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海级轻巡洋舰 |
释义 | 1931年初,志在复兴海军的中华民国海军部(南京国民政府)向日本播磨海军造船厂订购了一条小型训练巡洋舰,命名为宁海号,造价以东北大豆折价分期支付。由于不以作战为目的,宁海排水量仅2526吨,装备三门双联装140毫米主炮及6门76毫米高射炮,同时装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及2架小型水上飞机,防护很弱。宁海级可以看做是日本夕张号的进一步小型化的产物,结构紧凑,考虑到中国缺乏石油的实际情况,其主机为3台往复式蒸汽机而非蒸汽轮机,4座舰本式小型锅炉为煤油混烧。1932年9月1日,宁海号正式编入中国海军第一舰队。 宁海号完工后,中国方面继续以日本方面提供图纸及零部件的方式,在上海的江南造船所建造宁海的2号舰平海号。平海号在1931年6月开工后,由于中日相继爆发九一八事变及一二八事变,影响了日方的零件供应和技术支持,平海号直到1935年9月才下水,1936年6月方告服役,建造周期长达5年。该舰性能、尺寸、装备和宁海号大致相同,但主机减少到2台往复式蒸汽机,航速下降为21节,76毫米高炮减少为3门。平海号无航空设备,故烟囱后的外观结构与宁海号不同。 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中国海军集结于江阴水面,准备防御日军西进。自当年9月22日起,日本海军连续出动陆上攻击机和舰载轰炸机攻击该部,宁海号、平海号均遭猛烈轰炸。前后两天的战斗中,两舰共击落日机4架,击伤2架,最终于9月23号被日机数枚60公斤炸弹命中,遭到重创,先后在长江岸边搁浅坐沉。1938年初,日军疏浚长江航道,宁海号、平海号被相继捞起,经拆卸武装、应急修理后被拖至日本,预定改装为海防舰兼海兵学校练习舰。不久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各造船厂工期繁忙,改装被搁置下来,分别泊置在相生港和佐世保港作为浮动宿舍。1944年6月,由于日军一线舰艇损失严重,两舰被重新改回舰籍,为对空护卫舰兼航空基地移动设营舰,宁海号更名为五百岛号,平海号更名为八十岛号,武备改为2门127毫米高炮和15门25毫米机关炮,并安装了22号雷达。9月25日平海号再度变更舰籍为二等巡洋舰,10月在佐世保船厂进行运输战队旗舰改装,增加对空火力后赶赴前线作战。宁海号1944年9月19日御前崎南方八丈岛被美国潜艇鲋鱼号发射的3枚鱼雷击沉。平海号任新成立的第一运输战队旗舰,参加了莱特湾海战,负责补给日军驻守的南洋岛屿,于1944年11月25日在吕宋岛海面被美国海军飞机击沉。 性能数据性能数据 船 名 宁海号 平海号 级 别 轻巡洋舰 轻巡洋舰 竣工日期 1932.9.1 1936.6.18 标准排水量(吨) 2400 2400 公试排水量(吨) 2526 2448 全 长(米) 139.73 139.73 水线长(米) 108.20 108.20 吃 水(米) 3.96 3.96 舰 宽(米) 11.89 11.89 建造厂 日本播磨造船厂 中国上海江南造船所 武 装 设计: 航 速(节) 23.2 21.3 动 力 3台三段膨胀往复式蒸汽机,功率10500马力,两座舰本式燃煤锅炉,两座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 装 甲 主装甲带25毫米 标准编制 361人 361人 大事记大事记 宁海号(ning hai): 建造厂:日本播磨造船厂 1931.1.20开工 1931.10.10下水 1932.9.1竣工 1937.9.23遭日机轰炸坐沉于长江 1938.4年捞起修复 1944.9.19于御前崎南方八丈岛被美国潜艇击沉 平海号(pinghai): 建造厂:中国上海江南船厂 1931.7.9开工 1935.9.28下水 1936.6.18竣工 1937.9.23遭日机轰炸坐沉于长江 1938年捞起修复 1944.11.25在吕宋岛海面被美机炸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