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排湾人 |
释义 | 排湾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约5.5万多,居住于160个村落。原多生活于山麓一带,后移住山地。其分布区域,北起大武山,南达恒春,西起隘寮、坊寮一线,东至大麻里以南的三角地区,分别散居于屏东县的三地、玛家、泰武、来义、春日、狮子、牡丹和台东县的金峰、达仁、大麻里、大武等乡。 排湾人简介排湾人分为排湾和塔罗塔罗两个亚族,前者居于该族分布区的中央部分,有浓厚的民族特性,以中央山脉为界,又分为东本两个小族;后者居于东海岸一带,也分为东海岸和巴里拉利奥两个小族。该族群有平民、贵族等阶级之分。子女中居长者继承权力。手工艺较发达。 排湾之意排湾人的“排湾”一语,其意为“祖先开辟之地”。排湾人大约于十七世纪初,在北起大武山,南迄恒春,西起枋寮,东到太麻里以南的海岸线三角地带定居下来。排湾人的居地包括屏东县的三地、雾台、玛家、泰武、来义、春日、狮子、牡丹等乡,台东县的金峰、达仁两乡,是高山族居于台湾本岛最南部的一支族群。排湾人现今约有八万余人,为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 百步蛇后裔—排湾人排湾人的社会组织分为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相传贵族乃太阳的子孙,平民则是百步蛇的后裔,其身份是世袭制。大头目是排湾社会最高权力的领导者,排湾人的土地为贵族所有,佃户在地里劳作、溪河捕鱼或山林狩猎都要交纳租税。 历史传说在排湾人中,流传着不少关于灵蛇产卵化生排湾始祖的神话传说。牡丹社的一则传说为:“昔日,大武山上一根竹子裂开,里面生出许多蛇。蛇成长后化成人,是我们的祖先。”另外,佳平社也有类似的传说:“当年洪水袭来,淹死所有人畜。那时,有一神灵入山,看蛇卵,后来蛋破出现人,是我们排湾人的祖先。”尽管在他人看来这种传说情趣天真、想象奇诞,但对于排湾人来说,他们则相信自己与蛇有血缘关系,蛇是自己的祖先,就像我们相信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和鸡有血缘关系一样。同时,他们还认为繁衍祖先的蛇还是排湾人的保护神,相信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保护排湾人,为排湾人排忧解难、降神消灾。因此,蛇成为他们生活中敬畏与尊崇的对象,成为他们精神信仰——图腾崇拜的物象。在排湾人不仅不食蛇、不伤害蛇,而且还有雕绘等方法使蛇的形象留存于屋宇、祖灵柱、祭器、武器及酒杯、匙、勺、筒、壶、罐等各种器物之上。因此,排湾人的蛇图腾雕刻艺术非常发达,雕绘有蛇形之物甚至被视为神器或圣物,面对或使用之时,不能有行何亵渎之行为或不恭之言语。公元二○○○年,在台北市举办巨型木石雕刻展期间,有人说:“排湾人的百步蛇图腾会让人害怕,而且蛇不吉祥。”对此,使排湾人十分不满,并由此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和风波。 文化艺术排湾人除雕刻艺术外,还以石板屋、刺绣艺术著称。石板屋以地处屏东县北部边陲的射鹿部落保存最为完好。射鹿部落四周山重水复,层峦叠嶂,景色自然天成,加以其部落房舍屋顶,皆以石板片盖成,景观十分奇特。石板屋所用的石板,均系当地出产的黑灰板岩和页岩,顺着岩石之纹路,锤凿成规则的片状石板,再堆砌而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屋。其中,头目的住房,装饰更为讲究,门楣刻有图纹,最具文化艺术价值。排湾妇女大都会刺绣之术。其传统的做法是在黑色或白色十字布上,以黄、红、绿等鲜艳的色线绣出百步蛇、陶瓮、舞蹈人形等吉祥图案。今天,排湾妇女将绣品改制成手机袋、眼睛套等,深受旅游者青睐。陶瓮只有头目和贵族可以拥有。瓮本身又有公瓮(饰有百步蛇图)、母瓮(饰有乳房)之别,当女儿出嫁时,便将家中最珍贵瓮的瓶口剥下一片陶,以作为贵族出身的凭证。另外,因家中人口繁衍而有分家需要时,也带走一片陶,作为日后认祖归宗和避免近亲结婚的证明。陶瓮在现代已演化为艺术装饰用品,如陶坠子、陶画和装饰陶盆等富有现代感的艺术品,赋予旧陶瓮以新的欣赏价值。 排湾人的传统婚礼,充满诗意。适婚男子会在晚上成群结队相约前去中意的女子家,其男主角身穿盛装,肩上挂着披肩,由男伴带着象征富贵、敬重和友情的槟榔及零食一起前往。在女方家的屋外,男方先以口琴和着情歌让悠扬的歌声敲击少女的耳鼓。不多久,女方的母亲出来把大家迎进屋里。男方在献上礼物后,大伙在屋内两侧或在窗下的石凳上坐下,接着还是歌唱,直到次日清晨。如男女双方都合意,即由双方监护人出面到所属头目家议婚,主要目的是排除双方有否近亲、仇家等婚姻障碍,假如无障碍,双方即可商定成婚日期。结婚时,贵族家庭要比平民家庭礼仪复杂的多。光下聘礼一项,贵族家庭须从领地、猎场、族人到小的装饰品等包罗万象,不但聘礼多,而且歌舞时间亦长。平民就简略多了,歌舞时间亦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