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欧洲野牛 |
释义 | 欧洲野牛(1627年灭绝)。欧洲最著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在25万年前引进欧洲。在任何地方捕杀巨型动物,是贵族的特权,后来慢慢地变成了仅是王室特权。最后仅存的一头欧洲母野牛,死于1627年波兰的Jaktorów 森林公园。 中文学名:欧洲野牛 二名法:Bison bonas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目:偶蹄目 科:牛科 亚科:牛亚科 属:美洲野牛属 种:欧洲野牛 分布区域:欧洲 历史 欧洲野牛,欧洲最著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欧洲野牛和古代欧洲野牛(据说为现代家牛的祖先)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200万年前,欧洲野牛被引进印度。然后引进到中东,之后是亚洲,最后在25万年前引进欧洲。随着欧洲野牛数目的下滑,捕杀被禁止。但是王室法庭仍然要求猎场看守人为欧洲野牛提供露天的房牧场。这位猎场看守人是当地免税人,他可以免于缴纳各种税款。同时,他还有权力对于非法捕杀欧洲野牛的不法分子进行惩罚——判处死刑。1564年,经过王室调查,猎场看守人知道仅存有38头。最后仅存的一头欧洲母野牛,也死于1627年波兰的Jaktorów 森林公园。它的头骨被瑞典军队所取,至今是斯德哥尔摩兵器馆的所属物。 1758年,林奈 (Linnaeus)第一次在科学文献中对这种动物进行描述。20世纪,欧洲科学家利用已被家庭驯养的牛,培育出新的欧洲野牛(Heck欧洲野牛),与野生欧洲的野牛生物学特征相比,他们都不完全相像。1996年 ,它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 资料1758年 , 林奈(Linnaeus)第一次在科学文献中对这种动物进行描述。 1996年 ,它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 欧洲野牛是 欧洲最重的陆地生物。分布于 波兰和 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一头欧洲野牛通常长达2.9 米 ,高达1.8-1.9米,重800-1000 千克 。作为欧洲最有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欧洲野牛或野牛的体形极大硕大。它最早生存于约2百万年前的印度,后不断向中东地区迁徒,后来是远东,最后大约在25万年前来到欧洲安家落户。 到公元13世纪时,欧洲野牛的生存范围已只限于波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和东普鲁士地区。那时已只有贵族拥有猎杀陆地上大型动物的权力,后来这一特权更是仅限于王室成员。随着欧洲野牛的数量锐减,皇家法院禁止了一切捕猎行为,同时要求猎场看守者为欧洲野牛提供草场,供其放牧,作为交换,猎场看守者们因此可免征当地税;同时颁布的法令还包括偷猎一头欧洲野牛,即可判处死刑。到1564年时,据皇室调查,已只有38头欧洲野牛存活;最后一头有记载的活欧洲野牛,雌性,于1627年死于波兰的贾科塔罗丛林,它的骨架后来被瑞典军队带走,现保存于斯德哥尔摩市。 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两名德国动物园管理者、汉斯和卢斯.海克兄弟试图从欧洲野牛的后裔--家养牛中繁殖并重新饲养出欧洲野牛,他们的理论依据是:只要某物种的基因仍存在于现有某物种中,就不能称其为灭绝。他们繁殖的结果是培育出一种“再生欧洲野牛”,又叫“海克牛”、或“海克野牛”,后者只具有部分野生欧洲野牛的生理特性。 简介 欧洲野牛(学名Bison bonasus)为美洲野牛属内的一种,且为欧洲最重的陆上动物。比同属的美洲野牛较瘦及较轻,且在颈部、头部和前半部的毛发都较短。欧洲野牛居住在森林里。由十九世纪的一些文献可知其天敌只有狼和熊。欧洲野牛第一次被科学地记载是在1758年由卡尔·林奈所完成。后来有一些记载将其和美洲野牛视为同种。它和原牛不同。(在英语里,原牛的英文名称aurochs亦被用来指欧洲野牛。) 其现在为濒危物种。在过去,它们常被杀来制成皮革和角杯。 特征动物园内的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是欧洲最重的陆地生物。一头欧洲野牛通常长达2.9 米 ,高达1.8-1.9米,重800-1000 千克 。 分布分布于 波兰和 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 欧洲野牛和古代欧洲野牛(据说为现代家牛的祖先)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200万年前,欧洲野牛被引进印度。然后引进到中东,之后是亚洲,最后在25万年前引进欧洲。到公元13世纪,欧洲野牛个范围就只局限于波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和东普鲁士。在任何地方捕杀巨型动物,是贵族的特权,后来慢慢地变成了仅是王室特权。 濒临绝种比亚沃维耶森林内的欧洲野牛 在西欧,欧洲野牛除了亚耳丁之外的其他地区都绝迹了,但只维持至14世纪。最后一头欧洲野牛死于1790年的川西凡尼亚。在东欧,欧洲野牛被规定为波兰君主、立陶宛君主及俄国君主的财产。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一世在16世纪中叶下令盗猎欧洲野牛为死刑。尽管有这些措施,欧洲野牛的数量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间依然持续地下降著。波兰的最后一头野生欧洲野牛于1919年被杀,而世上最后一头野生欧洲野牛于1927年在西高加索被屠夫所杀。那个年代的欧洲野牛剩下不到50头,全部都在动物园里。 在1951年,欧洲野牛开始被重新放归大自然。它们多发现在一些禁猎区例如西高加索,俄罗斯、波兰和白俄罗斯。牧群多数发现于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和 吉尔吉斯坦。分布在30个国家的动物园中还有许多欧洲野牛,2000年约为3000头,全部都是12头野牛的后代,由于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乐观。 1996年IUCN将欧洲野牛定为濒危绝种物种。 培育新后代培育出的欧洲野牛 1920年,德国动物园管理员Heinz 和 Lutz Heck两兄弟试图去育养、复活欧洲野牛(考察物种能否再度出现)。他们选择了欧洲野牛的后代(现已被家庭驯养的牛)。他们持有的观点是:只要物种的所有基因在目前存活的群体中延续,那么这个物种就不能说成是灭绝。因此,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他们的计划。他们选择了几头牛,并命名为“Heck牛”、“再生欧洲野牛”或是“Heck欧洲野牛”。结果是,与野生欧洲野牛生物学特征相比,他们都不完全相像。 在1951年,欧洲野牛开始被重新放归大自然。它们多发现在一些禁猎区例如西高加索,俄罗斯、波兰和白俄罗斯。牧群多数发现於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和吉尔吉斯坦。 分布在30个国家的动物园中还有许多欧洲野牛,2000年约为3000头,全部都是12头野牛的后代,由于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乐观。 逸事欧洲野牛(斯拉夫语言种为Zubr) 是白俄罗斯最大型的野生动物。 气垫登陆舰"欧洲野牛”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舰,主要用于运送战斗装备和海军登陆部队先遣登陆分队队员,可在未构筑工事的岸边登陆,对滩头部队提供火力支持,同时还可运送水雷,布设主动雷障。该舰可携载3辆T-80型主战坦克或8辆BMP-2型步兵战车或10辆BTR-70型武装运兵车。当用于兵力投放时,该艇可携带140名作战人员及装备,以及130吨重的物资。 “欧洲野牛”的标准排水量480吨,满载排水量555吨,最长57.3米,最宽25.6米,最高21.9米,吃水1.6米,最大航速60节,巡航速度55节,航程300海里,续航时间5天,满载登陆时续航力1天,乘员27-31人(4名军官,7名准尉),能在浪高2米、风速12米/秒的海况下平稳行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