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鸟文
释义

又称“鸟书”,是于春秋中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一种书法体。

鸟书的历史

鸟书于春秋中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楚人在书法艺术上最突出的贡献是首创鸟书。鸟书又称鸟篆,现存所知最早的鸟书见于春秋中晚期的楚王孙渔戈和吴王子于戈。

楚先民视凤为图腾,因而对凤怀有特殊情感,楚人对鸟类的特殊崇敬和钟情远非其他民族所能比。鸟书的较繁者与楚器上的凤图案相近,较简者与楚器上的变形凤纹相似。从某种程度上说,将鸟书称为凤书或许更为合适,只不过人们的称呼已约定俗成了。

鸟书的最近一次出土

2008年于南阳市新近发掘了一个春秋墓,古墓群中的1、2号墓,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价值最高的两个墓葬,其中1号墓出土有:铜鼎5件,铜簠4件,铜浴缶2件,铜尊缶2件,铜盘 1件,铜方形盖豆1件,铜斗1件,铜编钟2套,其中钮钟一套9件,编钟一套8件,石编磬1套,铜戈3件以及大量皮甲。2号墓青铜器也在南部,发现的器物有:铜鼎3件,铜簠2件,铜浴缶1件,铜尊缶2件,铜盘1件,铜敦1件。

这两座墓葬的时代约在春秋晚期,1号墓出土的铜钮钟、铜编钟、石编磬在南阳城区还是第一次发现,而出土的5件铜鼎,其中两件器形较大,直径为50厘米,是南阳城区目前发现的最大铜鼎,显示了墓主人身份在大夫一级。同时在1号墓的椁室上部,有陪葬棺和3名殉葬人的骨架痕迹。

在1号墓的椁室底部,考古人员相继发现3件带铭文的铜戈,其中一件铜戈上带有清晰的“彭”字,证明之前此处是“楚申公彭氏家族墓地”判断的正确性。另一件铜戈上显示多个文字,初步判断是楚国特有的文字——“鸟文”,文字含义有待进一步考证。

经文物部门考证,该古墓群为东周至汉代时期的墓葬,该地过去曾多次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属古申县贵族墓葬区。

此次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阳地区春秋时期的埋葬习俗、埋葬制度、经济文化发展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对鸟文的普遍误解

网络上盛传鸟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是以讹传讹。这篇报道如下:

网络盛传的新闻原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鸟文 三峡夷陵西北龙凤山有大量古物古器上遗存奇特字符,数量惊人,这种奇特字符考古专家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鸟文”,“鸟文”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年左右。中国古文研究专家陈文福教授介绍,这种“鸟文数字”比“阿拉数字”还要早1000-2000年,该文源远流长,曾被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其中包括道教、佛教、中药学、民间艺人、民间匠人、民间巫术等)。而今三峡地区发现这种珍奇“鸟文”,对研究三峡地区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三峡地区图画符号是我国原始文字,有许多象形与抽象符号已具备了古老文字的要素,据《史记·黄帝本纪》记载,“鸟文”是中国古代轩辕黄帝“观鸟迹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鸟文数字”是古人渔猎时创造的记数数字,“鸟文”是记载日常生活事件的文字,然后才逐渐演化出古代象形文字。”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批判

新闻中出现的鸟文,和上述的鸟书是不同的,新闻中的鸟文是三峡出土的一种刻画符号,它有区别于文字。文字必须有自己的体系,而出土的鸟文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其已经有用完善的文字体系。对出土刻画符号定义成文字,可以怀疑是某些不负责任的古文字学家为了哗众取宠的说法。古文字学家对最早文字的出现时间一推再推,每一次出土的刻画符号都说成是文字,不但违背学术的严谨和批判精神,更是一种不对大众负责的行为!

另外,有网友指出,这则新闻前后矛盾甚多,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1. 如果按此文所说,鸟文有20000年历史,又是黄帝创造的。而黄帝绝不可能在20000年前就有传说了。

2. 鸟文比阿拉伯数字早1000-2000年,又和鸟文有20000年历史矛盾,因为阿拉伯数字的历史没有那么长。

本着学术的精神,我们应该说,鸟文的出土是一次考古学和人类学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否鸟文属于一种文字,还有待考证。另外,对鸟文历史年代的确定还过于草率,需要随着出土的其他文物比对后,做进一步分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