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诺氟沙星胶囊 |
释义 | 诺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分子式:C16H18FN3O3 分子量:319.24。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 基本信息药物名称:诺氟沙星胶囊 拼音名:Nuofushaxing Jiaonang 英文名称:Norfloxacin Capsules 别名:力醇罗、氟哌酸、淋克星 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光色渐变深 熔点:218~224℃ 分子式:C16H18FN3O3 分子量:319.24化学名称: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国药准字H41020167 生产企业:新乡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1、迪沙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37023582 0.1g 12粒×4板,12粒×5板,,12粒×6板,10粒×8板,10粒×10板,10粒×12板。 2、中山市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1344 0.1g 3、辽宁恒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1022958 12粒Х5板 4、沈阳克达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1020283 胶囊剂,0.1g/粒 5、安庆乘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4020179 6、河南省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2226 0.1g*20粒 铝塑包装 7、山东泰山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0947 0.1g 8、贵州正鑫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2020751 0.1g/粒 ╳ 12粒 ╳ 2板/盒 9、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5020331 0.1g 10、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1020 0.1g 11、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3021102 0.1g/粒*12粒*2板/盒 12、北京京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117 0.1g/粒*12粒*2板/盒 13、长春长红制药 国药准字H22022177 0.1g 14、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131 0.1g 药理毒理该品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 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代动力学空腹时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约为给药量的3 0%~40%;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如肝、肾、肺、前列腺、睾丸、子宫及胆汁、痰液、水疱液、血、尿液等,但未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5%,血消除半衰期(t1/2?)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6~9小时。单次口服该品400mg和800mg,经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4~1.6mg/L和2.5mg/L。肾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肝胆系统为主要排泄途径,26%~32%以原形和小于10%以代谢物形式自尿中排出,自胆汁和(或)粪便排出占28%~30%。尿液pH影响该品的溶解度。尿液pH7.5时溶解最少,其他pH时溶解增多。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用法和用量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 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 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幻觉、震颤。 (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3)静脉炎。 (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5)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对该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致严重肝损害病例资料 男,50岁。5天前,因腹部不适、糊状便,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0.2g,每日3次,服药2天(共服8粒)后出现恶心,全身乏力,腹部阵发性隐痛。第3天皮肤、巩膜黄染,并有大小不等的皮疹,2天后皮疹消失,但黄疸加重,尿似浓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 查体:体温36.2℃,脉搏76/min,血压12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200U/L,总蛋白76.1g/L,白蛋白46g/L,球蛋白30.1g/L,总胆红素180.3μmol/L,乙肝五项阴性。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即给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40mg/d,维生素C5g/d等静脉滴注保肝治疗。用药1周后,检查丙氨酸转氨酶650U/L,总蛋白64.2g/L,白蛋白40.1g/L,球蛋白24.1g/L,总胆红素66.2μmol/L,尿色变浅,继续治疗至3周后,各项检查指标均转为正常,尿色正常,1个月后病人痊愈出院。 讨论 诺氟沙星胶囊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和皮肤损害较为多见。关于诺氟沙星胶囊导致肝功能损害。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其抗菌谱较广,过敏反应少,毒副作用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未应用其他特殊药物,停用诺氟沙星胶囊,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好转,根据临床表现亦可除外病毒性肝炎。其肝功能严重损害,可以确定为由此药物引起。本例病人在每日口服0.6g6天后出现重度肝损害,GPT达2080mmol/L,严重程度实属罕见。 临床研究【功效主治】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 【药理作用】 该品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 1 尿碱化剂可减低该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2 该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3 环孢素与该品合用,可使其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4 该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5 丙磺舒可减少该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该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6 该品与呋喃妥因具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7 多种维生素,或其他含铁、锌离子的制剂及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该品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在该品服药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8 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可减少该品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剂中含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故不宜合用。9 该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清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3 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4 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幻觉、震颤。(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3)静脉炎。(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5)关节疼痛。5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症】 对该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该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药。 3.该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该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服用该品,极个别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7.喹诺酮类包括该品可致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喹诺酮类包括该品应特别谨慎。 8.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9.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妊娠期用药曾用猴进行繁殖研究,剂量高达人用量的10倍,发现该品可致流产。该剂量在猴的血浆峰浓度(Cmax)约为人的2倍。该品在动物中并未证实有致畸作用。然而对孕妇并未进行合适的、有良好对照的研究,因此该品不宜用于孕妇。该品是否经乳汁分泌尚缺乏资料。当乳妇应用200mg该品时,乳汁中不能检出该药。然而,由于研究剂量较小,且本类药物的其他品种经乳汁分泌,加之对新生儿及婴幼儿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乳妇应避免应用该品或于应用时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该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但该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该品不宜用于 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该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1.尿碱化剂可减少该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该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 (t1/2?)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 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环孢素与该品合用,可使前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4.该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5.丙磺舒可减少该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该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该品与呋喃妥因有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 7.多种维生素,或其他含铁、锌离子的制剂及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该品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在该品服药 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 8.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可减少该品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剂中含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故不宜合用。 9.该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清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用药说明1.本药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2.本药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3.为避免结晶尿发生,宜多饮水以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服用本药前2小时内不应服用含铁或锌的制剂及去羟肌苷。 5.应用本药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极个别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患者服用本药,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7.急性药物过量时,予以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并须维持适当的补液量。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诺氟沙星胶囊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诺氟沙星胶囊 商品名: 英文名:Norfloxacin Capsules 汉语拼音:Nuofushaxing Jiaonang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分子式:C16H18FN3O3 分子量:319.24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 【药理毒理】 本品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代动力学】 空腹时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约为给药量的30%~40%;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如肝、肾、肺、前列腺、睾丸、子宫及胆汁、痰液、水疱液、血、尿液等,但未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5%,血消除关衰期(t1/2b)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6~9小时。 单次口服本品400mg和800mg,经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4~1.6mg/L和2.5mg/L。肾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肝胆系统为主要排泄途径,26%~32%以原形和小于10%以代谢物形式自尿中排出,自胆汁和(或)粪便排出占28%~30%。 尿液pH影响本品的溶解度。尿液pH7.5时溶解最少,其他pH时溶解增多。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 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 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 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 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 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 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偶可发生: (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幻觉、震颤。 (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3)静脉炎。 (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5)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症】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服用本品,极个别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7.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可致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应特别谨慎。 8.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9.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曾用猴进行繁殖研究,剂量高达人用量的10倍,发现本品可致流产。该剂量在猴的血浆峰浓度(Cmax)约为人的2倍。本品在动物中并未证实有致畸作用。然而,在孕妇并未进行合适的、有良好对照的研究,因此本品不宜用于孕妇。 本品是否经乳汁分泌尚缺乏资料。当乳妇应用200mg本品时,乳汁中不能检出该药。然而,由于研究剂量较小,且本类药物的其他品种经乳汁分泌,加之对新生儿及婴幼儿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乳妇应避免应用本品或于应用时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本品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尿碱化剂可减少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本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环孢素与本品合用,可使前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4.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本品与呋喃妥因有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 7.多种维生素,或其他含铁、锌离子的制剂及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本品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在本品服药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 8.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剂中含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故不宜合用。 9.本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清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药物过量】 小鼠及大鼠单剂口服本品剂量达4g/kg,未发现致死作用。急性药物过量时需进行催吐或洗胃促使胃排空,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必须维持适当的补液量。 【规格】 0.1g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