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曼基金 |
释义 | 创始人阿格尼丝·瓦尔·尼曼(Agnes Wahl Nieman)1937年将100万美元捐献给哈佛大学,成立一个基金会,并以尼曼命名,籍此来缅怀《密尔沃基报》(The Milwaukee Journal)的创办人、自己的丈夫鲁休斯·W·尼曼(Lucius W. Nieman)先生。基金会于1938年正式成立。 作为基金的附加条件,那就是这笔钱要用来“提升新闻品质,教育新闻精英”(promote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s of journalism and educate individuals deemed specially qualified for journalism)。 发展考虑到当时几乎所有报纸从业人员都是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尼曼夫人的馈赠尽管受到欢迎,但她提出的想法却饱受怀疑。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对她的诉求也同样表示过怀疑,在同众多的发行人、编辑和教授探讨之后,科南特校长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放弃了利用这笔资金成立哈佛大学新闻学院的想法,而是选择成立一个在职记者进修奖学金。 时至今日,尼曼夫人的想法通过一任任基金的会长们以及基金奖学金的获得者们的不懈努力,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今天,尼曼基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悠久也最知名的在职记者进修奖学金,对于美国国内乃至世界其他地方一些大学或机构类似的基金来说,尼曼基金是一个标准,成为竞相仿效的对象。 从1947年开始,尼曼基金开始定期发布《尼曼报告》,开始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拓展自己在新闻领域的声音,试图将尼曼夫人的理念更主动的加以延展。《尼曼报告》由尼曼研究员、尼曼奖学金获得者、资深记者们共同合作,定期对新闻行业的现状进行审视,现在已经成为一份受尊敬的行业性评论和批评杂志。 自1951年起,尼曼基金开始接受美国之外记者的申请,从而使得尼曼基金的影响开始延展到国际新闻界。每年春季都会选出24名记者,给他们提供去哈佛大学学习一年的机会。,24名记者中,有12名来自美国本土,12名则在世界范围内选拔。尼曼基金奖学金获得者不必挣学分、修学位,他们可以在哈佛大学内自由选修、旁听任何课程。选中的奖学金获得者平均年龄通常在35岁至50岁之间。 自尼曼基金成立以来,共有15名来自中国内地的记者、3名香港地区记者、3名中国台湾记者获得了尼曼基金的奖学金。 但是该基金也因为其带有的强烈的西方色彩,而在别国内到质疑和非议。 “尼曼基金带有鲜明的米国国家利益色彩,其试图给米国之外国家的记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诱导、培训和洗脑,从而使其臣服于米国传媒霸权之下,在接受米国主流传媒思想和文化传媒站理论实践改造后,返回本国,成为米国在该国内部的喉舌和木马。” “自尼曼基金成立以来,共有15名来自中国内地的记者、3名香港地区记者、3名中国台湾记者获得了尼曼基金的奖学金,其相当偏爱中国,赤裸裸宣称:“我们希望中国的媒体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已知有西奴陈菊红(腾讯新闻总编辑)、闾丘露薇为其选中,并均在镀金返华后,呈现更加歇斯底里的西奴症状,完全陷入对米国的膜拜状态,均在国内媒体中高层职位上,以更加激进、原教旨的西奴操作手法,影响了整个媒体的倾向,成为米国安插在中国内部开打传媒战的重要内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