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鸟氨酸循环 |
释义 | 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 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 1932年Krebs等人利用大鼠肝切片作体外实验,发现在供能的条件下,可由CO2和氨合成尿素。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精氨酸、鸟氨酸或瓜氨酸可加速尿素的合成,而这种氨基酸的含量并不减少。为此,Krebs等人提出了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学说。 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学说 ·首先鸟氨酸与氨及C02 结合生成瓜氨酸; ·第二,瓜氨酸再接受一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 ·第三,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 。 实验根据: ①大鼠肝切片与NH4+保温数小时,NH4+↓,尿素↑; ②加入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后,尿素↑; ③上述三种氨基酸结构上彼此相关; ④早已证实肝中有精氨酸酶。 鸟氨酸循环详细过程过程 又称“尿素循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肝脏是鸟氨酸循环的重要器官。 ①NH3、CO2、ATP缩合生成氨基甲酰磷酸 ②瓜氨酸的合成 ③精氨酸的合成 ④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 总反应式: NH3+CO2+3ATP+Asp+2H2O→ 尿素+2ADP+2Pi+AMP+PPi+延胡索酸 该循环要点: ①尿素分子中的氮,一个来自氨甲酰磷酸(或游离的NH3),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Asp); ②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③循环中消耗的Asp可通过延胡索酸转变为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从其他a-氨基酸获得氨基而再生; ④在鸟氨酸循环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活性相对较小,所以该酶被认为是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