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泥玩具 |
释义 | 泥玩具是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在民间颇具盛名,又称泥塑。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起源与发展泥玩具是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在民间颇具盛名,又称泥塑。中国民间泥玩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泥玩具,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我国出产泥玩具的地方很多,风格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起源乃至发展都和其它的民间工艺种类一样,完全来自于民间艺人的创造。它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很依赖于各地本土的审美眼光,泥土味十足。正因为这一点,民间泥玩具才有了“率真”和“质朴”的品质,也因此才使得我国的民间泥塑艺术历久不衰,流传至今。 制作工艺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地区与分布河南浚县-泥玩具之乡东杨玘屯向称“泥玩具之乡”。全村700余户,家家精于泥塑手艺。据传,泥塑源于隋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浚县泥玩具种类多,传统制品有人物,动物两大类。人物造型多取于历史人物或戏剧人物,如瓦岗英雄程咬金、秦琼,《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小青、许仙等,《西游记》中的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等;动物有鸪鸪、牛、马、鸡、燕,还有娃娃抱鱼、抱荷花等。其做工细腻精致,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后,浚县泥玩具受到艺术界的重视,1982年,河南省群艺馆征集浚县泥塑作品3000余件,1983年河南《豫苑》杂志第一期刊载37幅浚县泥玩具彩色照片。同年,河南电视台录制了《浚县泥玩具》专题片。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先后收藏泥玩具作品 1000余件。中国《美术》杂志对这一工艺品作了专题介绍。1985年8月25日,浚县文化馆干部张希和(人称泥猴张)作为“泥玩具之乡”代表,随河南省经济贸易代表团出访美国堪萨斯州哈钦森市,受到美国各界友好人士及侨胞的欢迎。 河北玉田-民间泥塑之乡唐山玉田县的西高桥、戴家屯一带,是远近驰名的泥人之乡。这里的男女老少质朴、勤奋,多是聪慧的民间泥塑能手。一堆平常的泥土,一到他们手里就会变成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人、禽、虫、兽。玉田泥塑以泥玩具为主,以苇哨作响,以皮筋牵动使动物能跑能跳,以兔皮作鼓,摇起来有声,情趣盎然。其传统品种有《孙悟空》、《花老虎》、《秦琼》、《麒麟送子》等等,造型单纯奇妙,稚拙有趣,色彩鲜艳醒目,对比强烈协调。除此之外,另一类玉田泥塑是案几陈设品,多为神话故事、历史演义、戏曲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如《麻姑献寿》、《八仙》、《贵妃醉酒》等。还有一类是不倒翁,俗称“搬不倒”,下用半圆泥团,上用纸浆石膏胎造型,上轻下重,摇而不倒,憨态可鞠,惹人喜爱。 泥塑由于不能耐久,尚未发现很久以前的出土泥塑,但它的历史相当久远。建国后玉田泥人迎来了最为繁荣兴旺的时期,各种泥制品种类齐全、花样繁多、五彩缤纷。1993年12月,文化部命名玉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一—民间泥塑之乡”。 天津泥人张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乃至世界认可。令人万分喜爱。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陕西凤翔泥塑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相传明代曾在此驻扎六营军队,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北京兔儿爷泥玩“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说是“兔面”,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它部位更象人脸。兔儿爷的起源已难考证,至少明代就已经流行了。明朝人纪坤在《花王阁賸稿》中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代此俗更盛,兔儿爷的品种也更多,一般形象都是金枪红袍,雄踞在黑虎、白象、麒麟等身上,讲究的还有张伞盖或背插纛(音“倒”)旗的,像戏台上的武将,猛一看,威风凛凛,细看却是以性情温顺见称的兔子,令人忍俊不止。民间艺人别具慧心的创造,表现出北京人的浪漫心性和乐观幽默性格。 无锡惠山泥人无锡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南部。无锡惠山所产的泥人,以其造型简练、色彩艳丽、形神俱备的独特风格而久负盛名。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扩大了惠山泥人的生产规模,并研究开发出大量新产品和新工艺,使惠山泥塑艺术得以进一步的长足发展。50年代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聂家庄泥玩具聂家庄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这各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到清朝乾隆年间,聂家庄泥塑又借鉴了杨家埠年画的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和着色上有所创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吏声音,色泽.动作融为一体.每逢山集,庙会都有卖泥玩具的. 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现在它已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河南淮阳县淮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古称“陈州”。县境内分布着太昊伏羲陵、伏羲画卦台、伏羲白龟池、神农五谷台、宛丘城遗址等多处古迹,历来被认为是古代传说中伏羲氏与神农氏两位帝王的故乡。当地人民历代相传“伏羲人祖爷”就安葬在“太昊陵”内。太昊陵位于县城正北三里处,现存陵区建筑均为明代遗物,已辟为公园,俗称“大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当地人民都要在陵区内举办盛大的“太昊陵庙会”。方圆百余里内的农民群众纷纷前来赶会。准阳民间泥玩具俗称“泥泥狗”,因产于陵区并在陵前庙会上出售,故又称“陵狗”。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