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一师十一团 |
释义 | 该团始建于1964年,位于塔里木河南岸,阿塔公路152公里处。行政规划29个单位。全团总人口11871人,其中从业人员2655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农牧团场,团部设在花桥镇。全团拥有各类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127台,配套农机具430台(架),机车功率6637千瓦,农业机械化程度达85%。 该团占地面积62.2万亩,设计规划面积24.2万亩,现有耕地5.81千公顷。全团范围东西长16.3公里,南北长10公里,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垦区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盛产优质长、细绒棉,香梨、大米等瓜果、农产品远销内地,工业产品饲料、精粉、棉油等备受顾客青睐。棉花是该团出口创汇的大宗优质产品。近几年该团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棉花品级为重点,2002年棉花产量9002吨,国内生产总值9850万元。 建团36年来,该团的科教、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中小学三所,在校师生2200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实现全团覆盖,可收看到20个卫生节目,极大的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1000门程控自动交换机和移动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全团22个卫生室均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医疗保健水平。 以团部花桥镇为中心的小城外伤建设向四周辐射,机关大楼、办公住宅楼、教学楼、医院门诊楼、小二楼商业一条街成为小城镇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桥农贸市场为塔南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佳场所。 该团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重视农田防护林建设,在96年农田林网化达标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中央"再造山川秀美大西北"的要求,积极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退耕建林2500亩,使生态林发挥经济效益,经济林发挥生态效益。 新世纪来临之际,该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一白一绿产业。加大改土培肥和低产田改造力度,夯实农业基础,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半精量播种、机采棉等新技术,做大、做强、做优棉花产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达到型转变,达到增加效益、降低成本,职工增收,团场增盈的目的。 该团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农业开发前景乐观。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共同开发建设农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