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外朝
释义

也叫做内廷、外廷。

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开始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当大司马奉命领导尚书时,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最典型的例子是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世宗孝武帝刘彻驾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武帝遗诏,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共同执掌朝政。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剧下滑,由霍光执掌的内廷完全成为中央的权力中心。前汉的尚书由宦官担任,到了后汉中期,该机构已发展得大到可以控制六个“曹”。

外廷的官制主要由三公、九卿以及其所属的官署组成。而内廷大司马通过其下属的“尚书”施政。“尚书”本来是类似于现在的秘书的一个官职,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后来权利逐渐从外廷转移到内廷,皇帝的私人秘书也就成了国家政府的正式官员。

前汉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后汉三公变成:大司马、司徒(丞相转化而来)、司空(原御史大夫);也体现了这种政治权利的转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