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厂镇 |
释义 | 宁厂镇,地处巫溪县,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3.5km,俗称“七里半边街”。宁厂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远古时期是“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的乐土,在唐尧时期就是极盛一时的巫咸国的本土和首会所在地。并因盐而兴,历史上曾设立郡、监、州、县,有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辉煌。 资料宁厂镇,位于巫溪县,依山傍水而建。因此,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世界的“上古盐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而1506年爆发在这里的盐场灶夫起义,比欧洲产业工人运动早300多年,更应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宁厂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古朴,山水灵秀幽静,是重庆市古镇文化鉴赏游的旅游新品,是西安--三峡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旅游精品, 是新三峡旅游中的古镇亮品,是渝、陕、鄂结合部的古镇绝品,是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古镇旅游极品,是中国的“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简介宁厂古镇位于重庆巫溪县附近,是中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距今约5000年之久。天然盐卤泉自镇北宝源山洞流出,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中国十大盐都之一。 过剪刀峰,绕"十八罗汉",跨过又一道索桥,西进后溪河,便是盐泉古镇--宁厂。宁厂古镇,座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之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不少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称之为"吊脚楼",貌似东侧西歪,有倒塌之险,实则牢固耐用,无倾复之忧。后溪河从吊脚楼下穿过,把古镇一分为二,又有江南水乡之妙。 游览宁厂古镇,不觉她旧,只觉她新,更觉她奇,这里的山,自然的美,这里的水,美得自然,这里古老纯朴的建筑,奇得迷人。镇东有守卫它的青狮白象岩,还有一群似人非人的石蹲,谓之"十八罗汉",是白莲教起义军的据点遗址。镇南半山腰上的女王寨,是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军扎营抗清的山寨。镇西一山耸峙,状若金字塔,其名二仙山,山腰一洞,乃远近闻名的仙人洞。该洞不仅景物别致,且有"一局残棋说烂柯"的神奇传说。镇北宝源山麓,又有一洞嵌于其上,洞口有一石龙,清泉从龙嘴喷出,这便是地地道道的自流井--白鹿盐泉。传说先秦时代,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 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便成了中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在清乾隆年间,有盐灶三百三十六座,煎锅一千零八口,号称"万号盐烟"。 宁厂镇-历史发展古镇·昨日古巴国重要产盐地 宁厂镇 在千里峡江,当地老百姓要在“盐”字后再缀个“巴”字,叫盐巴。据专家考证,巴楚战争不断,就为了一个“盐”字,巴国因盐兴国,失盐国衰,对于巴人来说,盐运与国运密切相关,而今巫溪县的宁厂古镇则是古巴国的重要产盐地,也是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距今约5000年之久,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古老的青石板路,吊脚楼以及古建筑,诉说着古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古镇·今日列入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据巫溪县旅游局长刘成林介绍,宁厂古镇是三峡库区成库后,唯一一座不被淹没、不搬迁,保留三峡人家的历史古镇。昨日,重庆市政府正式将宁厂古镇列为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并批复同意了《关于审批巫溪县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请示》。 按照规划,宁厂保护与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保护区面积是12.57公顷,一般保护区面积7.91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1.42公顷。将保护好宁厂古镇的山系、水系、社会文化风貌和景观视线走廊,特别是保护好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方家老宅、盐厂三车间、过街楼等重点文物建筑。 已公布的县、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实体边线外10米以内为重点保护范围,边线外20米以内为一般保护范围,边线外30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地带。其他重点建筑,保护范围为被保护建筑外墙5-10米,将按有关规定加强保护和管理。 古镇·明日宁厂镇 拟引资1.7亿开发老街 昨日,据刘成林介绍,县旅游局近日完成了对宁厂古镇的总体旅游规划,计划投入1.7亿元予以整体包装。据悉,目前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已有企业前往实地考察。据悉,古镇是一条古老的石板街道,全长3.5公里,将重点进行4个方面的旅游开发,首先是在盐厂三车间,修建一座盐历史文化博物馆,向游客展现古巴人系列熬盐传统工艺;然后重新修复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大院3大古建筑;完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向家老屋、方家老宅;修复老街两旁的吊脚楼等。刘成林称,当地还有一口独特的盐泉,有碗口粗,常年不枯竭,届时还将开发该盐水资源,建成重庆最大的盐水温泉。 宁厂镇-景致概述天然盐卤泉自镇北宝源山洞流出,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中国十大盐都之一。 过剪刀峰,绕"十八罗汉",跨过又一道索桥,西进后溪河,便是盐泉古镇--宁厂。宁厂镇,座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之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不少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称之为"吊脚楼",貌似东侧西歪,有倒塌之险,实则牢固耐用,无倾复之忧。后溪河从吊脚楼下穿过,把古镇一分为二,又有江南水乡之妙。 游览古镇,不觉她旧,只觉她新,更觉她奇,这里的山,自然的美,这里的水,美得自然,这里古老纯朴的建筑,奇得迷人。镇东有守卫它的青狮白象岩,还有一群似人非人的石蹲,谓之"十八罗汉",是白莲教起义军的据点遗址。镇南半山腰上的女王寨,是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军扎营抗清的山寨。镇西一山耸峙,状若金字塔,其名二仙山,山腰一洞,乃远近闻名的仙人洞。该洞不仅景物别致,且有"一局残棋说烂柯"的神奇传说。镇北宝源山麓,又有一洞嵌于其上,洞口有一石龙,清泉从龙嘴喷出,这便是地地道道的自流井--白鹿盐泉。传说先秦时代,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便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在清乾隆年间,有盐灶三百三十六座,煎锅一千零八口,号称"万号盐烟"。 宁厂镇-旅游指南特色美食大宁党参、巫溪黄连。 宁厂镇 进出交通从重庆客运站乘班车到巫溪,也可在重庆坐快艇到巫溪。 停留住宿 住宿比较便宜,镇内有园丁招待所、桃源招待所。 气候与游季属亚热带暖湿性季风型气候。秦岭、大巴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气候温暖湿润。因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为典型的立体气候。四季游览皆宜。 宁厂镇-古镇欣赏宁厂镇的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