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薰楼
释义

又称“南门楼”,位于宁夏银川城东南的南环东路与中山南街交叉口上,坐北朝南,面临广场。门楼通高27.5米,下为高7米的长方形券门洞台基(东西长37米,南北宽28.1米),台基北面门洞两侧筑有对称台阶,以便登临其上。高大台座上是歇山顶的二层重檐楼阁,高20.5米。

中文名:南薰楼

拼音:nan xun lou

别称:南门楼

所在地:宁夏银川城东南的南环东路

东西长:37米

南北宽:28.1米

四面花窗,廊檐彩画,绚丽夺目。楼阁内设有木梯可登楼远眺。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规模雄壮。唯门楼始建年代未详,相传宋景德年间(1004~1007)与银川城同时所建(一说为西夏所建)。清乾隆三年(1738),楼因地震倒塌,乾隆五年(1740)重新修建。宣统三年(1911)复毁于战火,1917年重建之。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整修南门楼,1953年拆除东西两侧城墙,1978年又在两侧兴建观礼台。每逢节日,银川市民在此举兴盛大的庆祝活动。

“南薰楼”,早在西夏就已存在。50年代以来,南门楼多次整修,开辟成南门广场,成为群众集会的场所。因其建筑与北京天安门有些相似,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小天安门”。

南薰门通高27.5米。砖包台基高7米,长88米,宽24.5米。台基正中壁有一南北向拱形门洞。台基北面门洞两侧有对称式的台阶,可登临而上。在高大的台座中央,建有歇山顶重檐二层楼阁,高20.5米。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廊檐彩绘,红墙碧瓦,气势宏大,素有“小天安门”之誉。?

南薰门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1020年西夏党项族首领李德明将都城从灵州(灵武)迁至怀远(银川),大起宫室,扩建城池时建造,明洪武年间重修宁夏卫城,有“南曰南薰,上建南薰城”之记载。清乾隆三年(1739年)发生大地震,府城尽毁,城门亦坍塌。乾隆五年又重建,有“南楼秋色”一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南薰门毁于战火。民国初年再次修复。

1953年,人民政府拆除了南薰门东西两侧的城墙,开辟了南门广场。1979年在门楼两侧修筑观礼台,南北种植花草树木。南薰门经过多次修葺后,在周围现代建筑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宏伟壮观。1985年被列为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南薰东街南门广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