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斗虎 |
释义 | 牛斗虎是一种模拟动物形体、习性的民间舞蹈。流传于盂县一带。相传这种民间舞蹈是根据当地流传的一则民间传说而起源。牛斗虎以牛虎争斗为内容,形象地刻画了老虎的凶猛威武,又颂扬了老牛忠厚倔犟,不畏强暴,英勇保护小主人的献身精神。整个舞蹈由2人扮演牛,2人扮演虎,1人扮演人熊。牛皮与虎皮均以布制成,披于演员身上表演。伴奏由大鼓、大锣、大镲演奏锣鼓点“霸王战”。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成为元宵节之夜最受欢迎的节目。 基本简介山西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牛斗虎》近百年以来,在山西省的祁县地区流传,每逢正月十五闹红火,特别是街头表演社火时,为其伴奏的大都是清一色传统的民间音乐曲目《牛斗虎》。大多数祁县城乡的人们在闲暇无事时,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铺开摊子,闹耍儿,唱秧歌、打《牛斗虎》。《牛斗虎》的传承和祁太秧歌有着紧密相连的渊源。当初,先民们在田间劳动、休息和取得丰收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喜庆丰收,他们边唱边跳边拍打,用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慢慢的随之早期的秧歌和简易的打击乐器也就在劳动和生活之中诞生出来了。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地进化演变,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独具地方浓郁特色的祁太秧歌。祁县民间社火打击乐“牛斗虎”也随之开始在民间流传。 “牛斗虎”又名“牛斗鼓”。起初属于地方社火中的锣鼓杂戏,没有唱腔表白,只有模仿牛虎相斗的动作表演,打击乐在旁边伴奏。这个古老的传统节目在传世的过程中,慢慢将动物相斗的场面给失传了,只留下了打击乐伴奏的锣鼓经也濒临消失。挖掘抢救“牛斗虎”的工作迫在眉睫。“牛斗虎”在祁县地区的流行程度和地位曾经是家喻户晓的。“牛斗虎”的演奏,从缓慢的节拍开始,逐渐加快加大打击吹奏的力度和速度,中段达到激昂、热烈的高潮,随后便在活泼愉快的慢板中悠悠的结束。“牛斗虎”的扮相和服饰,打斗动作的表演也是有其独特艺术风格和魅力的,表演时可以是一对,两对或是多对的打斗。在不同的场合能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不只限于打击乐的伴奏上。 历史溯源楼观台乡地处终南山脚下,森林茂密,常有野兽出没。据八家庄老艺人赵振贵(1902年生)和尚万仁(1911年生)回忆说:原来村子祠堂里有一块木牌,上面记载着清光绪年间,村中有一位叫杜困的木匠。一天到终南山白龙寺去干活,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只金钱豹弓背猫腰向山下窥视,他顺山坡向下看去,原来一牧童正在山坡下放牛,他吓出一身冷汗。还未喊出声来,金钱豹已向牧童扑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牛长哞一声,用力将两角向金钱豹顶去,于是牛与豹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最终金钱豹被老牛顶跑了。杜困目睹了这一激烈壮观的场面,非常激动。当年正月耍社火时,他就编排了牛斗虎这个节目,为了便于表演,将金钱豹改为一只猛虎。牛斗虎这个节目在八家庄相传已有六代,第一代虎头的扮演者即舞蹈的创始人杜困,第二代是杜困的儿子杜金成,第三代是尚忠,第四代尚廷忠,第五代赵振贵,第六代是赵明。 据祁县文化馆薛贵棻同志早在1984年在“山西剧种概说”上发表的《扎根于晋中农村的祁太秧歌》一文和《祁太秧歌音乐》(山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记载,《牛斗虎》源自清末以来的祁太秧歌的传统音乐。晋中秧歌的一些曲目和明朝万历年的刊本《玉谷调簧》里的两首民歌极其相似,清朝康熙年间刘廷凯在《长留集》诗中也谈到“孤笛横吹南部曲,悲笳频咽并州腔”,清乾隆年间徐昆所写的《青主先生》一文中谈到“余在阳城,得先生寿毛首卷一轴,仙品也。开首一书札云:“老人家甚是不待动,书是两三行,眵如胶矣。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什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倒还使的。姚大哥说“十九日请看唱,割肉二斤,烧酒煮茄,尽是受用,不知真个请不请?若到跟前无动静,便过红土沟吃两碗大锅粥也好。”根据上述三人所谈言词,就是原始的祁太秧歌了,《玉谷调簧》里的两首民歌实际上也是秧歌,民歌秧歌没有多大的差别,因太原晋中地区,太原秧歌没也包括在祁太秧歌里边。晋剧(中路梆子)很可能是吸收了晋中秧歌的音乐后才形成了一个剧种,书上谈到中路梆子可能在清中期乾隆年间就初步形成,据此推断,明万历年间民间所唱曲调即是晋中秧歌,因秧歌早于剧种,晋中祁太秧歌和“牛斗虎”同属秧歌类,那么祁县“牛斗虎”在那个时候也可能就出现雏形了。如今,在祁县地区传留下来的民间打击曲目了了无几,好多的精华曲目没能传承下来。除为中路梆子、晋中秧歌演唱伴奏留传下的打击乐目以外,所剩无几了。 流传清代当地诗人路德曾赋“满江红”一词,描写咸阳元宵夜的歌舞盛况,其中有句“平地雷声牛虎斗,万人海洋鱼龙突。”可以看出牛斗虎在当时的流传。“牛斗虎”是由武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东与东临邑,禹城市交界,南与高唐接壤,西与夏津,武城相连,北与德城区和陵县为邻,全境总面积1045平方公里。公元1855(咸丰三年)年腰站锅培口村村民王仁,参加了太平天国太平军,在李开芳将军手下当兵,学会了牛虎拳套路,太平天国覆灭后,王仁回到原籍腰站锅培口村。此时村内盗匪横生,村民深受其害,王仁便在村内聚集青壮年收徒传艺,办起了“武对子社”,王仁被推为武对子社教习。向人们传授“牛虎拳”。他们看庄护院,护卫乡邻,从此村民再未受盗匪之扰,“武对子社”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乡亲们为纪念“武对子社”对村民的庇护之恩,便用竹片、胶、纸扎制裱糊成牛头,在牛头上涂上黑、红相间的颜色,脖子系串铃,用黄布扎成牛身子,用黄绒布制成黄色的虎衣,虎头和虎头上配以黑色花纹,由人穿戴起来对打,以示对“武对子社”练成牛虎拳的纪念。1899年经锅培口村村民李友亮规范套路,并把牛头越做越大,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牛斗虎”舞蹈。 “牛斗虎”舞蹈,采用一牛,二虎,一牧童、六武士为主阵容。“牛斗虎”是一种模拟动物形体习性动作的民间舞蹈,牛的主要动作有吃草,舔背,肩扛,角顶等。虎的主要动作有扑、跳、闪、窜、滚、缩、尾扫等。“牛”的表演气势磅礴,动作刚劲,粗犷剽悍,以进攻为主。“虎”轻盈矫健,蹿,蹦,躲,闪,以防为主。“牛”“虎”相斗招式紧凑,锣鼓铿锵有力。“牛斗虎”表演多在春节,元宵节、庙会等喜庆节日举行,流传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艺术。该舞蹈在2000年8月参加了德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举办的“三孔杯”德州市民间文艺展演,获得了演出最佳表演奖。 清代乾隆年间,有位叫杜困的画匠一天进山打柴,在一个叫白龙洞的山坡亲眼看到了一只牧牛从花豹口中救出牧童的动人故事。画匠回到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后,同众民间艺人创编了舞蹈《牛斗虎》,并把豹子改成了虎。舞蹈由五人组成,两人舞牛头、虎头,两人演牛尾、虎尾,一人扮演牧童。舞斗起来,紧张激烈,进退有序,忙而不乱。真是虎有虎势,牛有牛劲,童有童趣。据介绍,《牛斗虎》已经有300年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十分不易。传到今天,会耍的赵家传人仅剩几位。市群艺馆“非遗办”主任王智告诉记者,《牛斗虎》是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早年庄东十字井庙内的木匾上就记载着“乾隆年间八家庄耍牛斗虎”的字样。舞蹈虽然表现的是动物间的斗争,抒发的却是劳动人民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思想情怀,表达了邪不压正、弱不惧强、勇于搏斗、战而能胜的思想内涵。希望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特有形式《牛斗虎》舞蹈结构由五人组成,用竹子、麻纸、油布、颜料等材料制成老虎和牛的道具。两人舞牛头、虎头,两人演牛尾、虎尾,一人扮演牧童。《牛斗虎》的舞蹈迂回非常丰富,也很讲究,虎的动作有四大势,八小势,24个平阳势,四大势有趔虎势、搜山势、望山势和捕食势,八小势为立、卧、坐、缩、滚、上山、下山和跳涧势,24个平阳势贯穿于整个舞蹈之中,分别刻画老虎的勇武、精明和顽皮情态。牛也有犀牛望月、趔叉舔背、吃草、缩叉、挖耳等动作,将牛的稳健、壮美和朴实顽强描绘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舞斗起来,紧张激烈,近退有序,忙而不乱。真是虎有虎势,牛有牛劲,童有童趣,经过一番搏斗,劲牛取得胜利,保护了小主人。 乐器定调“牛斗虎”在打击乐器的定调上也是别具一格。目前,大多数祁太秧歌都用G调演唱,中路梆子也自五十年代已逐步改为G调的唱腔了。中路梆子和晋中祁太秧歌源自同宗,最早都来源于民歌秧歌,慢慢才形成了今天的两个剧种,打击乐“皮且皮且光”是它们共同的主旋律,根据此旋律的音调的高低不同,形成对“牛斗虎”打击乐特定的风格。战鼓、二钹用F调,马锣用D调,铙、唢呐和木鱼用G调,手锣用A调。晋中艺校对打击乐器有了明确的定调,铙为F调,钹为E调,锣D调是公认的。因为中路梆子是微调式,唱腔的起落大多在G调的“5”字上,作为打击的主件锣定D调是理所当然的。我定铙为G是到中路梆子唱腔里用G调“1”的多。从现在来看,,铙是G和是F都可行用,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牛斗虎”传统由五人用五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如八人演奏效果会更好。鼓师一人,马锣一人,二钹一人,铰子一人,手锣一人,木鱼一人,吹唢呐两人,八人用七种不同的乐器打击,两杆唢呐揉起来吹又刚又柔,音域宽敞,优美甜润,入耳动听,会增加“牛斗虎”的感染力。在表演中只要唢呐一响,乐曲就会热烈起来,可见唢呐在“牛斗虎”显得非常重要了。 手锣因体小音清脆,故定A调在节奏里有可灵巧的凸显,木鱼是木材料的常用打伴,加上比较理想。“牛斗虎”有些人认为比较好打,只打响了就行了,其实不然,要打好了,得下功夫,比如打铙来说,两手用相等的力量,斜对正,伸向胸前的距离和高低位置要适当,拍击时要同时摆动双臂,还要掌握好力度。这样才能拍击不同的音质效果来。鼓就更难打了。打击乐强调“节奏点”,它不像弦乐一个音可以延续发音,而锣鼓打击乐没有音高,不存在一个音的延长,因为它的余音会逐渐微弱,因此锣鼓打击乐常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较多,好的演奏员在一拍中能击出三十二分音符,即一秒钟内闪电式的拍击八下,可见其难度有多大。“牛斗虎”多用板鼓,现有增加为堂鼓、战鼓了,铙钹,铰子原来也大也重,在二十五公分以上,现在铙改在二十公分了,铰子也小了。铙钹因音调不同,交叉差落的打起来非常好听,这就打出了“牛斗虎”“皮且皮且光”的不同艺术风格来了,一样的重音不产生旋律,所以一重一轻,一大一小拍打起来就会产生好听音乐了。铰子拍好了像小溪流水一样好听,哗啦啦的。好的乐曲旋律能反映出思想内容来,而好的打击乐手,照样能打击欢乐的悲痛的曲子来。 表演简介牛斗虎是八家庄每年正月耍社火时必演节目,演出一直要持续到农历二月二。演出前,先要去祠堂拜祭。在锣鼓鞭炮声中,会长点燃香烛,酹酒献食以飨神灵,此时牛和虎跪卧于祠堂门外,待面向祠堂三叩首后,再按彩旗、锣鼓、竹马、二鬼打架,牛斗虎的顺序绕场一周,依次表演。牛斗虎为压轴节目。牛斗虎由“深山放牧”“老虎觅食”“牛虎争斗”三个段落组成。整个表演中,虎和牛的表演风格有着强烈的对比,虎突出了猛与刁,从动作“猛虎出洞”到“下山巡视”生动地表现了虎的凶猛和震撼山林的气势。“深山放牧”通过牧童风趣的快板,表现了悠然自得的情绪,又通过与牛的逗趣,反映了牧童与牛的情感。整个表演,刻画了牛的忠诚憨厚、温和善良的性格,和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牛虎争斗”是全舞的高潮。牛见虎欲伤害小主人时,一反温和的常态,变得倔犟而勇猛,虎一扑一跳,牛一躲一闪,灵活地用角觚虎,使虎翻滚在地。在生死搏斗中、牛竭力保护小牧童,表现了牛对小主人的一片忠诚。整个表演中,以锣鼓点伴奏渲染气氛,节奏稳健,气氛浓烈,每到表演高潮时,速度骤然加快,增加了紧张的气氛。牛斗虎树立了老牛勇于自我牺牲敢于抗击邪恶的形象,鞭挞了虎的凶恶和残暴,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使之世代相传,至今仍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保留节目。 怒目圆睁的“花老虎”吹着胡子,气得跳来跳去,眼睛死死地盯着鼻子里喘着粗气的“牧牛”,而被激怒的“牧牛”也把它尖尖的牛角对准“花老虎”,猛地冲向它。这种将武术、舞蹈、鼓乐、社火等融为一体,来自周至的民间舞蹈,就是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牛斗虎》。昨天下午,《牛斗虎》传承人一行从周至赶到西安,在西安城隍庙义务为市民游客进行精彩的牛虎争斗表演,其优美细腻的动作、扣人心弦的情节,赢得了西安市民及游客的掌声及喝彩。按规矩,今年正月十五,《牛斗虎》就要在周至县城正式开耍呢。牛虎相斗引来掌声此次表演,是周至民间舞蹈《牛斗虎》在入选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西安的第一次亮相。面对许多不知《牛斗虎》为何物的市民、游客,舞蹈的传承人之一赵云显得信心十足。他说《牛斗虎》土生土长,来自民间,它悠久的历史传承、新颖离奇的故事情节和高超的舞蹈技巧,在其他地区实属罕见,肯定能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一个武夫打扮的牧童率先登上舞台,又是踢腿又是舞拳。接着一只凶神恶煞的“老虎”也上了台。看着眼前这活蹦乱跳的美餐,“老虎”乐得嘴边的胡须都在一抖一抖,立刻在台上做起了捕食前的热身运动。正当“老虎”跃出扑向牧童时,一头“牧牛”迅速从一旁蹦出,极力保护牧童。“老虎”勃然大怒,与“牧牛”过起招来,经过几个回合,“牧牛”越斗越猛,老虎见敌不过,只得落荒逃跑。充满情趣的表演在现场赢得一片笑声、掌声。 传承意义该舞表现牧童在山坡牧牛,与深山老虎相遇,虎欲伤害牧童,牛即奋起反抗,牛虎展开搏斗,在紧张、激越的锣鼓声中,虎上窜下跳,左扑右攻,牛则用角上抵下顶,左闪右扛,扑斗中既有猛烈的冲击,又有舒缓的相持,不但是力量的角逐,也是技巧的较量;并通过虎的摇头摆尾、牛的以蹄刨土及卧地、搔痒等习性动作,表现出虎的凶猛矫健,牛的沉着老练。表演终了,代表正义的牛战胜了象征邪恶的虎。舞蹈《牛斗虎》虽然表现的是动物之间的争斗,抒发的却是劳动人民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思想情怀,表达的是邪不压正、正不怕邪、弱不惧强、勇于拼搏、战而能胜的思想内涵。《牛斗虎》多在夜间室外演出,表演时四周灯笼环绕,气氛冷清森肃,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欢快,激烈昂扬,舒悦人志,配以松香之烟火开场。猛虎跃出迅如雷,急似风,舞曲一起,飞扬跋扈,虎威顿现,竹笛声中牧童牵牛出场,生活情趣尽现其中。牛虎争斗起来,刚柔并济,形象逼真,动作优美,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使这源于民间的生活场景得到了极高的舞蹈艺术升华,传递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牛斗虎是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发掘保护、抢救牛斗虎,对于丰富民间舞蹈和发展舞蹈事业都有特殊意义。 “牛斗鼓”曲目短小精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牛斗虎”在2007年8月参加由中华民族经济文化民展协会、中华民族文化工委、山西文艺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惠丰杯”五十六个民族魅力之星海内外巡演选拔活动山西赛区大赛,获得了民族乐器类优秀奖,在2007年9月份举办的首届(山姆士杯)太原锣鼓大赛中获铜奖,在2007年10月份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鼓艺大赛中获银奖。鼓谱整理、记录演奏者翟昌禄获得最佳组织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