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海古戏台 |
释义 | 宁海古戏台现存约有一百二十多处,多有戏台藻井。而最精美者即崇兴庙和岙胡胡氏宗祠三连贯藻井、戏台,及以下浦魏氏宗祠和潘家岙潘氏宗祠为代表的二连贯藻井、戏台,各以精美的工艺形式展现在世间,单藻井戏台数量更多,也不乏有精美之作。藻井,古代多用于重要建筑上,也常见于戏台之中。在实际功用上,它起着扩音与拢音的作用,使舞台艺术更臻完美。在工艺上采用最精湛的手法,集上乘的美学构思、雕刻、彩绘于一处,着重渲染它至高华贵之态。 主要代表(一、崇兴庙古戏台 二、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 三、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 四、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 五、双枝庙古戏台 六、城隍庙古戏台 七、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 八、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 九、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 十、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 概述宁海古戏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古戏台起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年间。 2006年5月25日 宁海古戏台三连贯藻井往往依附在最精美的古戏台建筑中,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二连贯藻井也分布在较为华美的古戏台建筑中。三连贯藻井戏台在浙江省其它地方尚未发现,仅宁海三处(另一处为西店镇樟树村孙氏宗祠)。二连贯藻井戏台在宁海尚有10处,而下浦魏氏宗祠与潘家岙潘氏宗祠最具代表性。单藻井戏台全县约有数十处,而以县城内的城隍庙(即王锡桐起义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戏台最为精美。以上的戏台它们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历史风貌,集中传递了古代艺术的信息,综合地展示了价值品味,可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极高规格三连贯藻井在宁海乡间的应用,似乎是当地村民向古建尊卑制度的一种挑战,符合宁海强悍不屈的民风。 2010年1月,宁海成立“中国古戏台之乡”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亲自担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建云和副县长尤玲娟任副组长,并正式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提出“中国古戏台之乡”的申请;4月26、2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铁信为组长的“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专家评审组一行7人实地考察了我县的古戏台建筑和文化,并听取了我县创建“古戏台文化之乡”的工作情况汇报。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县古戏台数量众多、特色鲜明、底蕴深厚、保存完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存,通过集体评审和讨论,一致同意建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我县“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称号;5月20日,第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期间,2010中国(宁海)木作文化论坛举行。一时嘉宾云集,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木作文化论坛上,特别进行了“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授牌仪式。至此,宁海正式成为我国唯一的“古戏台文化之乡”。 特色宁海古戏台起源于宋元时期,但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当时,江南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民间戏曲艺术广为流传,宁海地处江南,依山近海,演剧活动十分盛行,并适时建造了大量古戏台。 宁海的古戏台以宗祠戏台、庙宇戏台为主,结构上包含了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等要素,其中部分戏台纵向排列三个或二个不同形式的藻井的建筑方式,为中国所罕见。戏台藻井不但在声学上对戏曲演唱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装饰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在建筑施工时,引入竞争机制,由两队工匠沿中轴线分头施工。当地称作“劈作做”,也是十分罕见的施工方法。 长期以来,政府重视,百姓参与,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使古戏台得到完整的保护。至今仍保存了100多处古戏台建筑,列为全国文保的十个古戏台是其中的佼佼者。让人们感受其精巧的结构、华丽的装饰,感受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宁海古戏台不仅数量多,而且建筑风格独特,戏台包括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等要素,而令人叫绝的是,戏台纵向排列三个或两个不同形式的相连藻井,雕龙画凤,及尽奢华,为国内所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藻井,民间也叫鸡笼顶,是古戏台顶部的圆形穹顶。藻井随戏台的奢华程度而有所区别,一般评价一个戏台,只要看藻井便知一二了。像宁海这样三个或两个相连,雕工精细、艺术性极高的在国内还是很少的。藻井不仅在声学上对戏曲演唱具有拢音效果,增加音量,而且在建筑装饰上也具有承重和美化的功效。 形成明清以来,宁海依靠山海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村落多以同宗同族聚居,兴建祠堂庙宇盛行,几乎逢村必有祠堂。祠堂为祭祖之地,其建制由大门、廊庑、戏台、天井、大殿等构成,戏台是其中重要部分。村民每年祭祖时,少不了演戏这一环节。 地域因素也是宁海戏剧兴旺的一个原因,宁海原属台州府管辖,靠近具有戏剧传统的新昌、天台等地,来往嵊州也十分便利,外地剧团常来演出,影响日渐深厚,当地便涌现出许多戏班,再加上宁海人一向重视文化,喜欢戏剧,懂欣赏,善传播,产生过一大批文化名流和各类传说故事。戏剧兴,戏台自然旺。 主要代表一、崇兴庙古戏台崇兴庙古戏台位于西店镇石家村与后溪村之间,为二村共有,石家、后溪同宗同姓,村民均姓石,为宋乾道问奉直大夫石羡问之后嗣。至康熙中期,石成窝(1643—1722)创建索兴庙,石云台、讳义鼎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崇兴庙于石家宗祠左侧,戏台及三连贯藻井系同时建造。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梅林街道岙胡村。清嘉庆二年,邑庠生胡元实(1 729-1812)建造胡氏宗祠,号为“积庆堂”。前厅较为简陋,平屋三间,咸丰四年(1854)以胡寅阶为首事,将前厅三间平屋改建成五间楼房,资金由族内各房捐助,以“劈作做”手法而建。上世纪二十年代,改造戏台和勾连廊(俗称工字屋),并增设三连贯藻井。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浦魏氏宗祠古戏台 三、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强蛟镇后舟、下洋两村之间。魏氏宗祠为二村共有,二村合称为下蒲。魏氏后裔于清康熙八年(1669)建大堂三间.道光年间扩建成五间。光绪十六年(1890)建仪门、戏台、厢楼等,并按各房派自东向西依中轴线劈半而建,俗称“劈作做”,故风格各异。 四、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潘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桥头胡街道潘家岙村,清代乾隆甲辰(1784)由潘家兴、家思、家瑜等倡建。建亨堂三间、戏台一所。至嘉庆庚午(1810)族长家齐首事建前厅楼屋五间。民国壬午年(1922)宗长潘达品偕首事将前楼戏台及两厢进行大修。潘氏宗祠采用“劈作做”手法。 五、双枝庙古戏台双枝庙古戏台位于深圳镇清潭村。双枝庙历来是里岙片的境主庙,明景德年间由张世赏、张廷玉始建,屡有兴废。1933年由清潭等六个自然村的张、竺、孔三姓集资重修。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城隍庙古戏台城隍庙古戏台位于跃龙街道桃源南路。城隍庙始建于唐永昌元年(690),南 宋隆兴元年(1163)改建。1935年对城隍庙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卸下了台前影响观众视线的四根万柱,换上了二根铁柱,今存的仪门、戏台及两厢均修建于此时,2002年又进行过全面维修。 七、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龙宫村村口。陈氏宗祠建于清初,宗祠环境优美,南临龙溪,北坐狮山。自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前天井、仪门、中天井、中厅、戏台、后天井、正厅。 八、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马岙村,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顺治五年(1648)因俞抒素领导的“白头翁”起义,宗祠被清兵烧毁,康熙十九年(1680)于原址上重建。宣统二年(1910)遭火灾,民国元年(1911)族人推俞民承为经理筹款重建,戏台亦建于同时。戏台为歇山顶,无脊饰,藻井异形拱昂组合成螺旋形。 九、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大蔡村。大蔡胡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后几经兴废,现今规模为清晚期所建,戏台藻井亦同时建造。宗祠坐南朝北,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前天井、仪门、戈台、勾连廊、正厅。 十、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强蚊镇加爵科村。林氏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从杭州仁和里迁此。宗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规模为清代晚期所建。 现况目前,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古戏台以崇兴庙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双枝庙古戏台、城隍庙古戏台、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等十个古戏台联保的方式名列其中。宁海古戏台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其时,江南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民间戏曲艺术广为流传,宁海地处江南,依山近海,演剧活动十分盛行,并适时建造了大量古戏台。 宁海的古戏台以宗祠戏台、庙宇戏台为主,结构上包含了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等要素,其中部分戏台纵向排列三个或二个不同形式的藻井的建筑方式,为国内所罕见。戏台藻井不但在声学上对戏曲演唱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装饰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在建筑施工时,引入竞争机制,由两队工匠沿中轴线分头施工。当地称作“劈作做”,也是十分罕见的施工方法。 长期以来,我县政府重视,百姓参与,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使古戏台得到完整的保护。至今仍保存了100多处古戏台建筑,列为全国文保的十个古戏台是其中的佼佼者。现在,让们一一走近这十个古戏台,感受其精巧的结构、华丽的装饰,感受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