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黄 |
释义 | 牛黄,是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牛黄(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性状该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等,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9.0%。【含量测定】 胆酸 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 胆红素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熄风止痉 开窍化痰 清热解毒) 医学作用【化学成分】含胆酸5%~11%,去氧胆酸约2%,鹅去氧胆酸0.6%~1.7%及其盐类,胆红素(bilirubin)及其钙盐;并含胆甾醇、麦角甾醇、卵磷脂、脂肪酸、维生素D、水溶性肽类成分SMC(具收缩平滑肌及降低血压作用),以及铜、铁、镁、锌等.澳大利亚产牛黄含类胡萝卜素、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taurine)、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略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 取本品少许置试管中,分别加下列试剂3ml,微热,有显色反应:加冰醋酸显绿色,冷后小心滴加等容积的硫酸,下层无色,上层绿色,两层相接处显红色环.(检查甾醇类反应)加硫酸显绿色;加硝酸显红色;加氨水显黄褐色.(检查胆红素) 3. 取粉末0.2g,加盐酸1ml,再加乙醚20ml振摇提取,放置,分取乙醚液,滤过,置分液漏斗中,加氢氧化钡饱和溶液20ml,振摇,即发生黄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及沉淀,醚层用氢氧化钡饱和溶液洗涤2次,每次10ml.分取醚层,滤过,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加醋酐1ml与硫酸2滴,振摇,放置10分钟,即显绿色.(检查结合型胆红素) 4. 取粉末少量,加氯仿1ml摇匀,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即显红色.(检查胆红素) 5. 取粉末0.1g,加60%醋酸4ml,研磨,滤过,取滤液1ml,加新制的1%糖醛(新蒸馏至近无色)溶液1ml与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0ml,置7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显蓝紫色.(检查胆酸) 6. 取本品乙醇提取液作供试液,以胆酸、去氧胆酸乙醇液为对照液.两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醚=冰醋酸(2∶2∶1)展开,喷10%磷铝酸乙醇溶液,105℃烘10分钟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7. 取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波处理30分钟滤过蒸干滤液,残渣加乙醇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与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各合2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液.吸取上述两溶液各2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一醋酸乙酯一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略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牛黄能对抗由咖啡因、樟脑和印防己毒素等引起的小鼠中枢兴奋症状,并可增强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或巴比妥钠的镇咳作用.牛磺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可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或踏轮活动,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牛黄还有抗惊厥作用.牛磺酸有显著镇痛作用. 2.解热作用:对正常大鼠体温无降温作用,但可抑制2,4-二硝基苯酚对大鼠引起的发热,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牛黄及胆酸、胆红素对离体蛙心、豚鼠或家兔心脏均表现强心作用.此外,本品有利胆、保肝、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1. 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 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未,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黄连等配伍,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黄丸。 3. 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本品清热解毒力强。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中毒急救牛黄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方法: 1.早期应催吐、洗胃,然后服通用解毒剂。 2.给予中枢兴奋剂,对抗其中枢抑制作用。 3.血压下降可在静脉输液中加入升压药。 4.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口服颠茄片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必要时重复应用。 5.牛黄中所含牛黄酸,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血管稍有舒张作用,为防止“不整脉”的出现,可预先肌肉注射或口服利血平。 6.其他对症治疗。 7.茶叶15g,五味子9g,人参6g(先煎),甘草4.5g,水煎服,连服2~3剂。 8.半边莲15g,樟木6g(后下),厚朴9g,石斛12g,麦冬9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分2次服,每4小时1次。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天然牛黄含胆汁酸(Bile acids),其中主要为胆酸(C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及微量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胆红素(Bilirubin);亦含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牛磺酸(Taurine)、天冬氨酸(Asparagic acid)、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氨基酸;钠、钙、铁、锰、铜、锌、镁、磷等微量元素;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维生素D(Vitamin D)、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以及2种酸性肽类成分称为平滑肌收缩物质SMC-S2及SMC-F,已查明有二肽、四肽、五肽和七肽. 牛黄为胆红素-胆固醇混合而成之结石,由于结石形成原因不同,因此牛黄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有较大的波动范围. 人工牛黄含胆红素、去氧胆酸、胆酸、胆固醇、无机盐和淀粉,无氨基酸和多肽类成分.其胆红素、去氧胆酸、胆酸的含量及其比例均与天然牛黄有较大差异. 药理作用: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 牛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和解热作用. a. 镇静作用: 给小鼠灌服或腹腔给药,能显著减少其自发活动,并能减轻樟脑、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增强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及戊巴比妥的镇静作用,如能使戊巴比妥纳所致之小鼠睡眠时间延长,促使阈下剂量的水合氯醛导致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等.人工牛黄亦有类似的镇静作用. b. 抗惊厥作用: 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牛黄,对樟脑、咖啡因、可卡因、印防己毒素、戊四氮等引起的惊厥有预防或延长惊厥潜伏期的作用,但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效.研究表明: 人工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有相似的抗惊活性.给小鼠灌服以牛胆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人工牛黄,亦能防止可卡因或咖啡因引起的惊厥和死亡,效果比同量牛黄还好.用人工牛黄2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咖啡因、印防己毒素引起惊厥的潜伏期,但不能对抗惊厥发作的百分率,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任何效果.有人认为,牛黄的镇惊成分为去氧胆酸.牛黄的抗惊作用具有上行性,以对樟脑、咖啡因引起的皮层性惊厥效果较强,对脑干性惊厥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脊髓性惊厥则无效. c. 解热作用: 用天然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2g/kg给大鼠灌胃,对酵母所致之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0.1g/kg给大鼠腹腔注射,能使正常大鼠体温降低,并可显著抑制2,4-二硝基酚对大鼠引起的发热. 2. 抗炎作用 牛黄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多形核细胞游走及大鼠甲醛滤纸性肉芽组织增生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对醋酸所致之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的抑制活性为水杨酸的47倍、氢化可的松的33倍.其抗炎作用可因其配伍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人工培植牛黄的抗炎作用与牛黄相似,1~2g/kg给小鼠灌服,可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等引起的小鼠耳肿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脚爪水肿;0.1g/kg腹腔注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二甲苯皮内注射引起的小鼠皮肤通透性增加、大鼠蛋清性脚肿及甲醛性脚肿以及棉球引起的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人工牛黄亦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 胆酸、去氧胆酸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胆酸钠20mg/kg静脉注射,能明显抑制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应.离体豚鼠肺灌流法表明胆酸钠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并能对抗组胺、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胆酸对喷雾所致之豚鼠支气管痉挛有平喘效果.人工牛黄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及犬气管痰液引流实验中均有祛痰效果.但目前尚无天然牛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报告.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 牛黄能明显增强离体蛙心、豚鼠心脏及猫心乳头肌的心肌收缩力,同时心率增加,但对冠状血管则使之收缩.人工培植牛黄对离体蛙心亦有显著的强心作用.有报告指出,牛黄的强心成分为水溶性,于10-7浓度即对离体蛙心有强心效果,但浓度增至10-2仍不使蛙心停搏.牛黄水溶性成分中含有调节心搏异常的物质,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牛磺酸.对于小鼠仔鼠培养心肌细胞,牛黄既能显著对抗高Ca++时心肌搏动细胞数的减少及心律不齐搏动细胞数和心率的增加;亦能使低Ca++所引起的心搏异常正常化.牛黄尚能抑制内毒素所致之大鼠心率减少及心电图ST段升高等缺血性心功能紊乱. 牛黄或胆酸钙100mg/kg给自发性或肾性高血压大鼠灌服,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降低40~50mmHg,持续1至数天.胆酸钙的降压作用较牛黄为弱.牛黄给正常大鼠口服、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均有显著降压效果.有报告认为,牛黄能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灌流量增加,对抗肾上腺素对血压和心脏的作用,因此其降压作用可能与扩张血管及抗肾上腺素作用有关.对血管加压素、5-羟色胺、组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均无影响.牛黄中所含胆红素亦能使血压下降,但其降压作用与其心肌抑制活性有关.去氧胆酸、牛磺酸、两种平滑肌收缩成分SMC-S2及SMC-F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牛黄水提取液100mg /kg给大鼠口服,能显著增加其胆汁分泌.有报告指出,对猪离体胆囊与胆总管的标本实验表明: 牛黄中的平滑肌收缩物质(SMC)能使胆囊平滑肌和奥狄括约肌收缩,从而抑制胆汁的排泄,但大多数胆酸尤其是去氧胆酸则均能松弛奥狄括约肌,因而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报告者认为,这两类拮抗物质在体内形成胆汁排泄的机能协调系统.牛磺酸N-二硫代氨基甲酸钠(TDT)对于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大鼠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抑制SGPT的升高. 牛黄粉混悬液、水溶部分及水不溶部分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离体小肠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水溶部分作用最强.胆酸盐对肠道浆膜面有抑制作用,但对黏膜面则刺激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加大剂量则致痉挛.胆红素较大剂量对离体大鼠十二指肠、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平滑肌收缩物质SMC-S2及SMC-F对豚鼠离体小肠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该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但较弱,其能被阿托品和抗组胺药所抑制,而被毒扁豆碱所增强. 6.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牛黄能显著促进红细胞生成,口服牛黄能使急性失血家兔网织红细胞急剧增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正常兔口服牛黄亦能引起红细胞明显增加,摘除脾脏无影响.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维生素D,其次是胆红素及麦角甾醇.但用量过大,则反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人工牛黄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红细胞数减少.纤维蛋白平板法实验表明: 牛黄对纤维蛋白溶解有较强的纤维活化作用. 7. 其他作用 牛黄和人工牛黄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牛磺酸可明显增加催乳素分泌及促黄体生成素释放. 体外实验表明:牛黄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对皮下感染乙脑病毒24小时的小鼠,用牛黄灌胃,则对感染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去氧胆酸钠、胆酸、胆红素及人工牛黄亦都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牛黄对脑内感染的乙脑病毒则无效. 人工牛黄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S37、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4.3~72.5%与60%;但对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腹水型则均无作用.牛黄复方制剂犀黄丸对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和S180均有抑制作用. 贮藏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宜忌:孕妇慎服。 人工牛黄1.快速培植牛黄和胆汁引流装置及方法 2.牛口服牛黄素形成天然牛黄的方法 3.培养天然牛黄的生产工艺 4.培植牛黄的口服药物成黄灵及其制作方法 5.人工培养牛黄与取胆汁新方法 6.人工培植牛黄 7.人工培植豚黄的方法 8.人造牛黄的制造方法 9、新牛黄的制造方法 10.一种培养牛黄的生产工艺 11.一种人工培育牛黄的方 12.一种用于化妆品的从人胚胎脑中提取磷脂的方法 药用部位干燥的胆结石。 历史沿革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名医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有堕胎”。《本草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生态环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牛性情温顺,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是四胃反刍动物,对粗饲料消化能力强。通常在休息时反刍。成年牛每天大概有10~15个反刍周期,每天反刍时间平均为7~8小时。喜吃青绿多汁饲料、新鲜饲料,有警示性,自由采食时互相抢食。牛2~3岁性成熟,母牛发情周期20天左右,发情持续1~3天。妊娠期285天,每胎产1犊。 养 殖牛舍要通风干燥,粪便及时清除,合理使役,牛体要勤刷拭。 动物形态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千克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收集。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去处,除尽附着的薄膜,用灯心草或棉花等包上,外用毛边纸或纱布包好,置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裂开,阴干。 药材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主要产地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 贮藏方法可用深棕色玻璃瓶贮存,或用塑料袋包装的铁盒内。牛黄不宜冷存,以免变黑失效。一旦发霉,可用酒擦洗。 牛 黄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今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 [原动物] 牛 别名:家牛、黄牛、丑。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 牛为人类所习养的大型家兽之一。体格壮大结实,各部发育均称。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光滑,称为鼻镜。眼极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全身被短毛,绝大部分为黄色,无任何杂毛掺混。四肢健壮,蹄趾坚硬。雌性有乳头2对。 一般健康的牛,皮肤柔软富有弹性。若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则为营养不良或病牛之症。牛的性格较为温驯,生长很快,尤以出生后1~2岁之间,发育最盛,至4~5岁即已完全长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其主要食物为各种草类。 牛根据其应用目的不同,分乳用、役用、肉用或役肉兼用等品种。全身无废物,经济价值极大。小牛尚可制造痘苗,在医学上也极重要。 我国最优良的品种为秦川牛。体格高大而壮实。角短,向外方稍弯。颈粗。四肢均称,骨骼坚实。尾长短适中,尾毛细,帚大。全身赤褐色,毛色光泽细致,较美观。 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制] 1. 天然牛黄:全年皆产,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硬块,应立即剖开取出,去净除附着的肉膜等物,将牛黄用通草丝、灯心草或棉花等包好,放在煅过的牡蛎或松花粉等吸水强的物品上,置阴凉处干燥。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以免裂开,影响质量。 2. 人造牛黄:由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经人工制造而成。 [炮制] 研成细粉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病牛胆囊中的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中的结石)。 [名称] 1.天然牛黄Calculus Bovis(Bezoar) 别名:丑宝。 2.人造牛黄Calculus Bovis artificaialis (Bezoar artificialis) [产地及销售习惯] 1. 天然牛黄:全国各地屠宰场均有生产,主产于北京,河北天津,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都地区,青海,西藏,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河南洛阳、信阳,广西百色、宜山,甘肃岷县、卓尼,陕西西安、宝鸡,上海,江苏南京等地,以西北、西南、东北等地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此外其他各地屠宰场也有收集牛黄习惯。 2. 人造牛黄:主产于天津及北京,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含有胆酸、胆固醇、麦角固醇、脂肪酸、卵磷脂、胆红素、维生素丁、钙、铁、铜等。又自澳洲产牛黄中提出三种类胡萝卜素物质及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牛磺酸(Taurine),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及蛋氨酸(Methioine)等氨基酸类物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 天然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等,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直径1~3厘米。表面黄色至棕色,有的表面粗糙或具裂纹,略有光泽。质细腻而轻松,易破碎;断面黄色至棕黄色,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取牛黄粉末少许溶于水中,涂在指甲上,经久不褪(通称"挂甲")。气清香,味先微苦而后微甜,入口后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以个整齐、色泽鲜艳、棕黄色、质细腻、气味清香者为佳。 2.人造牛黄:多数呈粉末状,也有制成不规则球形或方形的。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水溶液亦能使指甲染成黄色。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 以干燥、色黄者为佳。 化学试验:取牛黄约50毫克,分别加入下列试剂约3毫升: 1. 加冰醋酸呈绿色,冷后沿管壁小心加入等量的浓硫酸,则两液层接触面现红色环。 2. 加浓硫酸现绿色。 3. 加硝酸现红色。 4. 加氨水现黄棕色。 以上二种药材的检索表: 1.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断面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气清香,无腥气,入口有清凉感(为天然牛黄)。 1.多数为粉末,少数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方形;断面层纹不显著;气微清香,略有腥气,入口无...清凉感(为人造牛黄)。 [效用] [性味] 苦平,有小毒。 [功用] 清心开窍,定惊,解毒。 [主治] 内服治高热神志昏糊、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疽疔毒等症。 [用量] 0.3g~0.7g。 [禁忌] 无热邪者不宜。 [附注] 牛黄为最常用的贵重药材,每年消耗量很大,虽然我国产牛黄的地区很广,但以前对牛黄的生产重视不够,每年都需要有大量进口,故在商品上分为国产牛黄与进口牛黄两类。国产牛黄由于产区不同,其形状与气味虽稍有异,但均可同等入药。在商品上将产于华北地区的称为"京牛黄",产于东北地区的称为"东牛黄",产于西北地区的称为"西牛黄"。进口牛黄分为"金山牛黄"和"印度牛黄"两种:金山牛黄主产于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维亚及加拿大等地;印度牛黄主产于印度。依牛黄的生长部位不同,其名称也不相同,如生长于胆囊中的称为"胆黄",生长于胆管中的称为"管黄",生长于肝管中的称为"肝黄",市场上常见的大多数为胆黄。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药材的生产和发展,牛黄的产量逐年增长,进口数量大大减少,1956年天津制药厂人工合成牛黄成功。目前市场上主要为分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为了提高天然牛黄的产量,各地屠宰场还须要重视并加强牛黄的生产,宰牛前应对牛进行详细检查,发现病牛,应作记号,宰后仔细注意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果发现有牛黄,不论大小,均应立即取出,以增加牛黄的产量,进一步保证市场的供应。 真伪鉴别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胆黄及管黄两种。胆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②遇水摩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 【选方】①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治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 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 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 ②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黄二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新水化下。 (《索问病机保命集》牛黄膏) ③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 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 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 (《鲁府禁方》牛黄散) ④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一分(细研),川大黄半两,蝉壳一分(微炒),子芩半两,龙齿半两(细研)。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方》牛黄丸) ⑤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半两,牛黄一分。 上药,同研如面。 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一字。 (《圣惠方》) ⑥治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真牛黄一豆大。 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 (《小儿药证直诀》) ⑦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研)一分,淡竹沥半合。 每服牛黄一字匕,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日三服。 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济总录》牛黄竹沥散) ⑧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犀黄三分,麝香一钱半,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 各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 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外科全生集》犀黄丸) ⑨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紫河车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 (《保婴撮要》牛黄解毒丸) ⑩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 捣研为细散,再同研令匀。 每服一钱匕,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 (《圣济总录》牛黄散) ⑾治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牛黄一分,为末。 上一味,用竹沥调匀,沥在儿口中。 (《圣济总录》牛黄散) [另类释义]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直径0.6-3(-4.5)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深浅不一,较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体轻,质极脆,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的同心环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明显的清香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胆管结石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 长约3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或黄棕色,有的呈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 显微鉴别本品水合氯醇装片不加热,可见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含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药方选录1.治温病邪入心包 神昏谵语 兼治卒厥 五痫 中恶 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牛黄一两 郁金一两 犀角一两 黄连一两 朱砂一两 梅片二钱五分 麝香二钱五分 真珠五钱 山栀一两 雄黄一两 黄芩一两.上为极细末 炼老蜜为丸 每丸一钱 金箔为衣 蜡护.脉虚者 人参汤服下;脉实者 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体实者 日再服 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 不知再服半丸.(《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 2.治心经实热 狂言妄语 神志不安:牛黄(另研)一两 冰片(另研)一两 朱砂(另研)二钱 大黄(生)一两.上为细末和匀 每服一二钱 冷姜汤或蜜水调下.(《景岳全书》牛黄泻心汤) 3.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 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 辰砂半分 白牵牛(头末)二分.上共研为末 作一服 小儿减半.痰厥 温香油下;急慢惊风 黄酒入蜜少许送下.(《鲁府禁方》牛黄散) 4.治热入血室 发狂不认人者:牛黄钱半 朱砂三钱 脑子一钱 郁金三钱 甘草一钱 牡丹皮三钱.上为细末 炼蜜为丸 如皂子大.新水化下.(《保命集》牛黄膏) 国家基本药物与牛黄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109 12 牛黄解毒丸 蜜丸 3g(人工牛黄) 丸 0.56元 中成药部分 * 110 12 牛黄解毒丸 蜜丸 30g(人工牛黄) 瓶 4.7元 中成药部分 111 12 牛黄解毒丸 蜜丸 40g(人工牛黄) 瓶 6.2元 中成药部分 112 12 牛黄解毒丸 蜜丸 60g(人工牛黄) 瓶 9元 中成药部分 11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4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2元 中成药部分 *(指用量为一次3片,一日2~3次的品规) 11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53元 中成药部分 11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69元 中成药部分 11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9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78元 中成药部分 117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86元 中成药部分 118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元 中成药部分 119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5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3元 中成药部分 120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4元 中成药部分 121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5元 中成药部分 122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7元 中成药部分 12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2.5元 中成药部分 12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元 中成药部分 12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3元 中成药部分 12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5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7元 中成药部分 127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9元 中成药部分 128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5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4.1元 中成药部分 129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6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4.8元 中成药部分 130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8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6.4元 中成药部分 131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9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7.6元 中成药部分 132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7.9元 中成药部分 13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9.4元 中成药部分 13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0.95元 中成药部分 13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1元 中成药部分 13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8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7元 中成药部分 137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8元 中成药部分 138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4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2.2元 中成药部分 139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2.7元 中成药部分 140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6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3.3元 中成药部分 141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3.6元 中成药部分 142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5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4元 中成药部分 14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8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4.3元 中成药部分 14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6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5.3元 中成药部分 14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8.7元 中成药部分 14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0.4元 中成药部分 147 12 牛黄解毒胶囊 胶囊剂 0.5g*20粒(人工牛黄) 盒(瓶) 8元 中成药部分 *△ 148 12 牛黄解毒胶囊 胶囊剂 0.3g*12粒(人工牛黄) 盒(瓶) 3.2元 中成药部分 149 12 牛黄解毒胶囊 胶囊剂 0.3g*20粒(人工牛黄) 盒(瓶) 5.3元 中成药部分 150 12 牛黄解毒胶囊 胶囊剂 0.3g*24粒(人工牛黄) 盒(瓶) 6.4元 中成药部分 151 12 牛黄解毒胶囊 胶囊剂 0.3g*36粒(人工牛黄) 盒(瓶) 9.6元 中成药部分 152 12 牛黄解毒胶囊 胶囊剂 0.4g*20粒(人工牛黄) 盒(瓶) 6.7元 中成药部分 153 12 牛黄解毒软胶囊 软胶囊 0.4g*12粒(人工牛黄) 盒(瓶) 6.2元 中成药部分 *△ 154 12 牛黄解毒软胶囊 软胶囊 0.4g*24粒(人工牛黄) 盒(瓶) 12元 中成药部分 155 13 牛黄上清丸 蜜丸 6g(人工牛黄) 丸 0.63元 中成药部分 * 156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3.5g(人工牛黄) 袋 0.66元 中成药部分 157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4g(人工牛黄) 袋 0.76元 中成药部分 158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g(人工牛黄) 袋 0.95元 中成药部分 159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6g(人工牛黄) 袋 1.1元 中成药部分 160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4g(人工牛黄) 瓶 10.2元 中成药部分 161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4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6.4元 中成药部分 *(指用量为一次4片,一日2次的品规) 162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1元 中成药部分 163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1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2.5元 中成药部分 164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24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3元 中成药部分 165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3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4.9元 中成药部分 166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4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5.4元 中成药部分 167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6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7.9元 中成药部分 168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8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0.5元 中成药部分 169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24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3.6元 中成药部分 170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36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5.3元 中成药部分 171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4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5.9元 中成药部分 172 13 牛黄上清片 片剂 48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7元 中成药部分 173 13 牛黄上清胶囊 胶囊剂 0.3g*24粒(人工牛黄) 盒(瓶) 18.9元 中成药部分 *△ 174 13 牛黄上清胶囊 胶囊剂 0.3g*12粒(人工牛黄) 盒(瓶) 9.7元 中成药部分 353 29 安宫牛黄丸 蜜丸 3g(人工麝香,天然牛黄) 丸 99元 中成药部分 * 354 29 安宫牛黄丸 蜜丸 1.5g(人工麝香,天然牛黄) 丸 52.1元 中成药部分 355 29 安宫牛黄丸 蜜丸 3g(人工麝香,体外培育牛黄) 丸 80元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牛黄 ①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②中药名。牛黄 ①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②中药名。 药典标准中药名称牛黄 拼音名Niuhuang 英文名CALCULUS BOVIS 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 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 6~3 (~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 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鉴别(1)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 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3) 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氯仿 1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溶液(30%)各2 滴,振摇,即显绿色。 (4) 取本品粉末 0.1g ,加盐酸 1ml及氯仿10ml,充分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 5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和沉淀,取氯仿层约 1ml,加醋酐 1ml,硫酸 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 (5) 取本品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烘约 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一法)测定,不得过9. 0%。 含量测定1. 胆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 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 12. 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60%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中含胆酸0. 5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0.4、0.6、0.8与1.0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各管精密加入60%醋酸溶液使成 1ml,再分别精密加入新制的糠醛溶液(1→100)1ml,在冰浴中放置中 5分钟,加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3.0ml,混匀,在70℃水浴中加热 10 分钟,迅速移至冰浴中放 2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 6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60%醋酸溶液适量,充分搅拌,移入50ml量瓶中,残渣再用60%醋酸溶液搅拌,全部移入量瓶中,并用60%醋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各 1ml,分别置甲、乙两个试管中。 于甲管中加新制的糠醛溶液 1ml,乙管中加水 1ml代替糠醛溶液作空白,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在冰浴中放置 5分钟”起,依法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酸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不得少于7. 0%。 2. 红胆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红胆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 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置 50ml 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 、2.0 、3.0 、4.0 、5.0ml ,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稀释至 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 与水适量使成 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 100ml,置冰箱内保存。 用时取甲液 10ml 与乙液0. 3ml,混匀) 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 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533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 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 1滴,摇匀,置水浴上回流加热约30分钟,放冷,移至 100ml棕色量瓶中。 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用上述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 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稀释至9ml ”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不得少于35.0%。 性味与归经甘,凉。 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0.15~0. 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