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
释义 |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祖国最北端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与大兴安岭林海交汇处的牙克石市。 公司名称: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总部地点:内蒙古牙克石市 经营范围:医疗机构 公司性质:公立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简介它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6年国家林业部投资扩建使之形成综合医院规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原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工集团),2008年转制为呼伦贝尔市直属事业单位。 医院规模据相关资料显示,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08人,其中高级职称162人、中级职称246人、初级职称700人。教授6名、副教授16名,硕士生导师4名,医学博士4人,硕士4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编制床位1000张,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11个,临床实验室6个,临床教研室12个。设有肿瘤治疗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蜱传疾病研究所和内分泌疾病研究所。4个临床学科进入自治区领先和重点学科行列,森林脑炎的诊治及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检验科获得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能力国际标准ISO15189认证,成为国内第43家、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医学实验室。 医疗设备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引进16层CT、首家应用3T超高场磁共振进行临床诊断。建成HIS、PACS、RIS、LIS、OA、图书馆管理、多媒体、电子监视、病人费用查询、远程会诊等十大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医院体系。与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人民医院、哈医大一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行网络远程会诊。使牙克石市和周边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16层CT、核磁共振、ECT、精确放疗、介入治疗、微创手术、放射粒子植入等先进诊疗技术。2006年11月,成为自治区首批通过评审的高等医学临床教学基地,正式承担大学本科的理论教学,并开展硕士研究生教学。 医院领导(据有关资料显示,任期不详) 党委书记张晓光 院 长杜彦李 党委副书记杜彦李 副院长郭燕铭 党委副书记杜义杰 副院长佟艳秋 党委委员郭燕铭 副院长刘志平 党委委员佟艳秋 党委委员刘志平 党委委员郭淑伟 发展历程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由当年中东铁路的一个卫生所演变而来,伴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 1897年,沙皇俄国根据与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兴建中东铁路,1903年通车,后改称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铁路沿线筑路工人和采伐工人聚集的站点设有卫生所。1952年12月,苏联将这条铁路移交给中国。1953年3月,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由扎兰屯迁到牙克石,接收了中长铁路牙克石卫生所,成为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卫生所。 1955年,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卫生所发展为卫生院,从牙克石二道街迁移到六道街,后曾被称为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第二中心医院(图里河森工局职工医院为第一中心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床位20张,职工30多人。 1956年6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并划拨资金,对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卫生院进行扩建使之形成综合医院规模,成为全林区的中心医院(图里河第一中心医院被改为图里河森工局职工医院)。新院址选在牙克石中央街路西临街,八道街与九道街之间(即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的位置),占地面积约40500平方米,医院建筑面积为6016平方米(其中家属宿舍为2715平方米)。 1958年5月1日,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卫生院正式更名为牙克石林业中心医院并举行了挂牌庆典。医院设计开放病床160张,全院职工扩展到203人。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五官及口腔科、中医科、传染科,拥有当时较为先进的万能手术台、150MA的X光机、光电分析仪、骨科用小型X光机、捷克进口的口腔专用治疗台等设备。20世纪50年代初,来自长春医科大学、青岛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以及全国各地等高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陆续来到林区,被分配到各个林业局,后来他们当中的骨干大部分被集中到牙克石林业中心医院,成为各临床学科的带头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医院床位已达300张,职工370多人,成为远近知名的综合性医院,内蒙古医学院的学生来这里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进行轮转实习,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学生来实习外科,不但有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下属林业局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进修,还经常有吉林省盘石、黄泥河、图门等林业局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来院进修。 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除了能进行常规性的门诊和收治住院病人以外,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医院的领导干部和临床的骨干专家,大都被批斗,有的被打成“走资派”,有的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据1978年至1979年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统计,在不到400名职工的林业中心医院,需要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共147人。可歌可泣的是,在当时十分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以冯广益、刘荃、陈兆端为代表的医疗专家们,在遭受身心迫害的情况下,在被批斗中,在被监视下,仍然秉承“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为林区人民所称道。 粉碎“四人帮”后,医院党的组织和科室建制得到了恢复,落实政策增强职工团结,各项工作展现了新的起色,新建了1800平方米的妇儿科楼,妇科和儿科由外内科病房迁出搬到新楼,妇科新建了手术室,从外科手术室分出,门诊搬迁到十道街路西的红三楼,急诊设在红三楼对面路东的平二楼,新增200MA的X光机供病房使用,原X光机迁到门诊供门诊病人用,在门诊新设了理学检查科,增加了心电图、脑电图,心动图、胃镜室。到1978年全院病床增到350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医院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医院发展建设上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调整了领导班子,将长期扎根林区、有知识、有影响、有威信、干事业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提拔到院科两级领导岗位上。全院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彻底治理“脏、乱、差”、推行经济技术责任制,实行标准化管理,改革不适应的各项制度。通过改革、打破了十年动乱造成的停滞状态,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新的提高,院容院貌明显改变,医院的规模得到了扩大。 1983年至1987年为了提高全院的医疗质量,全院派出大量医护人员到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地的医学院校学习和进修,五年时间共派出253人外出学习,紧追医学科学的前沿水平,积极努力开展新疗法新业务,外科开展了全胃切除术,Ⅲ式胃癌根治术,上中下段食道切除术,膀胱再生术;内科在没有开展介入疗法的情况下重症心肌梗塞抢救成功率达78.6%,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儿科腺病毒性肺炎病死率下降到1.6%;新增设了科室如妇幼保健科、病理科、预防保健科、蒙医门诊等,1982年前没有急诊科,只有急诊室隶属门诊部,由各科抽出医生轮流坚持24小时急诊制,1985年正式设立了急诊科,充实了设备和力量,方便了病人。 1988年对原门诊二楼扩接了两侧,并增加一层变为三楼,内科楼也增到三楼,外科楼进行了重新扩建,新建了消毒供应楼、锅炉房,中西药制剂室等。到1992年,医院的占地面积由1958年的31500平方米扩大为51000平方米,医院建筑面积由6016平方米扩大为27659平方米,全院固定资产为1.537万元,价值500元以上的设备有376台(件),全院设病床500张,医护人员及职工736人;到1994年12月,全院设置临床医疗科室23个,医疗技术科室8个,管理科室12个、党群部门8个,全院总的科室部门达51个,经自治区卫生厅评定,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率先成为“三级乙等医院”。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伴随着林区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医院的经营发展也遇到了困难。1995年,固定的资产2008万元,而外债却高达1536万元,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发不出工资,人心涣散,技术人员大量外流,医疗质量滑坡。以张晓光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果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肃风纪,规范员工行为;更新服务理念、更新医疗流程,推行多功能、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严格管理,堵塞跑、冒、滴、漏;建立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医务人员考试竞争上岗;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奖优罚劣等等。改革重新燃起了职工积蓄心中的热情,凝聚了涣散的人心,催发出生机和活力,使医院步出低谷,步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1997年,经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中心医院更名为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1998年7月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引资项目谈判成功,连续引进数字化大中型医疗设备126台(套),为医院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后又不断引进世界尖端医疗设备,200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引进美国GE16层CT,2008年引进美国GE3T超高场磁共振并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投入临床诊断。积极开展森林脑炎的诊治及研究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使牙克石市和周边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16层CT、核磁共振、ECT、精确放疗、介入治疗、微创手术、放射粒子植入等先进诊疗技术。 自2001年开始,进行数字化医院建设,陆续建成HIS、PACS、RIS、LIS、OA、图书馆管理、多媒体、电视监控、费用查询、远程会诊等十大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医院体系。 2006年11月,2万平方米的新外科大楼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10月,1.9万平方米的新内科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困扰医院和患者的床位紧张难题得到缓解。 1999年以来,是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高科技设备占到设备总量的70%以上,病床数从500张增加至1000张,医院总资产从2000多万元增长至2.8亿元,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2年7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首批通过自治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现场评审。 2003年12月,以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为核心组建了内蒙古林业医疗集团,所属紧密层医院4家,协作医院16家。取消事业单位补贴,面向市场,自负盈亏,自 生存发展。 2004年,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8年森工集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呼伦贝尔市,成为呼伦贝尔市直属事业单位。 医院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1999年和200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院长张晓光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院长、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命名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命名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05年中国医院协会命名 全国2003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内科团支部——2003年团中央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医院——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百佳医院——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防非”先进基层党组织:林业总医院党委——2003年自治区党委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民心医院”——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发改委等八单位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教育先进集体——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示范小区——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委命名 巾帼建功文明示范科室:内分泌科——2003年中国女医生协会表彰 女职工文明示范岗位:妇产科——2002年内蒙古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命名 全国三八红旗手:陈兆端(副院长)——1980年全国妇联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1982年、1986年)劳动模范:陈兆端(副院长)——自治区政府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1986年)劳动模范:刘荃(院长)——自治区政府表彰 全国先进工作者:张晓光(院长)——2000年国务院命名 全国优秀院长:张晓光(院长)——2002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命名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晓光(院长)——2007年国务院表彰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神经内科主任)——2002年全国总工会命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艳茹(口腔科主任)——1999年全国总工会命名 全国卫生系统抗“非典”先进个人:张学忠——2003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表彰 中国农林工会先进女职工:佟艳秋(副院长)——1999年中国农林工会命名 全国优秀女职工:宋佳——1996年全国总工会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宋佳(妇产科主任)——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防非”优秀共产党员:刘志平、侯殿臣——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防非”先进个人:刘志平、张学忠、关琦、张雄、侯殿臣、杨玉英、吕金艳、邵群艳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杜彦李(院长)——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命名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突出贡献一等奖:张晓光(党委书记)——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命名 机构设置临床科室神经内科、心内科(CCU)、呼吸消化内科、血液肿瘤科 内分泌科(ECT室)、老年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病科 骨一科、骨二科、普外科(普外Ⅰ疗区、普外Ⅱ疗区 普外Ⅲ疗区)、泌尿外科、乳腺外科、胸心血管外科 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介入科、妇产科、麻醉科 手术室、疼痛科、口腔科、中医科、蒙医科、重症医学科 儿科、皮肤性病科、感染性疾病科、预防保健科、体检中心 康复科、急诊科、放疗科、二门诊、营养部 医技科室临床药剂部、医疗网络服务中心、网管中心、制剂室 检验科、超声科、腔镜科、放射科 影像中心(CT室、核磁共振室)理疗科、病理科 机关后勤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宣传信息部、监察审计科 工会、财务计划部、医务部(门诊办)、护理部 质量控制部、感染监控部、医疗保险办公室、住院部 法律顾问室、临床服务部、采购供应部、消毒供应中心、 后勤管理部、保卫科、车队 科研教学系统临床教学部 内蒙古蜱传疾病研究所、内蒙古大兴安岭内分泌疾病研究所 科研成果(一)获奖课题五项 1、2005年《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获内蒙科委二等奖 2、2004年《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获内蒙医学会三等奖 3、2005年《森林脑炎疫苗接种血清学抗体水平监测研究》获内蒙古卫生厅二等奖 4、2004年《森林脑炎与莱姆病双重感染关系研究 》获内蒙医学会三等奖 5、2005年《肠系膜动脉栓塞的介入融通治疗临床研究》获内蒙科委三等奖 (二)2006年通过内蒙科研鉴定二项 1、森林脑炎致肢体功能障碍诊断研究 2、森林脑炎致眼部疾病诊断研究 (三)内蒙古卫生厅立项课题4项 1、2005年《医院全成本核算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 2、2006年《森林脑炎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变化的研究》 3、2006年《16层螺旋C T 下糖尿病胰腺和肾脏灌注研究》 4、2006年《大兴安岭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注射与乙肝病毒携带及乙肝的关系》 (四)地市级立项课题十项科研立项9项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应用类科技项目3项;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科技项目4项,其中Ⅰ类项目3项、Ⅲ类项目1项。 3项科研获奖 1、《森林脑炎致肢体功能障碍诊断的临床研究》200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森林脑炎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研究》2008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3、《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与苏州地区出血性脑卒中调查分析》200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