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尿胆红素 |
释义 | 尿胆红素-正常范围阴性 检查介绍 尿液常规检查 临床意义 阳性: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性及阻塞性黄疸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用于肝病患者的尿液检验,正常人尿中胆红素定性应为阴性。当在肝实质性(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时,尿液中可出现胆红素,而在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定性一般为阴性,此项和尿胆原、尿胆素共同作为黄疸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 尿胆红素阳性的意义1、 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超出了肝脏的加工能力,间接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肠道吸收的尿胆原增多,虽然尿胆红素呈阴性,但尿胆原呈强阳性。 2、 肝细胞受损无能力摄取间接胆红素,也无能力摄取直接胆红素,导致血液中的直接与间接胆红素都增加,而直接胆红素经肾脏排出,因此,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3、 胆道受阻肝脏产生的直接胆红素逆流入血,导致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红素阴性的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时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除功能均可能受损。由于肝细胞摄取血浆中未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使其在血中的浓度升高,所产生的结合胆红素又可能由于肝细胞肿胀、毛细胆管受压,而在肿胀与坏死的肝细胞间弥散经血窦进入血循环,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亦升高,因其可溶于水并经肾排出,使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此外经肠道吸收的粪胆原也因肝细胞受损不能将其转变为胆红素,而以尿胆原形成由尿中排出,故肝细胞黄疸时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均呈明显阳性。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尿胆红素阳性可早于临床黄疸。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细胞黄疸,如药物、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也可出现类似的结果。 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使肝胆管内压增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由尿中排出,故尿胆素检查阳性。由于胆汁排入肠道受阻,故尿胆原亦减少。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如胆石症、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尿胆红素试验阴性未结合红素增加,导致肝细胞代偿性产生更多的结合胆红素。当将其排入肠道后转变为粪胆原的量亦增多,因而肠道吸收粪胆原及由尿中排出尿胆原的量均亦相应增加,尿胆原试验呈明显阳性。溶血性黄疸可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大面积烧伤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