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滚塘村 |
释义 |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牛滚塘村行政村隶属麻栗坡县麻栗镇,地处麻栗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50公里,到镇上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3.5公里。东邻麻栗镇,南邻老地房,西邻大坪上凉,北邻盘龙。辖牛滚塘、弯担坡等12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29户,有乡村人口2837人,其中农业人口2760人,劳动力16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04人。 1、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牛滚塘村自然资源全村国土面积28.01平方公里,海拔1,140.00米,年平均气温17.30℃,年降水量1,053.4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038.00亩,人均耕地1.1亩,林地5,650.00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729户通自来水,有729户通电,有70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70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97.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35户(分别占总数的61.6%和46%)。 该村到镇上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5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3.5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7辆,摩托车6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335.00亩,有效灌溉率为76.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3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9亩。 到2007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4户;有1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6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85.00万元,占总收入的56.7%;畜牧业收入 245.00万元,占总收入的28.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907头,肉牛256头);林业收入33.00万元,占总收入的38.6%;第二、三产业收入92.00万元,占总收入的10.8%;工资性收入62.00万元,占总收入的72.5%。农民人均纯收入2,022.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88人(占劳动力的17.7%),在省内务工73人,到省外务工215人。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731户,共乡村人口2837人,其中男性1403人,女性14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56人,劳动力 168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壮族、苗族混居地),其中,壮族397人,苗族221人,其他民族8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3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4.3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49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2.8%;享受低保91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县医院,村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1,971.00平方米,拥有教师37人,在校学生271人,距离镇中学7.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87人,其中小学生271人,中学生116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0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24.6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4.15万元,有固定资产4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 ,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 ,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等。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70人,少数民族党员22人,其中男党员9人、女党员2人。 村委会由支书(兼主任)、副主任、文书组成,下设牛滚塘、弯担坡等12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5个,共有团员152人。 人文地理该行政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壮族、苗族混居地),其中,壮族397人,苗族221人,其他民族8人。主要民族风俗有壮族的小年节。 新农村建设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全村共建设1个小康示范村(磨山大寨),通过国家投入、地方补助、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总投资35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由于工作到位,措施有力,整个小康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财政部关于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各项目投资资金设立专项帐户,严格实行“三制一公示”,项目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同时严格经费审批程序,涉及大笔资金开支,都是由各工作队会议研究,提出支付意见后送主管领导签字审批支出,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业基础薄弱。进村道路的入户路差,饮水条件差。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差。部分群众思想守旧,增收缓慢。二是缺少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拉动。部分自然村还没相应的科技活动室及会议室,科技普及难度大。由于缺乏经济的支持,群众看病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户增收渠道单一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的大改善。 该村今后发展的思路: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到"十一五"期末,全村烤烟生产计划发展到3000亩以上。增强短、平、快产业链的发展。二是切实加快劳务经济的发展,努力打造农民增产、增收的长效机制。到"十一五"期末,户均创造劳务收入500元以上。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提高生猪出栏率。到"十一五"期末,全村生猪出栏达4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022元增加到2856元以上。 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通关镇牛滚塘村村情概况牛滚塘村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新武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 镇 边,距离 村委会7 公里,距离 镇6公里。国土面积1.43平方公里,海拔1625米,年平均气温17.8 ℃,年降水量111.5毫米。 自然资源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4亩(其中:田70亩,地134亩),人均耕地2.7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8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8亩,主要种植烤烟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2亩,其他面积10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0户通自来水,拥有电视机农户1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 1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7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7 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万元,畜牧业收入7.73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5头,肉牛7头);林业收入0.3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3万元,工资性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在省内务工4人。 人口卫生截止2007年底,该村有农户20户,共乡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35人。其中农业人口75人,劳动力4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2人, 汉族73 人。 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6人,参合率 74.67 %。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7公里。截止2007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小学生4人,中学生4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04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政务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