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耗效应
释义

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称之为内耗效应。

什么是内耗效应

这一效应在群体中常常发生,例如领导班子中、工作班组中等,也可能发生在群体之间,例如部门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不论何种形式,其本质是它对外没有作功而只是内部消耗能量。因此,这种内耗效应不除去,工作效应就很难得到提高。

内耗效应的产生原因

主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内耗效应呢?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由于认知不协调而引发的。由于群体内的成员相互的生活空间、时间以及知识、经验,特别是认识能力、认知风格等不一样,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就会不一样,哪怕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这种不同的认识观点就会经常造成相互间的误会,甚至情感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冲突、对抗,引发磨擦、内耗,最终产生内耗效应。

二是由于情感冲突而引发的。人都是有情感的。但由于人的认识不同、个性有别,因此,对事物或人所赋予的情感也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群体中、人际交往中,这种情感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对人的行为起着直接的调节作用。正因为这样,如果大家情投意合、感情融洽就会产生凝聚力,减少甚至没有内耗,如果大家关系紧张、情感分离或常常发生冲突,那么内耗就大,就不能齐心协力,就会引发内耗效应。因为冷淡、憎恨、悲观、仇视、嫉忌、猜疑、埋怨、急躁、责难、厌恶、烦躁等消极情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常常能使群体产生冲突,甚至剧烈的冲突,影响相互间的团结。因此,切不可“意气用事”或“感情用事”,防止内耗效应发生。

三是由于行为方式与习惯不同引发的。由于生活环境和扮演角色的不同,常常会发生不同的行为方式与习惯。例如一个一直来就生活在干部家庭中而且从小也一直就担任干部的,那么他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带有支配性强、命令口气重、开拓性强等方面的特点,而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普通家庭中而且一直也没有机会当过干部的,那么他的行为习惯往往就会带有服从性格、听话、开拓性差等方面的特点。这种行为习惯的人在一起,如果不加以有效调节,有时内耗效应就易于发生。协调的好,就会产生互补效应。

四是由于个性差异造成的。人的个性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群体中、或人际交往中,这种差异更易于表露与观察体验到。这种差异的不同,就会引起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也会造成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这样就容易造成群体内的冲突,人群交往的冲突,也就容易引发内耗效应。

总之,内耗效应是由于认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与个性因素的不同而引发的。因此,要想克服内耗效应就必须协调上述的四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得到统一,以减少内耗,避免负面效应。

在学校里,这种内耗效应也是存在的,学校领导班子里,教研组里、年级组里、班级里以及相互之间,人群之间都可能发生。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学校教师的团结问题,这是学校内耗效应危害比较大的方面,因此,必须解决好。以下方面的对策供教师运用时参考。

注意方面

首先,学校教师要自觉做好统一认识工作。要达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必须注意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有教师集体意识。一个学校教师必须树立教师集体意识,不能只是个人独立行动,也不是只是随大流,而是发挥了教师集体的整体功能。

二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即执教为生、执教为校、执教为民,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导学育人工作,开展创新教育工作。

三是要有明确的教师集体目标,并使每一个教师集体成员都要为此而奋斗,没有这种志同也就不会有行动上的道合。

四是要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处理教师集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大家要正视冲突,并要分析其中的产生原因,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绝不要闹个人意见,更不能到其他教师中去散布不同见解,人为地制造矛盾。

其次,学校教师要做好情感共鸣作用。教师集体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关心,要防止自我情结,反对唯我独尊、唯我正确,一切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评价自己;也不能以点概全,有点好就说得都很好,有点坏就说得都很坏;也不要动不动就发火,给小鞋穿,弄得人心惶惶;也不要不冷不热,对学生不关心、不热情。这种情感状态势必引起学生或其他教师的不满,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冲突,直至产生内耗效应。

第三,学校教师要学会心理相容。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正确地对待自己与他人,并克服自己的成见和偏见。在学会心理相容的同时还要学会心理互补,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克服每个人的短处。要做到这样,就要有全局观、责任感以及自我调节能力。

第四,学校教师还要重视行为的协调。上述这几方面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果行动还是不协调,那么,真正的内耗就不可避免。因此,只有认识统一、情感和谐、心理互补、心理相容和行动协调,内耗就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甚至很少出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