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化话
释义

宁化客家母语

作者:张瑞峰(福建宁化人)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长汀被成称为“客家首府”,梅州被成称为“客家之都”。

1.客家话介绍

方言是判别客家人的主要标志之一。鉴别是否客家人,文化较血统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分别是否客家人的要素,更重要的应该是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关于客家文化素质的解释就是能操客家方言,也包括客家的生活习惯等。然而客家地区的客家方言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闽西、粤东、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其人口互动多,语言自然也变异大。“宁化(石壁)客话,又被称为(闽西客家话的一种土语),或称(原始客家话)。“梅州客家之所以会成为当今客家话的代表,是由于其扩散范围广,使用的人口多,并不一定是正宗之故。”这即是说,客家地区的方言大体相同,又各有差异,差异程度也各不相同。

2.客家方言的分片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广东东部北部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的客家话,才被叫做土广东话);在广东西部和广西东南部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在湖南浏阳叫客姓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为浙江的汀州客家人祖先是来自闽汀州府。但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

客家方言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类,即:岭北、岭南、槎语。以下将此三大类,与过去的八大片划分法进行比较说明:

岭北类,江汀支系。以江西省赣州地区为中心,向东包含福建省汀州旧属,向西包含广东省韶州旧属。江,指江西;汀,指汀州。此类,过去划作五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汀州片。在江西省内,一般认为分为客籍客家、本地客家、宁石客家等三种代表声腔。福建省客家话分梅杭小片(属粤台片)和汀州片(属岭北类):长汀、连城、宁化、清流、明溪等县,虽受闽南语影响,诸多词汇也发生了转换,但客家话主体特征基本保存,是汀州片。

岭南类,循衍支系,过去划作粤台片。岭南类中,赤溪-深圳-韶南-永定一线的客家话,可以完全无障碍沟通,称为核心区口音(Cantolo )。艾话小片、饶诏小片、揭岭小片、海陆小片的客家话,在与核心区口音初次接触的情况下,相互间很难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福建省上杭、永定及武平等三县的客家方言(曾经称为福佬客)受闽南语影响,和福建省内其余区域的客家话,大体上不能通话,属岭南类。

槎语类,实际指东江本地话,亦称缚娄话(Phok-Low-Hva),此处不是指福佬话(Hokkien)。“槎”字与“蛇”谐音,东江本地话又称蛇罗话。因东江古名槎溪,而得名;博罗县古称槎城。有人认为东江本地话应归入粤语系,过去客家学一般把槎语划作(两片)粤中片、惠州片,现录于此供参考。

附:关于岭南类小片细划分

粤台片,过去划出程乡小片、新惠小片、韶南小片、兴宁小片(或称齐昌小片,含华城镇)、紫五小片(含河婆镇)、揭岭小片、海陆小片、饶诏小片、艾话小片、梅杭小片(大埔永定上杭)。有些学者认为岭南类的客家话,可以分为:广府客、福佬客<这种划分现在已不多用>。

新惠、韶南、艾话(包括广西新民话),则属广府客。梅杭小片(福建省永定、上杭、武平)属福佬客;饶诏小片(饶平、诏安)则是最典型的福建佬客;程乡、紫五、揭岭、海陆,也属福佬客。兴宁小片(含五华县北部的华城镇),虽从整体判断仍属岭南类,但具有部分岭北类的特征。

3.宁化客家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普通话 宁化客家话

太阳 热头

月亮 月光

白天 日昼

早晨 朝煋

上午 上昼

中午 昼边

下午 下昼

晚上 夜头

个 介

(固体)化了 烊

你 伊

我 俺

他 仡

妈妈 嗯嚒

奶奶 嫲嫲

哥 老伯

弟 老弟

姐妹 姊妹

爷爷 公公

姑姑 姑姊

房间 间

家 屋下

台阶 岭子

椽子 角子枋

厅堂 厅下

厨房 灶前

楼上 棚上

绳子 索

筷子 箸只

汤匙 调羹

种稻田 作田

插秧 栽禾

斗笠 笠嫲

雄(家禽) 公

雄(家畜) 牯

雌(家禽) 嫲

阉(禽畜) 结

荸荠 马荠

穿(衣) 着

洗脸  洗面

洗澡  洗汤

吃饭  食饭

喝酒  食酒

口渴  嘴燥

砍柴  斫樵

站立  企

说话  话事

高兴  快活

这个  只介

造坟  做地

稻穗  禾涉

服中药  食茶

怀孕  有好事

出嫁  行嫁

酒窝  酒靥子

涎水  口澜

儿媳  新妇

妇女  妇娘里

男人  男子社

蔬菜  青菜

飞 捭

帮忙 帮手

学校 学堂

小孩 大细

小 细

小偷 憡估

回家 转屋

回去 转去

什么 什脉

做什么的 做脉介

你们 伊等人

我们 俺等人

他们 仡等人

起床 爬起来

眼睛 眼珠

头 脑壳

鼻子 鼻公

饿 腹挤

看(近) 眻

看(远) 望

下(雪,雨) 落

女人 女哩

泥土 堨

开灯 拍火

自行车 脚踏车

去 来去

玩 嗨

4.宁化

邮编:365400 代码:350424 区号:0598 拼音:Ninghua Xian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总面积2381.3平方千米。2005年,户籍人口3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7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隶属于三明市。

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全县辖4个镇、1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翠江镇、泉上镇、湖村镇、石壁镇、城郊乡、城南乡、济村乡、淮土乡、方田乡、安乐乡、曹坊乡、治平畲族乡、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乡。

宁化是中央苏区县之一,号称“苏区乌克兰”,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待遇。宁化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宁化县石壁村是客家祖地。

5.宁化石壁介绍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宁化及其石壁方言,保存着中原许多古汉语的成份,同时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又发生了变化,而成为一种新语系-客家话,客家话随着客家先民的流迁而不断演变,但现代的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石壁形成的,宁化及其石壁方言成为客家话的源头。宁化客家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这里可觅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迹,又具客家特色。尤其是久盛不衰的客家民歌山歌,诸如"曲棚"、"道士音乐"都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都是石壁传统文化的瑰宝。客家音乐内容丰富,有怀古歌、劝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现今石壁一带的村村寨寨,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从老人到娃娃,都能即兴而发,唱上几曲地道的客家山歌。宁化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过去女人多梳髻子(船形)以五件金、银簪子插牢,并穿"掩腹子"(围裙),上部有绣花或桃花图案,脚穿绣花鞋,中老年人绣花鞋多为蓝、绿色。小孩则有"绣花肚兜"载鱼尾帽、凉圈子或狗头帽,上面都有绣花,身佩"包袱子",项挂长命锁或玉佩;男人过去多系腰带、"荷包"。宁化客家礼俗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又与南方山区的特殊环境相适应,如其重孝悌,讲仁义,重教育,讲卫生,重节俭,讲礼仪,热情好客等风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