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鸟兽纹青铜戈 |
释义 | 戈戈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先秦时期戈为军事车战斗争的重要青铜兵器。在汉语言文字中如战、伐、戮、威、溅、成等字皆从戈。由防卫性武器干(盾牌)和进攻性武器戈组成的“干戈”一词,成为兵刃相见或战争的代称。 最早的青铜戈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直内戈。此时已有直内戈和曲内戈两式,一些戈身还铸有纹饰,甚至镶嵌绿松石等,体现了古代兵器的制作工艺和美学观念。 鸟兽纹青铜戈甘肃省庄浪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春秋晚期鸟兽纹青铜戈,1981年出土于该县韩店镇西面塬头,国家一级文物。复合青铜铸造,纵11厘米,横16厘米。铜戈前锋尖削、直援、援中微鼓、刃较锋,长胡、有阑、上下出齿,阑有长条三穿,长方形直内,内中有长条形穿。在援与胡部三角处和直内周围用含锡量高的金属装饰凤鸟纹和瑞兽纹,双面近乎一致。内周围饰变体凤鸟上下缠绕相依,凤鸟扬冠、环目、勾喙、曲颈,皆用锡装饰。援与胡之间,瑞兽作爬伏状,立耳、昂首、曲肢、卷尾,该纹饰采用剔刻手法在锡底上刻画出瑞兽图形,并作毛皮的细部装饰。另外用阴线顺援胡边沿勾勒和锥刺出细小圆点以增强纹饰的质感和美感。古代兵器铸造需用调整含锡量的不同来增强兵器的坚韧和抗击性,从而使兵器质柔且坚,不易断裂而尽显其杀伤力。在这样一件精工铸造的兵器上另外制作出优美的象征性图案或图腾,以示其战无不胜,威武不屈和民族昌盛之意。 将凤、瑞兽铸造在兵器之中,既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同时又是一种审美情趣和持有者身份与权利的象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