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三关 |
释义 | 内三关的由来明代时以现今河北省境内沿内长城一路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三关为“内三关”。 而具有天下九塞之一之称的居庸关,以及紫荆关和倒马关都是北京西部的重要防线,归沿河城管辖。所以这里的敌台都被标上“沿字*号台”,但如今只剩有“沿字十号台”的石匾尚存。 历史上几次战役都发生在这里,而离我们最近的几次古代战役分别是发生在金国灭辽国和元朝灭金国这个特殊阶段的历史时期,且它们均假道于此而攻居庸关。故明代有借鉴于发生在这的几次战役对国家的安全局势所造成的影响,特地此三关进行再一次的修复完善,目的就是为了以防关外的外族势力从此处向关内侵略。 以下是有关于这三处关卡的具体介绍。 居庸关历史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历史上又称蠮螉塞、军都关。蠮螉,即土蜂又称细腰蜂,关上筑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为房﹐故名。 成吉思汗时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 居庸关文化居庸关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基于这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早在1961年,位于关内的云台,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写下大量描绘居庸关的诗词赋和碑刻,石刻文字,其中,古诗词有170首左右,近1万3千余字。居庸关现存石碑近20块,其中14块较为完好。 紫荆关基本介绍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号称“内三关”。 紫荆关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原关门之门券上有“紫塞荆城”4字石刻,现已倾圮。 “紫塞荆城”4字石刻现在仍在,在紫荆关镇南面。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从内地通向紫荆关的第一道关门,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关门内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盘道顶端是南天门,经南天门至奇峰岭山顶。门券上嵌着“畿辅第一雄关”的石匾,进了南天门是二重门,再内是三重门,又称南门。北门有瓮城,南天门西侧,有从内城通向黄土岭的关门一座。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主城之西城隔河相望,有铁索相连,为关城的前哨。紫荆关的关墙总长18160.5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 名字来历东汉时名五阮关。因其崖壁峭直,状如列屏,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时名金陂关,后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金元以来皆名紫荆关。明初进行大规模改筑和新建,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现存多为明代建筑。原关有4门,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有“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金城”匾额,皆明万历年书、刻。关城东西南三侧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形势险要,为军事要地。其北城门、北城墙均以大块料石垒砌,建筑水平高超,为中国同类建筑中罕见。 有关历史紫荆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历史上有“上谷关”(秦汉),“五阮关”(东汉),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辽宋时改称“金坡关”,后因岭上紫荆盛开,最终得名紫荆关。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数兵家必争之地。有古人描述为证:“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文化底蕴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是抵御来自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历史证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亭林先生)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历史上的许多战例,说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因金兵凭险据守,久攻不下,它抽出兵力南下,一举攻下紫荆关,在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大败金兵,然后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长城内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内外夹击,居庸关被攻破。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战略还可举出若干。清康熙皇帝两次驻跸紫荆关,题有“天子阅武”石碑。现在“河山带砺”和“紫塞金城”两座城门及大部分城墙保存较好。 另外,在关城东12公里处有天台山景区,道路为乡间水泥硬化路面。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880米,夏季平均气温28℃,比平原地区低5℃左右,植被覆盖率98%。1842年,美国和德国的牧师、大夫、修女在此建造了别墅,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外国山。现在仍有美、德牧师居住过的遗址、水井等。这里有原始森林,古树参天,四季均可游览。景区开设了15家农家旅馆,可以举办篝火晚会、烧烤、跑马等项目,有天台山小剧团与游客进行联谊活动。 倒马关的历史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构造与作用据《畿辅通志》记载,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东汉北部边境,东汉政府迁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于常山关(倒马关)、居庸关以东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倒马关的屏障作用。 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治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 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