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尿三胆 |
释义 | 定义尿中胆色素包括胆红素(bilirubin)、尿胆原(urobilinogen)及尿胆素(urobilin),俗称尿三胆。它们都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被分解代谢的产物。 来源尿胆原是由胆红素经肠道厌氧菌作用后形成的无色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小部分经门静脉吸收,再经胆汁排出或经肾小球滤出,每天尿胆原排出量约1—4毫克。正常尿中尿胆原含量很少,定性试验呈弱阳性。 尿胆素是尿胆原遇空气氧化而成,其实质同尿胆原。 意义1.正常人尿胆原定性试验弱阳性。尿胆原增加可见于溶血性黄疸及肝实质性病变,早期病毒性肝炎及轻度肝中毒性损伤出现在血胆红素浓度增高之前,因肝功能受损尿胆原经胆道排泄减少,血循环中尿胆原增加,继之尿胆原排泄也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出血等也可阳性。阻塞性黄疸则尿胆原阴性。肝细胞性黄疸时因处理从肠道再吸收的粪胆原能力减弱,尿胆原可增多,但不如溶血性黄疸明显。而完全阻塞性黄疸时则因胆红素排泄障碍,粪便因无胆色素而呈白色,尿中尿胆原也为阴性。 2.尿胆素的临床意义基本上和尿胆原相同。 3.正常人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红素阳性可见于阻塞性黄疸及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细胞性黄疸。尤其是当胆道梗阻性黄疸时,尿胆红素常呈强阳性反应。尿中含有水杨酸盐可呈假阳性反应。溶血性黄疸时,结合胆红素多不增高,一般呈阴性反应。 4.尿三胆的检测,对不同类型的黄疸具有一定的鉴别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