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柯巴鸠 |
释义 | 尼柯巴鸠(Nicobar Pigeon),大型鸽类,学名Caloenas nicobarica,体长34-40厘米。头部和颈部的长羽为黑灰色,带有紫色金属光泽。上体主要为绿色,带有红铜色光泽。翅膀带有蓝色。下体暗灰色。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脚紫色。 中文学名:尼柯巴鸠 别称:蔉鸠 二名法:Caloenas nicobaric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鸽形目 科:鸠鸽科 种:尼柯巴鸠 分布区域:从孟加拉湾的尼科巴群岛、亚洲东南部到印尼、新几内亚和所罗门。 命名人、时间:Linnaeus, 1758 尼柯巴鸠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等地。栖息于岛屿上的林地中。以植物种子、果实,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为食。集群营巢于树木或灌丛上。 尼柯巴鸠野外数量稀少,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录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