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家村 |
释义 | 1 山东省烟台市土山镇潘家村潘家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山东省(3个)、浙江省、江西省以及湖南省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中文名称:潘家村 行政区类别:自然村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 面积:面积188公顷 人口:1258人(2000年)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潘家村 ◎ 1、山东省烟台市土山镇潘家村◎ 概况清初,莱州夏邱的潘氏族人中有兄弟二人迁居此地,潘家村因此而得名。 潘家村位于土山镇驻地,东与土山村相邻,北与山下村接壤,西连西孙家、杨家二村, 南靠环镇路。隶属莱州市土山镇。全村辖区面积188公顷,其中耕地74公顷,沙岭20公顷,海滩50公顷,企业占地27公顷。 潘家村地处渤海南岸的胶莱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具有很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高粱、黄豆及多种蔬菜。久负盛名的莱州大粒盐就产于境内。居民主要以农、渔业为生计。 境内交通便利,夏(邱)--土(山)路段从境内连接烟(台)--潍(坊)国道,正在施工中的大(家洼)--莱(州)--龙(口)铁路、环海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 2000年,全村330户、12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4‰。有潘、孙、焦、陶、王、陈等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潘姓220户,孙姓6户,其他4姓各1户。 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6万元。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8亿元,人均纯收入6235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2.5亿元,全村纯收入1500万元。 该村是烟台市首批(1992年)命名的小康村之一,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第一。1988~1996年先后获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烟台市文明村”“模范村民委员会”“烟台市亿元村”“烟台市先进党支部”“烟台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烟台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1997年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党支部”称号,被山东省建委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称号。1998年被烟台市司法局、人事局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被烟台市政府授予“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 大事记1939年5月16日(农历3月27日) ,侵华日军毒杀无故村民潘锡玉等7人,打伤潘大宝等3人,烧毁房屋330间。 1945年潘永发成为该村第一个共产党员。 1947年潘家村成立了中共第一届党支部,潘大祥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1952年春,潘锡洪带领5户村民成立了该村第一个互助组。 1954年冬,村里半数农户成立了一个初级社,潘祥山任社长。 1955年冬,全村合并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潘祥山任社长。 1977年,潘家村建成面积20公顷、年产莱州大粒盐2000~3000吨的潘家村盐场。 1981年秋,生产队经营的土地承包给村民,分田到户。 1984年5月, 潘家村面粉厂建成投产。6月木器厂建成投产。7月生产铸铁液化气灶的潘家铸造厂投产。 1985年5月, 潘家村第一个规模型企业--掖县钢瓶厂建成投产。12月,钢瓶厂与哈尔滨伟建实业开发公司联营,组建了掖县煤气用具厂。 1993年4月, 以钢瓶厂、铜材厂、铸造厂为核心企业和轧钢厂、印刷厂等10多个小型企业组建的山东环日集团总公司正式成立。 1993年4月,村党支部书记潘书昌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环日集团被授予“山东省先进乡镇企业”称号。 1994年10月,山东环日集团总公司被农业部审核、批准为中国环日集团。 1995年5月,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来公司检查工作,并题词:环比宇内日新月异。 1995年10月1日, 潘家村在村西南与工业区交界处树碑,碑文记述了潘家村发展历程,勉励子孙后代勤奋上进,更上一层楼。碑文300多字,由潘书昌撰写。 1995年12月,环日集团租赁和购买原土山镇办的山东雄鹰集团资产,组建了莱州市环日橡胶厂。 1997年5月3日,省长李春亭视察环日集团。 1997年8月15日,省委副书记宋法棠视察环日集团。 1998年2月15日,环日集团内部结构调整,将下属企业组建为3个集团公司:山东环日集团公司、雄鹰集团公司和农、林、牧集团公司,总经理分别为潘志强、原修杰和潘锡宗。 1998年初, 村党总支书记、环日集团董事长潘书昌当选为省第九届人大代表,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1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厂长”称号。 1999年4月8日,环日集团外贸部成立。聘请焦红任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外贸部经理。 2000年6月, 外贸部签订向伊拉克出口30万只26.2升液化气钢瓶的合同,从而使环日集团成为当时烟台地区自营进出口权企业中出口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之一。 ◎ 经济发展第一产业 建国前, 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1956年,村民开始在农田里打井,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 部分土地实现了2年3季,粮食亩产提高到150公斤左右。1966年农业学大寨后,平整并规划农田,水利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到1969年全村农田从原来的零星小块地,规划为几十亩地块,田间道路和防涝排水沟工程同时完成。全村先后打井15口, 灌溉面积达到了100%,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1978年前后,科学种田有了很大发展, 不但小麦、玉米亩产分别提高到300公斤、400公斤左右,还实现1年2季, 使亩产量提高1倍以上,达到了700多公斤。1992年,成立潘家村农场后,村里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购置各种农业管理机械, 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最高亩产达到1000公斤。 为了增加收入, 从50年代起围绕农、林、渔资源的利用进行了多种开发尝试。1976年冬, 在海滩建成了面积20公顷的盐场,年利润30多万元。1984年建成的面粉厂经过3次扩建,2000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年盈利10多万元。200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145万元。 第二产业 该村工业始于1976年的社队企业。当时的潘家大队投资建了一个加工马车螺丝的小厂,从业人员10多人,年收入几千元。1984年,任村党支部委员的潘书昌承包了螺丝厂后, 筹资建起了面粉厂、木器厂、铸造厂,当年盈利6万元。1985年租赁设备建成了掖县钢瓶厂,此后的几年中依靠企业积累,自我滚动发展和吸纳股金,建成了莱州市铜材厂、轧钢厂、汽车配件厂等10多个企业,组建了山东环日集团总公司。该公司于1994年10月被农业部审核、批准为中国环日集团。1995年莱州市环日橡胶厂建成后,企业固定资产1.5亿元,职工3000人,年销售额增加到3亿多元。1999年成立公司外贸部,企业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当年出口创汇20多万美元。2000年增加到200多万美元,并争取到向伊拉克出口30万只钢瓶的合同,合同额为470万美元,从而使环日集团成为当时烟台地区自营进出口权企业中出口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之一。2000年固定资产总额为2.5亿元,工业总产值7.70亿元。 第三产业 1981年,开办了一个百货商店,年营业额30多万元。此后逐年扩建并增加服务项目,到1989年时已建成了拥有500平方米二层楼的招待所,营业额达到150多万元。 1992年,又投资300多万元在镇中心街--府前街建成了和苑山庄,经营范围扩大到餐饮、 休闲娱乐和接待会议等。到2000年末,第三产业固定资产原值412万元,从业人员60多人,年营业额800多万元。 ◎ 社会进步文教科技 潘家村村民祖上以农、渔为生,虽无大富之家、饱学之士,但崇文之风世代相传。建国后,由于本村就在镇驻地,潘家村承担了中心小学建设的大部分经费。该校90年代初被烟台市政府评为“烟台市规范化学校”,2000年又被评为“烟台市电教示范学校” , 为本村子女上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100%。 1992年,村委会把对村民子女助学和激励深造补充到村规民约中:本村子女升入高中以上学校, 每年享受500~1000元的补助;完成大专以上学业回本村企业工作的,从高一开始的学龄计入企业工龄;未完成高中或中专学业的不许在本村企业安排工作。激发了子女求学上进的积极性,是年,与山东工业大学联合办起了山东环日理工进修学院,先后招生3个班、127名学生,毕业后全部在本村企业就业。企业还先后选派20多名本村青年在济南、烟台等地的大学进修和培训,都成为本村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干部。 1990年后,村里先后为文化设施投入100多万元。到2000年末,图书室藏书已达3万册。 节假日和下班后,去文化大院活动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村风健康祥和。先后被烟台市政府、省政府授予“烟台市文明村”“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人民生活 建国前, 大多数村民每年口粮不到300斤,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建国后,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57年,潘家大队成为掖县小有名气的先进大队,村民人均粮食600公斤、人均收入180元,1978年提高为720公斤、216元。改革开放后,随着村办企业的发展,村民在企业工作,并认购了股份,每年还有利润分红。2000年人均收入6235元。1991年,环日集团投资70万元在村西北角的村招待所院内安装了咸水淡化设备,村民从此告别了长期饮用苦咸水的历史。1992年全村接通了闭路电视,半数家庭安装了电话。1998年全村接通了有线电视,家家有了彩色电视机,实现了电话普及。2000年有半数以上村民实现了厨房电器化,被烟台市电力公司选定为炊具电器化试点村,村民告别了柴火灶,用上了液化气灶。大多数年轻人都有摩托车,私人购置轿车的有4人。 村庄建设 建国前,民居全是土墙、杂木檩梁的茅草房,各家各户根据土地的所有权随地而建,零乱而破败。建国后,居住面积有了增加。1985年对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 实现了通街、通道、美化、绿化。1993年开始新村规划,住宅楼为1户2间或3间的别墅式2层独家独院楼房, 建筑面积分别为120平方米、180平方米,水、电、暖、电话、电视线路等一应俱全。到2000年底,全村330户迁入新村174户。 集体福利 1990年后,随着环日集团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从1990年起,退休老人每月发给10元生活补贴;1992年增加到15元,并开始发给口粮面粉,每人每月30斤。1999年生活补贴增加到30元。1992年开始,村民每年应上缴的五项统筹款, 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当年还开始新村规划,村集体为每个搬迁户补贴3~4万元。1993年,全村成年人全部加入社会养老保险,村集体根据投保人年龄划段, 分别补助投保费33%~55%。 另外还为村民补贴电费的14%,水费的20%。2000年起,为每户每年补贴水暖费1000元。 ◎ 组织建设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5年,潘永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故退党),为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同年还有潘大祥、潘大财加入了党组织。1947年成立党支部,潘大祥担任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年潘锡淑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潘家大队成立党领导小组,革委会主任潘锡洪兼任组长。1969年组建党支部,潘祥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潘祥山调公社工作,潘书京接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潘书京调任镇经委主任,潘书昌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潘家村建党总支,潘书昌任总支书记。1987~2000年潘家村党支部(总支)连续14年被评为莱州市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56年冬, 潘家、杨家、孙家、土山、山下和巍山6个社组成1个大社--灯塔一社, 社长潘祥山。全社分6个村,21个生产队。其中潘家村分4个生产队。 1958年7月成立人民公社。 灯塔一社属土山人民公社。灯塔一社21个生产队缩编为10个生产队,潘家村编为2个生产队。 1961年灯塔一社撤销,潘家村编为潘家大队。潘锡洪任大队长,潘锡淑任党支部书记。 1964年开展了“四清”运动。全大队只有个别干部发现有轻微经济问题,经退赔并向群众作检讨后过关。 1966年成立革命委员会,潘锡洪任主任。1969年大队恢复大队长职务,潘锡洪改任大队长。1976年潘同良接任大队长,1981年潘志东接任大队长。1982年潘家大队改为潘家村,潘志东为村长。1989年潘锡宗接任村长。 1999年, 国家颁布《村民自治法》 ,换届选举时党总支书记潘书昌当选为村长(兼)。 ◎ 人物简介潘书昌 1950年1月27日生,197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南京军区458部队服役。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经济师。1975年3月退役回乡后担任潘家大队民兵连长、支部委员。1983年初,他以年上交村委会6000元承包了村里资产不到3万元的螺丝厂。 1984年12月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租赁了潍坊液化气公司生产钢瓶的一套生产线,创建了掖县煤气用具厂,任厂长。此后依靠企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先后建成了铜材厂、轧钢厂、铸造厂、橡胶厂、不锈钢管件厂等10多个集体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制企业。1992年他根据村民全部在企业工作的实际,征求村民意见后,收回村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成立了潘家农场,成为烟台地区最早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的村。1994年组建了山东环日集团总公司,任董事长。环日集团在1996年经农业部审定为“全国大二型乡镇企业集团” 。2000年资产总额4.7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5亿元;销售收入7.79亿元, 工业增加值2.02亿元; 全村经济收入52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235元。按照当年承包企业时的约定,他每年向村委上交6000元承包费,盈亏自负。因此,村集体在环日集团几亿元的资产中仅有发包时的几万元和以后投入的土地股份,绝大部分应该属他个人所有。但他说:当初承包时,只是为了得到经营权而已。 他除了在企业的工资和股份外一分也不多拿, 企业还是村集体和股东的。他从1986年12月起先后当选政协掖县第七届、第八届委员,政协莱州市第九届、第十届常务委员,潘家村党支部书记、 党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3年4月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96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劳动模范”称号。 1998年当选为省九届人大代表,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1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厂长(经理)称号。 2 山东省滨州市李庄镇潘家村◎ 概况明朝宣德年间(约公元1426~1435年),潘氏族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于黄河堤内,名潘家。至清光绪时(1875~1908年),村址西移于黄河堤外的渡口,村名改称潘家口,后又简称潘家。1985年建村委会时,称为潘家村。 潘家村位于惠民县李庄镇东南3公里处,黄河北岸堤外,东与高青县隔黄河相望,南与张佩环村为邻,西与李安村相连,北与曲张村接壤,隶属李庄镇曲张办事处管辖。全村总面积105公顷,其中耕地59公顷,河滩46公顷。 全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及各类蔬菜。植被面积15公顷,覆盖率14%。 境内交通便利,黄河运输历史悠久,环镇路穿村而过,是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178户,总人口73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现有潘、曹、杨、张等4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2.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为24∶1∶75,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万元,全村纯收入258万元。 该村是全市经济强村之一,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第20名。1992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村镇建设文明村” 称号。1998年5月被滨州地区、惠民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分别授予“文明单位” 称号。1998年6月,被惠民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村居示范点” 称号。 1999年2月, 被惠民县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文明” 称号,1999年8月,被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村”称号,被中共滨州市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称号。2000年被滨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精神文明村”称号。 ◎ 大事记1948年,村民潘广元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杨立群组织12户村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62年,成立中共潘家口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杨立群任书记。 1964年,响应县委号召在全村开展“四清”运动。 1966年,粮食亩产首次突破千斤关。 1977年,村内办起了车马挽具绳革厂,为该村第一个副业项目。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办起了饭店、修车铺。 1980年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建立村委会,潘广林任主任。 1986年,成立村民联合体绳网专业队,统一组织收购、销售。 1989年春,投资40万元建立塑料编织厂。 1990年,投资10万元建成高标准小学教室。 1991年,塑料拉丝机发展到9台,绳网加工向专业化发展。 1994年,成立经济委员会,统一购销。 是年春, 投资10万元,全村拆迁房屋30间,扩通街道7条,全长3000米,路面硬化,路边绿化。 是年,投资5万元,统一安装电话机20部,成为全镇第一个电话村。 1995年,投资30万元,实现了户户通柏油路。 1996年,投资20万元,全村整平黄河滩地700亩。 1997年,投资2万元,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重搞好四纵一横排水系统。 1998年,投资3万元,挖渔塘6个,承包到户。 1999年,投资5万元,修建排涝涵洞,可解决20公顷耕地灌溉问题。 是年2月,潘家村建成小康村。 ◎ 经济发展第一产业 新中国建立前, 粮食亩产不足60公斤。1954年3月,杨立群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领12户农民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秋,全村办起了初级社。1955年冬,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当年挖井15眼,购进1台抽水机和15部新式水车。粮食亩产达到200公斤,受到中共惠民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1970至1977年,投资3万余元,投工5万个,动土10万立方米,将20公顷纯沙地、斜坡地改造成水平田,架设低压线路6公里,修变压室3处,打深井、修水渠。对耕作方式进行了改革,由条播改为畦播,选用优良品种,使亩产突破了千斤大关,总产量达到130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粮食亩产750公斤,比1978年增长250公斤。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全村统一购进优质麦种(215953、燕农13号),对小麦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在管理方面,实行六统一(耕、播、收、打、灌、压)。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7.1万公斤。 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总产量达到1500吨。 1990年以来,先后建起桑蚕食用菌两用大棚10个,主要是冬养香菇,夏养蚕,并兼种黄瓜、 西红柿、芸豆、西葫芦、茄子和辣椒等蔬菜。每年向市场供给新鲜蔬菜5000吨,亩产值2万元。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00万元。 第二产业 1977年,该村建立了村办车马挽具绳革厂,从业人员30人,收入不足万元,因各种原因于1978年底停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支部抓住发展机遇,于1989年先后投资30万元,建立联合体塑料编织厂,年产各类塑料制品50吨。1991年,各类塑料拉丝机达到9台,年产值150万元,利税15万元,上交村集体5万元。 第三产业 1971年,办起第一个商店--利民合作社。之后,又陆续办起粉坊、磨坊、挂面坊、豆腐坊,经济收入微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潘家村紧靠黄河及220国道的有利条件,把沿公路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几年来,该村逐步形成了以车马挽具、绳网加工、交通运输、密目网经营等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 现有绳车130台,年创税收20余万元,有各类运输车辆11部,运输能力300万吨。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0余人,实现总产值780万元,创利税78万元。 ◎ 社会进步文教科技 建国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占35%。建国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67年投资1万元建起潘家小学。1970年投资2.5万元,对小学进行扩建改造,使学校做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校门、厕所六配套,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的历史。 1990年投资1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小学教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50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本2名,大专8名。1990年依托村委会大院,投资10万元办起了文化大院,配备了各项文体娱乐设施,成立了秧歌文艺表演队,并多次参加全市、全县文艺表演。2000年被惠民县人民政府授予“新世纪民间艺术表演优胜单位”等称号。 人民生活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年均粮食仅6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 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70公斤, 人均纯收入41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200多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生活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纯收入352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4000元。 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70辆,其中个人拥有69辆,各种摩托车110辆,程控电话163余部,彩色电视机150余台,并全部实现闭路化。 村庄建设 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石结构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 建国后,逐渐以砖石结构代替。70年代后,大多利用钢筋、水泥预制件为主建房。 1982~1987年间,村民在新规划区建起100户标准房。1992~1994年, 村内先后开通了7条大街,长3000多米,并逐步实现了硬化、美化和绿化,有9名专职环卫人员负责街道卫生。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1992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文明村”称号。 集体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80年代初村民用上自来水,幼儿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书费、学费。对考入高中的学生一次性奖励600元, 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楼房,视具体情况一般每户补助2000元左右。实行粮食代储制,凭粮本交粮领面粉免交一半加工费。对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了养老补助金制度。对在村办企业就业的村民实行养老返本保险,对原退职干部实行最低保障金制度。村卫生室设有高压消毒锅、诊断床等设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医疗补助。 ◎ 组织建设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8年,潘广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解放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村有2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100多名民工参加了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1954年,建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多年来,党总支重视加强自身建设, 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连续6年被评为滨州市、惠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潘家村连续10年被授予惠民县“文明村”“红旗村”称号,连续4年被滨州市授予“文明村” “精神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被评为惠民县小康示范村。2000年,全村共有党员19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39年3月,二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潘家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自卫队、青救会、妇救会相继建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5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杨立群任社长。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潘家生产大队,杨立群任大队长。1966年9月成立潘家大队革命委员会, 潘洪坤任主任。1985年12月建立潘家村民委员会,设委员6人,潘广林任主任,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潘家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主任潘广刚,副主任潘洪宝、潘祖国、潘广岭,潘洪宝兼民兵连长,妇女主任潘芹。自1980年以来,村民委员会连续10年被评为惠民县模范村民委员会。 ◎ 人物简介杨立群(1910~1964) 1954年,他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的号召,组织12户村民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任组长。1955年秋,组织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选举为社长。1955年冬,发展成为高级农业合作社,任社长。1964年病故。 潘广元(1915~1975)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在部队服役期间,历任班长、指导员、政治处主任,1975年病故。 潘广生(1921~1986)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1986年病故。 曹玉亭(1935~1990) 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退役后,在本村担任民兵连长。1990年病故。 3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潘家村◎ 村庄简介潘家村位于金清镇北部,东临红旗村,北临南街村,西临日升村、坦头沈村,南于德升村接壤。二条公路横贯该村,交通便利,行政区域面积0.7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750亩,全村共有村民1225人,382户,12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25名,村民代表25名,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村人均收入6200元。 ◎ 经济发展近年来,泮家村广大人民群众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该村积极引导工业经济发展,直至目前主要生产橡胶塑料、铝制品及塑料辫等为主产品,年产值1000万元。该村是个以农业为主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鼓励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效利用低洼田地,坦地承包水产养殖。该村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200多亩,上了一定的规模。该村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4 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潘家村◎ 村庄简介潘家村是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东南部较为偏僻的一个大山村,地处国家风景名胜区梅岭脚下,属丘陵地带。该村落辖12个自然村(即新一、新二、凌家、魏家、胡坊、大坊、沙丘、老基、江家、闵家、余家、王家),16个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646户,人口2555人,其中男性1525人,女性1030人。劳动力730人,其中文盲人数180人,小学人数229人,初中人数261人,高中以上人数为60人。据统计,百分之六十的劳动力即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12个自然村含13个姓,主要姓潘,大约1500人;第二为胡家,110户约500人;凌姓最少,只有35户。 ◎ 土地资源全村现有水田面积3480亩,人均最多的为闽家村2.5亩每人,人均最少的是新村(许家),只有0.5亩每人。旱地380亩,人均最多的是余家,1亩每人,人均最少的为凌家,0.2亩每人。全村现有林地面积4200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属于集体林地尚未林改到户。全村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花生、红薯。水稻产量在石鼻镇处于中下游水平,亩产800斤左右。水利设施较为便利,用水库放水。余、凌、徐、胡、潘、江等村可以放到水,抽水少,抽水多为闽、余、王,水利灌溉设施为沟渠,其淤塞比较多,每年都要清理,但无法清理彻底,原因是劳动力少,资金也不足。种田用习惯用化肥、农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紧缺,从80年代就已少用农家肥。 5 山东省即墨市田横镇潘家村◎ 村庄由来据《潘氏族谱》载:明永乐时(1403-1424),潘氏迁来此地立村,称潘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后,孙姓迁在潘家庄东0.3公里处建村,称孙家庄。今两村通称潘家。 ◎ 政区人口即墨市田横镇辖村。在洼里北偏东1.7公里处。截止到2005年,村庄共有5个姓氏,主要姓氏有潘姓216户,黄姓16户,韩姓14户,孙姓12户,兰姓11户,总共274户,837人。其中:男417人,女420人,青壮年劳动力513人。 ◎ 经济发展截止到2005年,全村占地面积1800亩,耕地1080亩,其中粮田面积860 亩,树林600亩。役畜16头,生猪存养200头,鸡存栏5000只。农业机械总动力200马力,汽车10辆,摩托车150辆,拖拉机6台,三轮车8辆,手扶拖拉机1辆,电视260台,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话160部,个体工厂1个。 全年经济总收入585.5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 8.4万元,农业收入98.1万元,畜牧饲养收入145.71万元,林业收入3.52万元,建筑收入256万元,运输业收入11万元,餐饮业收入58万元,服务业收入4.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319元,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卫生室1处。 6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白芒铺乡潘家村潘家村地处道县白芒铺乡东南,耕地总面积850 亩,其中水田634 亩,旱地 216亩。全村辖8个小组,216户,共716人,党员15人。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组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带领村民踏上了富民康庄之路。该村党支部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获得县优秀村支部荣誉称号。 7 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永兴村潘家村◎ 村情概况潘家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永兴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东瓜镇北边,距离永兴村委会4.0公里,距离东瓜镇7.0公里。国土面积0.48平方公里,海拔1,840.00米,年平均气温15.7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266.40亩,人均耕地1.19亩;有林地411.3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23人,其中农业人口223人,劳动力13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8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2.5亩(其中:田79.5亩,地3亩),人均耕地0.35亩,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拥有林地411.3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4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00亩,其中养殖面积10.00亩;其他面积22.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52户通自来水。有52户通电,有3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0户(分别占总数的98%和9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8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9.5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9.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 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7.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0万元,占总收入的65.3%;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18.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5头,肉牛10头);渔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4%;林业收入0.7万元,占总收入的0.7%;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1.2%;工资性收入8.4万元,占总收入的7.48%。农民人均纯收入3686元,农民收入以从事第一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8人(占劳动力的21.4%),在省内务工26人,到省外务工2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2户,共有乡村人口236人,其中男性110人,女性126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人,劳动力147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有23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9人,占人口总数的20.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6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东瓜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永兴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龙江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0公里,距离中学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4 人,其中小学生24人,中学生10人,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2.5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2010年年末集体总收入0.01万元,有固定资产6.8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等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