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家庄村 |
释义 | 1 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潘家庄村位于河头店镇驻地西4.5公里处,地属丘陵。2004年有居民230人,耕地540亩,人均2亩。村庄地形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东部属丘陵,其余部分属平原,平原占总面积的70%。铁矿资源丰富。 据《潘氏谱书》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潘氏由本镇大沟子迁此建村,取名潘家庄。 ◎ 经济状况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通过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改进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等,提高农业产量,小麦亩产500公斤,花生亩产300公斤。截止到2004年全村有塘坝2座,拦水坝1 座,机电井10眼,总蓄水量3万多立方米,总灌溉面积490亩,机械化作业面积占总耕地的90%以上。有果园110亩,年产果品102万公斤。蚕桑面积50亩。村中新建养猪大棚4个,存栏200多头;养鸡大棚4个,存栏1万只。 ◎ 社会事业200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有电话56部,有线电视普及率达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2 山东省胶南市藏南镇潘家庄村潘家庄村隶属于山东省胶南市藏南镇,位于藏南镇政府驻地南侧,东与大马家疃村相接,西与河崖村交界,南与刘家庄村接壤。 ◎ 地理位置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村后有同三高速公路贯穿,离二0四国道仅2公里。 ◎ 人口耕地全村共有169户,总人口为517人。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全村土地总面积897亩,其中耕地面积810亩,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梨、菜等。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2005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6家,农民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 ◎ 历史起源据传,明末潘姓从原寨里乡东潘家庄迁立此村,取名潘家庄。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称潘家庄。现潘家庄有169户,人口512人。有丁姓、逄姓、刘姓、王姓、李姓、傅姓、肖姓、管姓、高姓、季姓等十余种姓氏。 ◎ 经济概况潘家庄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生产方式落后。近几年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种粮、种菜、畜牧养殖等较大规模的支柱产业,村经济和村民收入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蔬菜面积200亩,年收入40万元,梨园80亩,林地180亩。2003年为横河集市提供贸易场地20000平方米,年商业贸易额达500万元。全村个休工商户16家,肉鸡、蛋鸡养殖大户6家,生猪养殖大户20家。200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950元。 ◎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村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潘家庄村先后有近10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有6人成长为党政副处级以上、军队营级以上干部,有4人成为所在行业单位的高级专业人才。 ◎ 获得荣誉该村先后多次被市镇党委政府命名为“三个文明先进单位”、“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社会主义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3 山东省平度市大田镇潘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崇祯年间,潘风仪由塔尔埠迁来取村名潘家庄。 ◎ 政区人口位于平度西部,潍莱高速公路北。东邻埠,西靠坡,南连塔尔埠,北隔昌平路。截至2005年耕地面积2200亩,居民305户,979人。 ◎ 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养殖为重点。2005年,内资企业石墨矿等1家企业先后建立,固定资产30余万元。发展个体餐饮、服务业户6户,从业20余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523.3734万元,居民人均所得5346元。其中,餐饮服务业收入4万元。 ◎ 优势产业养殖、种植是村庄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 社会事业截至2005年有老年人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270部,有线电视用户280户。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30%和42%。 4 山东省即墨市通济街道潘家庄村◎ 村庄由来清初,此地原系即墨城杨氏墓地,潘姓居此给杨家看茔、种地,称潘家庄。今已无潘姓,王姓最多,村名仍沿用。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 政区人口即墨市通济街道辖村。在楼子疃东偏南3.5公里,与崂山区西城汇村隔墨水河南北相望。全村有耕地面积147亩。2006年,全村共有60户,总人口为204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61人。 ◎ 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吨,经济总收入为52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466元。 5 山东省海阳市盘石店镇潘家庄村潘家庄位于盘石店镇西北部,地处东经121°15′,北纬36°53′。东邻龙头村,西接柴岚崮村,南连东杨格庄,北与野口村交界。隶属盘石店镇,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高姓来此定居,后李、潘、王姓相继迁入。因本村为潘姓地主的庄子,故命名为潘家庄。 全村辖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67公顷,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总户数60户,175人。有王、潘、薛等3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王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1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87%、8%、5%,人均纯收入2780元。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总产11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50公斤,总产7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350公斤,比1978年增长10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450公斤,总产11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520公斤,总产7.8万公斤。 1992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品种以红富士为主。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12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0万元,畜牧养殖业收入29万元,林业收入3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有木瓦工,收入微薄。建国初期,有豆腐坊、粉坊。改革开放后,成立起建筑队,从业人员20人。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人,收入11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万元,建筑业收入1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了修理业和商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人,收入8万元,其中服务业收入7万元,商饮业收入1万元。 文教科技1970年建村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11人。2000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者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75公斤左右,人均住房面积5平方米。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村有农用车20辆、摩托车11辆、电话26部、电视机50台、电冰箱5台、电风扇30台。 村庄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起,本村先后整修了村路、街道,修建了村大桥。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