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念奴桥·我来牛渚 |
释义 | 作品名称:《念奴桥·我来牛渚》 创作年代:宋 作品出处:《全宋词》 文学体裁:词 作者:吴渊 百科名片名称:《念奴桥·我来牛渚》 作者:吴渊 朝代:宋 体裁:词 诗词原文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诗词题解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词。 诗词鉴赏作者吴渊,在南宋时曾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等军政要职,就本词词意来看,他是一位抗金御侮的主战者。“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牛渚,即牛渚山,又名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岸边,历来都是渡江的军事要地。作者站在牛渚山上北眺,隔着滚滚浩淼的长江,面前呈现出广袤无垠的江淮大地,胸怀为之豁然开朗。“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在牛渚山西北的危崖上,有亭一座,名曰“燃犀亭”。这是由一段神话引起的。《晋书。温峤传》:“峤至牛渚,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赤衣者。”诗人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长江天险,虎踞鲸奔,自古称为天堑。“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几十年前,曾在此击败了几十万金兵。历史是这样的: “绍兴和议”以后,宋王朝以为和平可靠了,而金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一心想“立马吴山第一峰”。绍兴三十一年(1611)金主完颜亮发动六十万大军侵宋,兵分四路,水陆并进。南宋负责淮西统制王权,丢弃庐、和二州,金兵就直抵长江北岸。宋高宗又想浮海避敌。当时中书舍人虞允文,以参谋军事的身分,到前线去劳军。到采石后,见宋军士气低落,溃散无主。虞允文当即鼓动士气,重整兵力,在江边一仗大金兵。金主完颜亮在转移扬州时,为部下所杀。国家的一场危亡得救了。吴渊对此,赞叹长江的天险可恃。上片怀古作结。以“我来牛诸”开始,由今写到古。 下片则相反,“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则是由古写到今。 温峤能燃犀灭水怪,虞允文能挽危破狂虏,温、虞这都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国家危难,方显出男儿的英雄本色。时到如今,“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岁月如流水,双鬓已白发可数。“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词人年老之日,也就是南宋王朝末日来临之时。身为国家栋梁大臣,看到烟昏大地,能不悲痛断魂吗!“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捶碎燃犀亭上的栏干,是因为酒狂,还是因为忠愤,二者是不可分的,忠愤激发出酒狂,酒狂勾引起忠愤,二者同时并发出来。以义愤填膺的气氛结束了全词。 作者简介吴渊(1190—1257),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一说德清(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另有民警吴渊和东莞图书馆少儿部副主任吴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