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鸟官 |
释义 | 简介niǎo ɡuān (鸟官) 传说远古 少皞氏 以鸟名官,谓鸟官、鸟师。《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魏 主 珪 临 昭阳殿 改补百官,引朝臣文武,亲加铨择,随才授任……其官名多不用 汉 魏 之旧,仿上古龙官、鸟官。”参阅《左传·昭公十七年》。 历史上鸟官相关记载北魏当时命名官职也颇具古风,“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魏书》),根据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或是随身携带的物品装饰品,以及一些常见事物等,来确定官职的名称。也就是说,官职名称起的很随意,依据各自不同的特征,最后用具有相似特征的各种鸟来命名。因为鸟是动态的,所以那些官名叫起来便很形象生动。 比如,“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魏书》)。诸曹就是尚书三十六曹,是尚书之下分管不同事物的机构,相当于现在机关里的科室,曹后来演化成部,也就是三省六部的部,算是部的前身。走使,是指供差遣或是递送文书的那些人,说通俗点,就是跑腿打杂的公务员、事物秘书啥的。所谓凫鸭,也就是水鸭(不是盐水鸭),俗称野鸭,能飞能凫水,速度很快。要说古人的智慧你不得不服啊,凫鸭水陆两栖,动作麻利,像极了领导身边眼疾手快的跟班,用凫鸭作为诸曹的官职名称,很贴切,很有想象力。 再比如,“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魏书》)。伺察者,就是负责检查、巡视工作的人。现在咱们干个什么事,不都兴成立领导小组吗?组长副组长组成人员,然后下设办公室,还有宣传组、法规组、联络组、督导检查组什么的一大堆(其实真正干事的也就一个小组)。这个“伺察者”,大概约等于督导检查组的组长。督导检查,要有极强的洞穿力,还得望得远,与白鹭伸长脖子“延颈远望”的模样颇有一拼。 这只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北魏其他好些官职,也都是以不同的鸟来命名的,所谓“自余之官,义皆类此”(《魏书》)。这事听着就很幽默了,上朝时,皇帝正襟危坐于大堂之上,底下一大帮凫鸭白鹭之类的鸟官,皇上要是哪根筋不小心抻着了,顺便再抓下作风问题,说凫鸭们最近思想懒惰,导致腿脚不勤办事不利,扣发一个月饷银;然后打一个拉一个,说白鹭们表现倒是不错,很能吃苦,创出了鸡蛋里挑骨头的督导检查新方法,通报表扬一次。有够逗不? 其实北魏当时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用鸟来命名的,它仅限于内朝官。北魏初期,有两套并行的行政体系,就是内朝和外朝。外朝实行的是汉制体系,主要负责被征服地区的管理,被征服区多是农耕区,也多是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所以当时外朝的官制,基本延续的是晋朝体制。内朝官是鲜卑族内部的官职体系,也就是上面说的那些鸟官,负责鲜卑族内部以及游牧区的事物。内朝外朝说起来复杂,其实也就像现在的党政两套班子。做内朝官的绝大部分是鲜卑贵族,根正苗红,权力自然要比外朝官大,所以当时的鸟官是非常厉害的。 内朝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行政体系,并不是后来的内监宦官什么的。比如,内朝的武官有内细射、内三郎、内幢将、内侍校尉、内将军什么的,都带个内字,内三郎、内幢将负责守卫京师和宫城,相当于清朝的八旗,或是现在的北京卫戍区,是北魏的核心军事力量。内朝文官有内侍长、内行尚书、内给事,执掌着朝政机要,内侍长还负责查举百官,兼具纪检监察职能,权力大的很。司法上则有内都坐大官,最初也是由部族首领担任,内都坐大官“坐王庭决辞讼,以言语约束”,有了纠纷就按族内的习俗来决判,“无囹圄考讯之法”(《魏书》),没有什么法律法规作依据。这种形式在北魏建国初期,算是一种主要的司法形式。 实行内外朝的并行体制,在路卫兵看来,这是拓跋氏在接受汉化时,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拓跋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在行政体制上实行的一种折中形式。拓跋氏本是草原上的行国,久居漠北苦寒地带,在与中原接触之前,一直处于氏族时期,部族体系还保持着非常朴素的原始风格,“射猎为业,淳朴为俗”,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凡事“刻木纪契,人相传授”(《魏书》),自然不能和中原的文化积淀相比。但是随着与中原的深入接触,拓跋氏便“交好南夏,颇亦改创”,开始渐渐接受中原文化,也包括接纳中原的行政体系,特别是拓跋猗卢受封代王,也就是拓跋氏建立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国家代国后,其“余官杂号,多同于晋朝”(《魏书》),不再实行单一的部族式统治了。 其实这也是形势的需要,拓跋氏从游牧部落转化成封建性质的王国,势必要引进先进的行政体制,况且,随着拓跋氏的扩张,其统治区域内已不仅仅是单一的鲜卑族,这就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了有效管制不断扩大的新统治区,也为了尽快消除民族间的隔阂,保持政权的稳定,就要采用汉制体系,以适应新的形势。但这种改变是需要过程的,并非一下子就能完成,拓跋部固有的习俗,也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综合考虑,于是就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 这也不是北魏的独创,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这种方式是很典型的。北魏之前的好多政权也都采取过此类措施。如匈奴建前赵、羯胡建后赵,他们自己既称皇帝,也称大单于,采取胡汉分治。但他们这种体制的划分较为简单,之间的界限不太明显,不像北魏这样形成了两套完整系统的班底。究其原因,在路卫兵看来,这大概是因为拓跋氏与中原的接触,要较其他几个民族晚的缘故,所以这个过程就显得漫长些。 也正因如此,北魏的内朝还保留着不少部落的性质,拓跋珪“法古纯质”(《魏书》),并用鸟做为官职的称谓,也充分说明北魏当时尚处于古朴的落后时期。内外朝制度,在胡汉文化冲突之时,兼顾了双方的感受,并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起过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北魏能够扫六和而定中原的原因之一。这种制度存在的时间也很长,从拓跋珪建立帝国,一直到孝文帝汉化改革,内外朝才融为一体,这种类似于双轨制的行政体系,才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然,那些鸟官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了。 同名图书基本信息作 者:刘心武 著 出 版 社: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版 次:1页 数:268字 数:280000 印刷时间:2011-8-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39166841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由刘心武所著,改革开放之际,大学教师阿文决定弃文从政,跟随领导来到经济特区,做起了办公室宣传主任。在见证了房地产、股票等经济大潮流之后,耳濡目染下的他也决定下海从商,开始了自己的商海生涯。 官商结合的阿文靠着炒股挣来的第一桶金开了家大公司,并利用昔日关系同市长、官二代等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得到上级首长的接见,还从银行贷款数百万资金。要风得风的阿文正准备大干一番。却遭遇政策转变,瞬时由千万富翁变得一文不值…… 作者简介刘心武,男,湘潭大学外语系学士,暨南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现在深圳定居工作。曾在珠海市政府部门任职8年,担任过前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先生的翻译,曾任《世界电子商报》总编兼总经理。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福尼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邦德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阳光商学院院长、阳光英语连锁教育品牌创始人与投资人。 2010年曾出版长篇小说《鸟人》,被誉为“最真实地描绘中国转型时代的巨著”。 目录序 篇 奇人阿文 第一章 结识大佬 第二章 从学界到官场 第三章 钦差遇到潘公子 第四章 林倩徒劳的挣扎 第五章 三十八条房地产法规 第六章 阿文背黑锅 第七章 房地产飓风 第八章 阿文和菡子炒地皮 第九章 “老鼠论”与“葛洲坝理论” 第十章 黄市长的颂酒诗 第十一章 发证券的三点理由 第十二章 疯狂的股票 第十三章 林倩暗助阿文下海 第十四章 喜获千里马 第十五章 虚假的繁荣 第十六章 儿子搭台老子唱戏 第十七章 接大驾阿文忙中添乱 第十八章 伟人兴致勃勃夸阿文 第十九章 阿文旋风 第二十章 黄市长升官加爵 第二十一章 阿文贷款 第二十二章 潘公子失踪 第二十三章 崩溃 第二十四章 欠债心理学 第二十五章 债务与解脱 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硬通货 尾 声 摘要阿文习惯了清晨五点四十分天蒙蒙亮时起床。他的生物钟就像石英钟一样精确无误——对于这点,阿文一向自恃骄傲。生活条件虽然严酷而恶劣,但他体内有股执著到近乎愚顽的东西使他能将全副精力集中于一点,固守疆域,在这花样百出的时代里至今目不斜视,心如止水,完整地保持他的天性。 其实他也并不知道自己内心这种近乎顽固或愚钝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进发或宣泄出来,他只是隐隐感到这是一团悍劲十足的东西,它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憋足了劲,但还没急于要全力冲出他的躯壳来。它仿佛只是在汲取和悄悄囤积能量,只是在悄然等候;它隐藏得很深很深,连阿文自己都不知道它到底隐藏在哪儿。 阿文起床后很熟练地取了挂在门后钉子上的红色运动裤套上。运动裤早已洗得褪色破旧,那种惨淡的红色加上永远洗刷不掉的斑斑污迹,仿佛是被阴沟里的污秽浸染过。阿文身上穿的睡衣——那件破旧背心,俨如一件网眼服。但这都是不要紧的,周遭每个人都是这样穿着;如果不是这样反而不自然。 阿文就这样出了门,一会儿就上了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尽管阿文跑了两圈,可他却仍未清醒;尽管他隐约感到了如他一样晨跑的人,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可他还是不很清醒。按理正是透明的季节,但这天雾很大,白蒙蒙充盈了整个世界。 阿文于迷糊中只看得见影影绰绰的树影和从视线里出现随即又消失的人影。 在这种状态下,人影仿佛是鬼影,他自己也是一个鬼影。阿文不管这些,他只是很自然地闻到了晨雾中的硫磺与烟尘味,他只是有些抱怨为什么现在清晨的空气虽然清凉却不再新鲜,他只是抱怨现在校园的雾比以前多了。 阿文跑完步后将一直处于半开合状态的眼睛打开了一些,振了振残留在脸上的睡态,觉得视觉清楚了一些,但脑子里仍然不清醒。这种精神状态一直要持续很长时间,只有当他内心那种近乎顽固愚钝的东西开始启动做功时他才能陡然精神抖擞,干劲倍增。 阿文跑完步走回家时,阳光已经出来了,四周厚重的雾依然低垂,只是稍微染上了一点光的颜色,由以前的黑色或灰白色变得亮闪起来,四周变成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