 2003年 《丹柿朝阳》获“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03年 《秋醉》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创新奖。 2004年 《林密鸟声幽》获“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银奖。 2004年 《山树动秋声》获“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银奖。 2005年 《秋风过家园》获“全国首届写意画展”优秀奖。 2005年 《秋声》获“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2008年 《晓来枝上千般啼》获“生活.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大展综合展”银奖。 参展作品: 2003年 《红树醉秋色》入选“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 2003年 《荷深水风阔》参加“全国第十七届新人新作展” 2003年 《柿林霜韵》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2003年 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十六人邀请展” 2004年 参加“水墨心象.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4年 参加法国“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 2004年 参加“中国画名家小品展” 2005年 参加“中国实力派画家香港邀请展” 2005年 参加“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6年 参加“春季新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6年 参加“日本东京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2007年 参加“今日水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7年 参加“相约长白山.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8年 《玉树金华》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年 特邀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 2009年 参加“皇宫博物院首届中国画名家作品入藏展” 2009年 参加“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中国画作品展” 2009年 参加“盛世丹青——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 2009年 参加“走进泰山——全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 2009年 参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中国美术家作品展” 发表作品: 作品被收入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小品集.花鸟集》、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扇画技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今日中国美术》等多部画册,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潘小明画集》、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技法丛书——梅花画法》、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名家丛书.花鸟名家潘小明》。有多幅作品及论文在《美术》、《美术观察》、《艺术状态》、《美术界》、《中国书画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潘老师作品润格3000/平方尺 三、数学特级教师潘小明潘小明(1960年—)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数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 他专注于“小学数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研究”。自主探究学习专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放,还应邀去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学。98年被命名为“宝山区首批小学名师”,出版有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潘小明论文教案选》,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 1978年,潘小明进入上海市安亭师范读书,1980年,他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小学教师。1983年,上海要举行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他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从此崭露头角。1993年,潘小明被调入宝山区实验小学,他拜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顾汝佐、汪绳祖老师为师,潜心钻研数学课堂教学,踏上了课堂人生的新起点。他跟着老先生们认真学艺,频频上公开课。公开课从宝山区走向了上海市,从上海走向了全国各地,打出了响亮的名声。而他自己,也在小学数学学科方面快速而持续的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慢慢地形成并完善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专家。 1995年,由全国数学教育工作编辑记者委员会、《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吴正宪、潘小明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这是当时全国第一次举办个人教学艺术研讨会。研讨会上,潘小明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展示,并作了专题讲座,获得专家们的好评。从此,潘小明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案头来自全国各地的讲学邀请函也越来越多。 善于把握住学生学习心理的脉搏、谙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十分重视在学生感受、体验之余,引导他们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激情加幽默呵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潘小明的本事在于他捉得住学生,一堂课40分钟,学生一直在思考,这是因为他一直用有吸引力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刺激学生。这是他爱孩子们的方式。在他的课堂人生中,孩子永远是课堂的主角。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有权利在课堂中充分地思考。每一堂数学课,每一次提问,他的出发点永远是孩子本身。潘老师的做法是这样的:进行开放的教学,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倾听学生发言,捕捉学生的错误想法;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的错误显现出来;积累学生经探究进行自我否定的经验。潘小明认为,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必须留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孩子思维的空间,教会孩子一种思维的方法,要比教他一个公式重要得多。 个人荣誉及著作潘小明在教育领域二十多年的奋斗,也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果实。他在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实践上,取得了不少成绩:2002年,他的个人教学专辑——《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专辑》(3辑),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名师讲坛”栏目播放;2003年3月,由他领导的工作室进行了阶段成果展示,专题研讨课的课堂教学实录被《小学数学教师》刊登;2004年,他整理出版了著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一书,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和全国小学数学教师的欢迎……他的课堂教学实录有的被编入《名师授课录》,有的被编制成素质教育影像教材,有的作为培训教材通过卫星播放。近年来,他还应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等单位的邀请,去北京、贵阳、成都等地讲学,得到全国各地专家的好评。 主要著作:专著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潘小明论文教案选》等;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