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Uuo |
释义 | 概述Ununoctium(Uuo)、Eka氡或118号元素,是锕系后元素,原子序为118,其化学符号Uuo是IUPAC的临时系统命名。在元素周期表上,它位于p区,也是第7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元素。Uuo目前是人工合成的,属于18族。 Uuo是放射性的,其原子十分不稳定。自2002年,一共只探测到3个(可能4个)Uuo同位素的原子。这限制了对它的特性和可能的化合物的实验研究,但理论上的计算作出了预测,其中一些还是出乎意料的。例如,Uuo是18族成员,但它有可能并不是惰性气体。之前它曾被认为是一气体,但现在的预测表示它在标准状况下会是固体,因为相对论性因素。 性质与制取核反应制取方程式: Kr+Pb-->Uuo+n 核外电子排布:2,8,18,32,32,18,8 推测Ununoctium的物理性质: 气体,加压可液化; 熔化点:≥-30℃; 沸点:≥-20℃; 颜色:无色(和其他六种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一样)。 气味:无 在X射线中可发出荧光(类同氡) 发现经历Berkeley实验室的V. Ninov等人于1999年发表了利用86Kr+208Pb通过1n道生成118号元素的实验结果[Nin99],但结果于2001年宣布收回。2002年6月25日,Dubna的Yu. Ts. Oganessian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作的一次学术报告上报告了Dubna合成118号元素的新结果。入射束流48Ca的能量为5.1 MeV/u,对应复合核的激发能为29 MeV,束流强度为0.8 pmA靶为230 mg/cm2的纯度为97.3%的249Cf(总重量为7.1 mg,自身每秒钟放出2´109个a粒子)。总束流时间为75天,对应的总照射量为2´1019个束流粒子。实验前估计,3n道的截面~0.5 pb,4n的截面<0.1 pb。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个可能的事件。一个是2002年3月19日5:28得到的一个如下衰变链(选自Oganessian报告的照片),其中290116和286114均是第一次被观察到。另一个是3月16日7:04观察到的一个寿命为3.2 ms的自发裂变事件。 2006年10月16日,美国与俄罗斯科学家以钙离子与锎(Cf,Californium)碰撞制造Uuo,并宣称存在千分之一秒。但获得确认尚需数年时间。 发现2002年,Yuri Oganessian在俄罗斯杜布纳的团队于联合核研究所(JINR)首次发现并观测Uuo原子的衰变。2006年10月9日,来自联合核研究所及美国加州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间接探测到一共3个(可能4个)Uuo-294的原子(其中1或2个发现于2002年,其余2个于2005年),通过撞击鉲249和钙48离子: 24998Cf + 4820Ca → 294118Uuo + 3 n.Uuo-294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示意图。列出同位素的衰变能量和平均半衰期。进行自发裂变的原子以绿色表示。 由于核聚变概率(聚变截面约为0.3–0.6 pb = (3–6)×10 m)很低,实验经过了48个月,并使用了4×10个钙离子,才第一次测得Uuo的合成。然而研究人员很有把握这并不是误测,因为探测结果是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估计小于100,000分之1。 实验中观察了3个Uuo原子的α衰变,并提出了第4个通过直接自发裂变的衰变。计算得出半衰期为0.89 ms:Uuo通过α衰变为Uuh。由于只观测到3个原子的衰变,计算出来的半衰期有着很大的误差:0.89−0.31 ms。 294118Uuo → 290116Uuh + He以证实发现Uuo原子核,通过撞击Cm和Ca离子: 24596Cm + 4820Ca → 290116Uuh + 3 n,另外制造出衰变产物Uuh,并且比较Uuh与Uuo原子核的衰变链是否相同。Uuh原子核十分不稳定,半衰期为14毫秒,衰变为Uuq,再经由自发裂变或α衰变成为Cn,然后自发裂变。 根据量子穿隧模型,Uuo的α衰变半衰期预测为0.66−0.18 ms,理论核反应能量(Q值)于2004年发表。根据Muntian–Hofman–Patyk–Sobiczewski 的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Q值的计算得出相当但较低的数值。 成功取得Uuo之后,其发现这又开始类似的实验,从Fe和Pu制造Ubn(Unbinilium)。Ubn同位素的半衰期预计以微秒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