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蒙古铁道报 |
释义 | 刊物概况《内蒙古铁道》报为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的机关报,1958年11月随着建局而创刊于呼和浩特市。国务院第一副总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主席乌兰夫同志为报纸题写了报头,全国统一刊号为CN15_0028 。创刊时报纸为周三刊,每星期一、三、五出版。2011年底,《内蒙古铁道》已经完成全部数字化工作,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更多途径阅读具有极高历史文献价值的《内蒙古铁道》往期全部刊物。 历史沿革1958年11月创刊,第一任领导为常殿武,时任副总编辑。报社工作人员从原第三局《铁道工程》报社归并来17人,从太原铁路局《太铁工人》报社补充3人,共20人。机构设置:总编室、记者部、编辑部。由于纸张紧缺,《内蒙古铁道》报于1960年10月停刊。1961年8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批下纸张,报纸复刊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于1966年再次停刊。其间,《内蒙古铁道》报共出版844期。1967年2月至4月20日出版了《无产者》报9期。1967年4月20日又改出版了《火车头》报,到1969年12月27日《火车头》报停止出版,其间共出版239期。1970年12月19日停刊4年的《内蒙古铁道》报复刊,并改名为《呼铁工人报》,仍为局党委的机关报。由于“文革”中,乌兰夫同志受到错误的批判,其题写的报头没有启用。1978年11月6日,在庆祝呼铁局成立20周年时,又更名为《呼铁工人》,特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周惠为报纸题写了报头。1985年12月18日,根据需要对机构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总编办公室,原有的记者组、生产编辑组、政文编辑组均改组为部。 为体现地区特色和铁路特点,《呼铁工人》报于1986年10月1日再次改名为《内蒙古铁道》,并由局党委的机关报改为企业报,全国统一刊号为CN15_0028 ,并且加了蒙文报头。改刊后的第一期印刷了彩报,以后凡元旦、春节、“五·一”和国庆节均出彩报,后考虑新闻时效性问题,1994年停止彩报印刷。从1988年6月1日起报纸用字由老五号改成了新五号,增加了信息传播量。1988年12月,报社由原来隶属局政治部划归局行政系列,隶属局政工处。1990年2月1日报社又复归局党委。 进入九十年代后,报社加快新闻改革步伐,努力提高办报质量。1992年9月2日,报纸由人工铅字排版改为微机排版激光照排制版;由铅字平板机印刷改为胶印机印刷;使报纸印刷质量明显提高。2000年10月,报社配备了微机并建立了办公网络。2005年5月,报社对办公设备微机、扫描仪等进行了更新,并于2005年开通使用了“网上稿件管理系统”,改变了过去靠车递、传真的状况,提高了稿件使用的时效性,提高了办公效率。 199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内蒙古铁道》报于7月1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缩短了出版周期。1994年7月,为搞好周三刊报纸工作,从全局公开招聘7名人员到报社。机构调整为编辑一部、编辑二部、采通部、办公室。随着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内蒙古铁道》报社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1995年起,每月出版一期四开四版的社会版《草原列车》,为旅客服务和呼局参与市场竞争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2002年至2004年出版发行了《内蒙古铁道·社会生活》。2005年起《内蒙古铁道》报由周三改为周四刊,并每周出版一期《内蒙古铁道·周末》。1994年,为贯彻全路新闻工作会议精神,报社提出了“解放思想、破除旧框、找准位置、奋力赶超、开拓创新、争当最佳”的努力方向,并制定了《计质计量考核实施办法》。 1996年7月,为贯彻全国铁路报纸总编研讨会精神,对照报纸标准,对报纸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使报纸诸要素更具规范,并对各版的新闻条数、及头版的新闻时效性作了严格规定。1998年1月1日,在《内蒙古铁道》报出版3000期和创刊4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恢复使用了乌兰夫同志题写的报头。 在宣传报道上,《内蒙古铁道》报注重加强经济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改变由报道生产型向报道经济型转变,并坚强各项工作报道的组织策划,大打战役性报道,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在稿件上倡导“短、快、活、新、实”,并大力加强言论报道的数量和质量。 《内蒙古铁道》报,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既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也加强舆论监督与批评。针对副刊中一度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并在纪念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0周年之际,刊发了重头文章《春风绿满园,沃土育芳华》,为办好副刊指明了方向。《内蒙古铁道》报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各方的赞扬与肯定。1995年,在全局政治工作会议上,时任局党委书记李海霞在政治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内蒙古铁道报实现了周三刊,办报质量进一步提高”。时任局党委书记王宪魁在到任一年时间里,对《内蒙古铁道》报有四次批示,给予肯定和赞许。 获奖殊荣1993年 “我们最喜爱的中国优秀企业报”二等奖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优秀企事报一等奖 1995年至1997年 内蒙古铁道报连续三年在全国企业报晋京展中获一等奖 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司、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企业报协会联合举办评选的首届全国优秀企业报“百优奖” 2005年 2004年度呼和浩特铁路局机关“先进集体” 2004年度呼和浩特铁路局机关“先进党支部” 2004年度呼和浩特铁路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2004年度“呼和浩特铁路局模范车间工会” 2004年度呼和浩特铁路局机关“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第五届全国公开发行的企业报评选“全国先进企业报”称号 发行概况《内蒙古铁道》报,面向呼铁局管内各单位,发行至班组,并与全路及一些路外报社赠阅交换。1958年创刊时,由邮局统一发行,各单位自费订阅,发行量8000份,后改成免费赠阅,由旅客列车传递。1988年又改为自费订阅,发行量6000份。1989年复改为免费赠阅,发行量10000余份。社会版《草原列车》除向局内各单位发行外,另有一部分在车站、列车对旅客发售。1995年起,对全局发行人员实施发行劳务费。1992年《内蒙古铁道》报社成立广告经营部,领取了《广告经营许可证》。广告经营均由办公室人员兼职负责,从业人员8名。广告业务由路内发展到路外。广告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经营的路子。 2005年,为适应全局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求,减少报纸多层次发行耽误的时间使一线职工能更快的看到《内蒙古铁道》报,社长史根柱在深入一线调研后,于2005年10月至11月在全呼和浩特铁路局管内的11个旗县站:巴颜高勒、五原、乌拉特前旗、白云、石柺、萨拉齐、察素齐、卓子山、土贵乌拉、丰镇、赛汗塔拉增设该站区内蒙古铁道报发行点,并在上述车站设置安装《内蒙古铁道》报专用报箱,并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启用。 历任领导1958年11月—1962年12月 常殿武 副总编 1960年01月—1960年10月 赵鸿博 社 长 1964年04月—1966年09月 高九能 总编辑 1970年12月—1972年07月 刘勉之 副总编 1972年07月—1975年10月 张振宇 代理副总编 1973年 —1976年03月 高九能 社长·总编辑 1976年03月—1981年09月 李国玺 副社长·副总编 1979年05月—1983年04月 刘国照 副总编 1981年09月—1985年09月 杨 青 副社长·副总编 1983年09月—1985年11月 王明学 副总编 1985年09月—1990年10月 曹化一 社长·总编辑 1990年10月—2001年5月1 日 许锡庆 社长·总编辑 2001年04月28日—2009年3月 史根柱 社长·总编辑 2009年3月19日至今 邵福成 社长·总编辑 机构设置【部门名称】编辑部——编辑一部 编辑二部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报刊日常编辑工作 【部门名称】记者部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报刊日常新闻采写工作 【部门名称】发行部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报刊的发行工作 【部门名称】办公室 【工作职责】主要全面负责报社、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通信地址社址:中国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锡林北路115号 邮编:01005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