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波丹山赤水 |
释义 | 景点简介丹山赤水风景区位于浙江历史文化名城,有“文献名邦”之称的余姚市境内。连绵叠翠800里的四明山和流淌着7000年华夏文明的姚江在这里交融,孕育出一处令人迷醉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丹山赤水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是“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最佳山村旅游胜地”。景区距余姚市区45公里,距宁波市区100公里。景区与所依托的城市之间有高等级的黑化公路贯通全程,并且有高速公路进、出口与景区相连,交通直达车和旅游专线车每天多次往返于景区和城市。 丹山赤水风景区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是难得的天然氧吧。面积6.05平方公里,平均海拨550米,属典型的高山台地地貌。景区年降雨量1348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度,全年最高气温32度。温暖湿润的气候赋予了它江南山水的灵秀之美,四季分明的变化又使它不乏个性的神采。 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气候宜人,是一处以峡谷景观为依托,以道教文化、浙东古山村风情为文化内涵,以绝壁、奇岩、古桥、流溪、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道家尊之为第九洞天。 景区由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飞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四明道观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处其它景点组成。区内群峰斗妍,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们享受自然山水风光、沐浴历史文化、品味山乡风情、休闲娱乐度假的极佳生态旅游地。 景区所在的柿林村,四面环山,满坡翠竹林木,流泉叮咚,鸟语花香,不但山水秀丽,又原始古朴,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全村只有沈氏一姓,据族谱记载:沈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受封于沈地,遂以封地为姓,其后裔来此隐居。又村中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之说。 村周围古树参天,林木葱笼。在柿林古村后狮子岩山腰进村公路边,有一片黛色深深的树林,在这片树林丛中,有一株千年白桃花树,一株古劲松树和五株古香榧树,这些古树躯干粗大,须数人合围,树根裸露,老斑重重,虽历经风霜雨雪,且仍郁郁葱葱,傲立苍穹。人们以古劲松托福,以古香榧树应禄,以白桃花树寓寿,故以“福禄寿园”命此景点,当地人称“七株头”。 旅游特色村下有一条大溪,因溪水流经红土层,又在红色山岩映照下,略呈红色,所以叫赤水溪,顺溪而下,依次有白虎潭、青龙潭、华盖潭、灵龙潭和秋水长滩,潭高低不一,错落有致。溪水流入潭中,因落差较大,形成多级小型瀑布。水流撞击溪中巨石发出的哗哗声,在幽谷中回荡;撞击激起的水雾,在幽谷中升腾,形成迷人的幽谷奇观。溪上有座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的石拱桥,为陡拱单孔式,拱高10米。桥面正中铺一块刻有荷花莲蓬图案的石板,两侧均有石雕护栏,并用榫卯衔接,正中刻“赤水桥”三字。过桥,迎面是宽数里、高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岩壁亦呈红色,称丹崖。传说古代仙人在这里杀羊,把岩石和溪水都染红了,所以又叫杀羊岩。石间缝隙中长有杂树野花,与岩壁红绿相间,又倒映在赤水中,景色十分魄丽,丹山赤水之名由此而得,在崖壁上刻有宋徽宗御笔“丹山赤水”四个大字。 柿林村边的一处山头峭壁上,有两块高高相叠的岩石,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石柱,上端顶一块方形大石,略有倾斜,摇摇欲坠,当地人称“幢起岩”。相传吕洞宾云游至大岚,见山民挑着担,越岭非常辛苦,动了恻隐之心,想在两个山头间架一座桥,刚搬来两块巨石作桥基,却被玉皇大帝召回,桥未造成,只留下这两块岩石,因是神仙所为,所以又称“仙人叠岩”。如今远远望去,又恰如一个仙人站在山顶,向东眺望大海。 传说中与吕洞宾有关的景点还有一处。在柿林村西峭壁的中部,有一块突出的岩石,根大而头尖,犹如巨鹰的尖嘴,尖嘴下有一洞穴,似巨鹰张开的大口,当地人称鸣鹰洞。传说天上的神鹰难耐天宫寂寞,一次,趁王母娘娘设蟠桃会,众仙忙而难顾之机,偷偷溜出天庭,下界仙游。来到此地,见景色秀丽,不禁张嘴欢呼,谁知用力过度,下颌脱臼,不能复位,天长日久,形成岩洞。后吕洞宾仙游来此,在洞中住宿,并用洞中泉水救活了一个山民。此事传出,当地村民都道洞中有菩萨显灵,立香火供奉,并纷纷入洞取水,作为治病良药。 旅游路线推荐山水风光:主入口—幢起岩—风凉洞—御碑亭—梦溪草堂—赤水桥—丹洞—倚天廊—撒药台—四明道观—天机坪—十二生肖—白虎潭—青龙潭—双鹿轩—华盖潭—秋水长滩—次入口—南雷亭—古村—主入口 古村怀旧:主入口—山门迎客—古树林—同心井—柿树王—沈氏宗祠—牛引弄—党支部—豆腐坊—秋雨碑--御碑亭--梦溪草堂—赤水桥—古村—主入口 道教文化:主入口--古村--同心井—牛引弄—秋雨碑--赤水桥—丹洞—倚天廊—撒药台—四明道观—天机坪—十二生肖—白虎潭—青龙潭—双鹿轩--赤水桥—古村—主入口 风土人情风景区内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柿林古村”。村里柿树成林,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一个村,一个姓,一口古井饮千丁”高度概括了柿林村的特色,单一的沈姓血缘,隐逸山林,自供自足,质朴善良,无意仕途却知书达理承传“耕读传家”的家风村俗。 村落内保存着大量以“石墙青瓦”为特色的传统建筑,至今古风犹存,民居多层层叠叠,依山而建,小弄纵横,古木参天,山乡风情浓郁。 景区特产茶叶:“余姚瀑布仙茗”,该名首见于晋《神异记》,后载于唐朝陆羽《茶经》,并在唐朝问世,名扬四海,是全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其他名茶还有“四明龙尖”等。 柿子:村内、村外,漫山遍野都是柿树,柿林村便是由此而来。柿子成熟时节,那些变橙变红的柿子高高低低地悬挂在柿树上,犹如悬吊在山野里的无数只红灯笼。 其他诸如番薯枣子、笋干、土鸡、碗口肉(蹄膀)等乡间美食都能使游客流连忘返。 门票50元 交通概况1、直接到柿林村:宁波南站有直达客车直接到柿林。发车时间大概是下午一点左右,具体请咨询南站。 2、到李家坑:宁波南站到李家坑,翻过河对岸一座山后就是柿林。山路很好认,但最好还是问一下当地人。翻过这座山大概只需要30分钟左右。南站到李家坑的发车时间请问一下南站。李家坑附近有条河谷,风景不错。 3、到杖锡:宁波南站到杖锡有车直达,终点是四明山镇。发车时间是早上6点30左右。到杖锡时间一般是9点半到10点之间。从杖锡下车的地方再一直向前走,到没有水泥路的时候边走边观察右边的山谷,会有一条山路下山(山路口有一小石碑,宽约10厘米高20厘米,上面刻有“2”字样,最好还是问一下当地人),这条山路没有岔路,终点是李家坑,路长5里,都是下 山,大概走40分钟差不多了。 4、到大岚:宁波南站和中巴南站都有车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