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诺门罕战争遗址 |
释义 | 景区介绍1939年5月,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及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即日本,伪满洲国对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实际是日本关东军和苏蒙军的一场局部正规战争--诺门罕战争。战场遗址遗物至今犹存。 诺门罕战争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文物陈列馆和战场遗址可供游客参观考察。 诺门罕战争诺门罕战争遗址位于新巴尔虎左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以南60公里处。 二战期间,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布尔德地区中蒙界河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是日本关东军和苏蒙军的一场局部正规战争——诺门罕战争。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伤6万余人,其中日本死伤5.4万人。无论空战或坦克战,在当时的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日本关东军731部队首次将生物武器应用于实战(细菌战),但仍遭到惨败,被迫停战讲和。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景区诺门罕战役遗址旅游区用地为2.97平方公里。 分为四个功能区既主接待区、军事娱乐区、军事博览区、综合服务区。包括六大景区(入口景区、罪证景区、覆灭景区、和平永恒景区、野战野营景区、素质训练景区),46个景点。 陈列馆外观设计成为一个密封的碉堡造型,建筑面积为2264㎡,采用框架结构,主体为四层建筑。 馆内布展的整体色调以岩石般的凝重灰色为主,辅以刚强的金属色如是反映当年的战争场面和政治时局。形式上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布展,将会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观效果。 历史意义诺门罕战争现战场遗址已辟为旅游区,在诺门罕布尔德苏木建有战争遗物陈列馆,供游人参观。 诺门罕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立体战争,此战争中日本关东军731部队首次使用了生物武器。战争中双方共死伤六万余人,其中日本关东军损失了五万四千多兵员,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诺门罕战争遗址现有战争陈列馆,万人焚尸坑、将军庙等战场遗址可供游客参观考察。 文化意义新巴尔虎左旗于1989年设立了诺门罕战役陈列馆,馆内收藏战争遗物3000余件。先后利用原诺门罕布日德苏木办公室、苏木派出所办公室、学校教室等作为陈列室进行遗物展示。 1994年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