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泥凼镇
释义

地区简介

泥凼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4°45′24″—104°53′30″,北纬24°47′30″—24°50′23″,距市区约42千米,东部与泥凼镇经堂村相接,南与仓更镇接壤,西与猪场坪乡相连,北与敬南镇相邻。属珠江流域南盘江中上游达力河支流,海拔高程950~1586.8m,相对高差636.8m,形成峰林、峰丛地貌,泥凼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763.9米,最低海拔780米。泥凼镇原为泥凼区,1992年撤区建镇。有中小学14所。卫生院1所,医疗设备完善。有广播电视文化站1个,电视覆盖率逐步提高。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为为主,大力发展粮、油、茶、果、药等特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全镇国土面积135.02平方公里,辖9村1个社区,人口29623人,少数民族主要有布依族、苗族、白族、壮族、彝族等,占总人口数的23.4%。民族风情浓郁,少数民族流行唢呐、民歌等,善于织布、刺绣。民族村寨依山傍水,建筑古朴,风光秀丽,有较高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相互交织的传统节日。境内无工矿企业,无化工企业,水质较好。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做好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两个规划,着力推进中心城镇建设。以打造泥凼石林和何氏故居两张名片,着力提高泥凼知名度。以认真培育烤烟、茶叶、板栗、甘蔗、水产养殖、早熟蔬菜六大特产,着力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2.1亿元,财政完成1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万元,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510元。

地区资源

旅游资源

该镇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应钦故居,省级风景区泥凼石林,有白马洞、菩萨洞、马归槽、布五台布依寨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森林覆盖率46%。水域面积10余平方千米,境内河流主要有达力河,边界是南盘江,水上运输繁荣。电力充足。境内通车里程200余公里,水陆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地区主产

1、苦丁茶(主产于老寨村)

2、金银花(主产于学校村)

3、甘蔗(主产于乌舍村)

当地名人

何应钦

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

个人简介

1908年入日本振武学堂

1909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任历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

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

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

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

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

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讨伐”张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

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

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

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

1945年12月何应钦将军于上海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

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7年10月病逝于中国台北。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暴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

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

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长。

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

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 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

著名景区

泥凼石林

泥凼石林距离兴义市42公里,泥凼石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形,长15公里,宽1-3.2公里,面积近6.7平方公里。石林单个石峰最高20米,一般高10米,最低8米。

这里,集中型和散落型的石林与峰林相交融。其中的陇戛石林景观独特。与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相比,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林天透空,数万平方米集中成片的石林,酷似一座傲然挺立了亿万年的“石头城”;二是自然露面成林,酷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三是石林刚健,细条、片薄、穿孔多,造型奇特,错落有致。一石之上,有“宫殿”,有“门窗”,可谓一石多景,步移景迁。石林中有六座石峰,浑然组成“山川”两字,神形兼备,大有使古今书家退避三舍之势;“擎天柱”、“倚天剑”、“佛后石”、“蘑菇石”亭亭玉立,“顽猴望月”、“寿龟登天”、“群象争饮”栩栩如生;“将军出征”、“一夫当关”巍峨壮观;“姑嫂情深”、“醉翁踏月”、“采药老人”维妙维肖。石林旁有白马洞,深五百余米,钟乳石晶莹洁白,层层有景。登马路坡观赏天际日出,一览变幻多端、辽阔澎湃的桂北云海,又是一番景象。

天坑

天坑地处于吊井坝,为椭圆形,南北深达700多米,东西长2500米。奇特的是坑中有坑,天坑四周和坑内有数百个奇峰异峦矗立镶嵌。被称为地球上最深的天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