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阁首辅
释义

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 明中期后,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内阁中亦争夺剧烈,次辅不敢与较。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极重,亦称为首辅。明朝的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但无宰相之权。

简介

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设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后大学士参预机务,称为内阁。明中期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内阁首辅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内阁由来

内阁官员的名称如“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等官名开始于唐朝。但唐朝的集贤殿“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其职责主要是编辑图书、发现推荐文学贤才,不是掌握行政权的中央机构。宋朝设立的“殿阁大学士”名目繁多,如“观文殿、端明殿、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宝文阁学士、显谟阁”等学士,但都是给做过宰相的人加上的荣誉衔,无实际职责。《宋史 职官志》记载:“观文殿大学士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皇祐元年,诏:置观文殿大学士,宠待旧相,今后须曾任宰相,乃得除授。”

由上可见,唐宋时虽有“殿阁”和“殿阁大学士”之名,实际上都不是“内阁”。

“内阁”机构的建立开始于明朝。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明世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内阁职能变迁

明太祖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权力,先是于洪武十三年杀掉丞相胡惟庸,皇帝自己直接管六部。他还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但他的精力再旺盛,也管不了那么多的国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 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 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 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但这些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品级很低,只有五品,以免擅权。它只能算是“内阁”机构的滥觞。

“内阁”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清朝用明制,亦设内阁和大学士。但清初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1732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实权又在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民国初年的内阁性质不同,已不是明清内阁的继承。)

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 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以旧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

北洋军阀时期改称国务院,习惯上仍称内阁,其成员称阁。

内阁首辅

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内阁首辅代表人物——张居正

简介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祖籍安徽凤阳 。明太祖封先祖张关保到归州,为归州千户所千户。张居正曾祖庶出,无法承世袭官职,迁到江陵。张居正生于公元1525年5月24日,卒于公元1582年7月9日。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朝廷上下。在张居正功成名就之时,他把矛头对准了曾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阶层——文官集团。张居正除了推行一条鞭法,使得税收统一收钱不收物,节省了很多土地,更实行考成法,其具体实施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考勤,方法如下:

比如一位知府(五品),年初时就要写好一份计划,不能太少,写好后自己留一份,给张居正一份。如计划过少,就要退回重写。计划通过后,以后的一年里这位知府就要为完成计划而努力。如果到了年末,核对后发现这位知府有什么事没有完成,那知府就会被贬职降为知县。如果到了县里还是如此,那就一直降下去,直到知府什么官都被削去,回家当老百姓为止。

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帝国内阁首辅、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二年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朝文臣,内阁首辅,因其辅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历史功绩。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明朝内阁首辅列表

次序 姓名 任期 上任 离任

1 黄淮 1402年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 十一月降

2 解缙 1402年-1407年 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 永乐五年二月罢

3 胡广 1407年-1418年 永乐五年二月进 十六年五月卒

4 杨荣 1418年-1424年 永乐十六年五月进 二十二年八月降

5 杨士奇 1424年-1444年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 正统九年三月卒

6 杨溥 1444年-1446年 正统九年三月进 十一年七月卒

7 曹鼐 1446年-1449年 正统十一年七月进 十四年八月卒

8 陈循 1449年-1457年 正统十四年八月进 天顺元年正月罢

8' 高榖 1457年 天顺元年正月代 二月致仕

9 徐有贞 1457年 天顺元年二月进 六月罢

10 许彬 1457年 天顺元年六月进 七月罢

11 李贤 1457年-1466年 天顺元年七月进 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2 陈文 1466年 成化二年三月进 五月降

13 李贤 1466年 成化二年五月复 十二月卒

14 陈文 1466年-1468年 成化二年十二月进 四年四月卒

15 彭时 1468年-1475年 成化四年四月进 十一年三月卒

16 商辂 1475年-1477年 成化十一年三月进 十三年六月致仕

17 万安 1477年-1487年 成化十三年六月进 二十三年十月罢

18 刘吉 1487年-1492年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 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9 徐溥 1492年-1498年 弘治五年八月进 十一年七月致仕

20 刘健 1498年-1506年 弘治十一年七月进 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21 李东阳 1506年-1512年 正德元年十月进 七年十二月致仕

22 杨廷和 1512年-1515年 正德七年十二月进 十年三月丁忧

23 梁储 1515年-1517年 正德十年三月进 十二年十一月降

24 杨廷和 1517年-1524年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 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25 蒋冕 1524年 嘉靖三年二月进 五月致仕

26 毛纪 1524年 嘉靖三年五月进 七月致仕

27 费宏 1524年-1526年 嘉靖三年七月进 五年五月降

28 杨一清 1526年 嘉靖五年五月进 七月降

29 费宏 1526年-1527年 嘉靖五年七月进 六年二月致仕

30 杨一清 1527年-1529年 嘉靖六年二月进 八年九月致仕

31 张璁 1529年-1531年 嘉靖八年九月进 十年二月易名孚敬,七月致仕

32 翟銮 1531年 嘉靖十年七月进 十月降

33 张孚敬 1531年-1532年 嘉靖十年十月复 十一年八月致仕

34 方献夫 1532年-1533年 嘉靖十一年八月进 十二年四月降

35 张孚敬 1533年-1535年 嘉靖十二年四月复 十四年四月致仕

36 李时 1535年-1538年 嘉靖十四年四月进 十七年十二月卒

37 夏言 1538年-1539年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进 十八年五月致仕

37' 顾鼎臣 1539年 嘉靖十八年五月代 同月降

38 夏言 1539年-1541年 嘉靖十八年五月复 嘉靖二十年八月致仕

39 翟銮 1541年 嘉靖二十年八月进 十月降

40 夏言 1541年-1542年 嘉靖二十年十月复 二十一年七月罢

41 翟銮 1542年-1544年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进 二十三年八月罢

42 严嵩 1544年-1545年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进 二十四年十二月降

43 夏言 1545年-1548年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复 二十七年正月致仕

44 严嵩 1548年-1562年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进 四十一年五月罢

45 徐阶 1562年-1568年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进 隆庆二年七月致仕

46 李春芳 1568年-1571年 隆庆二年七月进 五年五月致仕

47 高拱 1571年-1572年 隆庆五年五月进 六年六月罢

48 张居正 1572年-1582年 隆庆六年六月进 万历十年六月卒

49 张四维 1582年-1583年 万历十年六月进 十一年四月丁忧

50 申时行 1583年-1591年 万历十一年四月进 十九年九月致仕

51 王家屏 1591年-1592年 万历十九年九月进 二十年三月致仕

52 赵志皋 1592年-1593年 万历二十年三月进 二十一年正月降

53 王锡爵 1593年-1594年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 二十二年五月致仕

54 赵志皋 1594年-1601年 万历二十二年五月进 二十九年九月卒

55 沈一贯 1601年-1606年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 三十四年七月致仕

56 朱赓 1606年-1608年 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 三十六年十一月卒

57 李廷机 1608年-1612年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 四十年九月致仕

58 叶向高 1612年-1614年 万历四十年九月进 四十二年八月致仕

59 方从哲 1614年-1620年 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 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60 刘一燝 1620年-1621年 泰昌元年十二月进 天启元年十月降

61 叶向高 1621年-1624年 天启元年十月复 四年七月致仕

62 韩爌 1624年 天启四年七月进 十一月致仕

63 朱国祯 1624年 天启四年十一月进 十二月致仕

64 顾秉谦 1624年-1626年 天启四年十二月进 六年九月致仕

65 黄立极 1626年-1627年 天启六年九月进 七年十一月致仕

66 施鳯来 1627年-1628年 天启七年十一月进 崇祯元年三月致仕

67 李国 1628年 崇祯元年三月进 五月致仕

68 来宗道 1628年 崇祯元年五月进 六月致仕

69 周道登 1628年 崇祯元年六月进 十二月降

70 韩爌 1628年-1630年 崇祯元年十二月进 三年正月致仕

71 李标 1630年 崇祯三年正月进 三月致仕

72 成基命 1630年 崇祯三年三月进 九月致仕

73 周延儒 1630年-1633年 崇祯三年九月进 六年六月罢

74 温体仁 1633年-1637年 崇祯六年六月进 十年六月致仕

75 张至发 1637年-1638年 崇祯十年六月进 十一年四月罢

76 孔贞远 1638年 崇祯十一年四月进 六月罢

77 刘宇亮 1638年-1639年 崇祯十一年六月进 十二年二月罢

78 薛国观 1639年-1640年 崇祯十二年二月进 十三年六月致仕

79 范复粹 1640年-1641年 崇祯十三年六月进 十四年五月罢

79' 张四知 1641年 崇祯十四年五月代 九月降

80 周延儒 1641年-1643年 崇祯十四年九月进 十六年五月罢

81 陈演 1643年-1644年 崇祯十六年五月进 十七年二月罢

81' 蒋德璟 1644年 崇祯十七年二月代 三月罢

82 魏藻德 1644年 崇祯十七年三月进 本月卒

82' 李建泰 1644年 崇祯十七年三月代 五月罢

83 史可法 1644年 崇祯十七年五月进 八月出

84 高弘图 1644年 崇祯十七年八月进 十月罢

85 马士英 1644年-1645年 崇祯十七年十月进 弘光元年闰六月罢

弘1 黄道周 1645年 弘光元年闰六月进 隆武元年七月出

隆1 路振飞 1645年-1646年 隆武元年七月进 二年十月降

隆2 丁魁楚 1646年-1647年 隆武二年十月进 永历元年正月畔

永1'  瞿式耜 1647年 永历元年正月代 二月降

永1 吴炳 1647年 永历元年二月进 八月卒

永1' 瞿式耜 1647年 永历元年八月代 九月降

永2 严起恒 1647年-1649年 永历元年九月进 三年正月降

永3 黄士俊 1649年-1650年 永历三年正月进 四年正月罢

永4 严起恒 1650年 永历四年正月进 四月罢

永5  文安之 1650年-1651年 永历四年四月进  五年二月出

永6 吴贞毓 1651年-1654年 永历五年二月进 八年三月卒

永7 丁继善 1654年-1660年 永历八年四月进 十四年罢

永8 马吉翔 1660年-1661年 永历十四年进 十五年七月卒

永9 张煌言 1661年-1664年 永历十五年七月代 永历十八年九月卒

监1 方逢年 1645年-1646年 弘光元年闰六月进 监国鲁元年六月畔

监2 熊汝霖 1647年-1648年 监国鲁二年十月进 三年正月卒

监3 马思理 1648年 监国鲁三年正月进 十月卒

监4 张肯堂 1649年-1651年 监国鲁四年十月进 六年九月卒

监4' 沈宸荃 1651年-1652年 监国鲁六年九月代 七年正月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