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挠阁
释义

中国的北方地区,春节社火中多年流传一种传统的独特有趣的活动--“挠阁”。“挠阁”,北方方言,意为“抬起、举高”,阁,为女孩。春节时分,辛劳一年的村民欢庆新春,在本村或去邻村举办社火,“挠阁”每组两人,从村中2~6岁不等的女孩里选出漂亮、机灵的站在铁架木板上,用宽布带牢牢缚好,化妆并穿戴好漂亮的头饰与长袖彩衣,身体壮实的汉子在下背缚挠阁架子,在婉转悠扬的民间器乐的伴奏下,脚下用力,气沉丹田,以腰为轴,扭动大胯,把握重心,松弛有度地扭动,并遵照指挥不时变化队形,时而沉稳轻缓,时而碎步疾走,时而左右穿梭,时而前后挪动,如凤凰展翼,似蛟龙游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壮汉们整齐划一、酣畅淋漓的表演,充分显示出塞外儿女乐观向上、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显示出新时代农民的潇洒与自信。挠阁架子上的小孩则按下面壮汉给的力度,甩动水袖,或上下,或左右,或轻柔,或奔放,个个顾盼生辉,婷婷婀娜,如仙女下凡,似神仙显灵,令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

峨口挠阁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历了原始社会有巢氏至秦代模仿树源生态的孕育期,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无伴奏到器乐和鸣的转型期,隋唐至民国的表演、服饰、伴奏相配套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初期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以及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后的弘扬、振兴期。特别是近年来,峨口挠阁有了新的发展,焕发出了蓬勃生机。1996年8月,峨口挠阁应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组委会邀请,作为压轴戏参加了开幕式文娱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中外宾朋,一举荣膺特等奖。此后,又应邀几度在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亮相,成为中外游客翘首企盼的一道精神大餐。2000年以来,峨口挠阁连年参加忻州市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文艺汇演,成为整个表演活动中的一道特别靓丽的风景线。

“挠阁”,为晋北方言。“挠”,意即抬起,举高;“阁”,原始女孩儿,现引申为儿童。峨口挠阁融表演、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于一体,是代县春节社火和文娱活动中最流行、最火爆、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峨口挠阁一般出场数十架,每架壮汉、小孩各一人。小演员都是从村中选出的漂亮、机灵的五六岁孩童,按照不同的扮相,或略施粉黛,或浓妆艳抹,身着鲜艳的古代戏剧服装,被父兄用宽布带牢牢缚在挠阁架子上,个个花枝招展,裙裾飞扬,扮相可人。这些有幸被选上的小演员,俗称“登挠阁”,意即登高望远,吉星高照,四季平安。他们往往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全家人都引以为荣。于是表演时,全家倾巢出动,子随父扭,夫唱妇随,前呼后拥,勾勒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生活画卷,天伦之乐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团锦簇的挠阁架子,均以民间艺人的手工艺术品精心装饰,或鸟兽,或花卉,或果树,或高粱玉米,或大红辣椒,无不精致华艳,美轮美奂,引人注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