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苜蓿 |
释义 | 中文学名:南苜蓿 拉丁学名:Medicago hispida Gaertn. 别称:刺苜蓿,刺荚苜蓿,黄花苜蓿,金花菜,母齐头,黄花草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苜蓿属 英文名:Toothed Burr Medick 形态特征茎匍匐或稍直立,高约30厘米,基部多分枝,无毛或稍有毛。小叶阔倒卵形或倒心形,长1-1.5厘米,宽0.7-1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凹,有细锯齿,下部楔形,表面无毛,背面有舒柔毛,两侧小叶略小;托叶裂刻很深。总状花序腋生,有花2-6;花萼筒有疏柔毛。荚果螺旋形,直径约0.6厘米,边缘具有钩的刺,含种子数粒;种子肾形,黄褐色。 地理分布原产地:伊朗,印度。 入侵地: 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为害特点一般性杂草。有时侵入农田,危害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危害较轻。又为朝鲜黑龟甲虫、小地老虎、棉实夜蛾、玉米夜蛾、苹果叶螨的媒介;炭疽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寄主,造成间接危害。牧草,绿肥,也可供蔬菜食用。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喜生于较肥沃的路旁、荒地,较耐寒,适应路埂生境较好,为常见的路埂及草地杂草。花果期4—5月。 用途药用价值【性味归经】全草:苦、微涩,平。根:苦、微涩,寒。 【功能主治】全草:清热利尿。治膀胱结石。根:清热利尿,退黄。治黄疸,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全草2~3两,水煎或捣汁服,鲜全草3~5两;根0.5~1两。 其他用途全草可作绿肥和饲料;浙江和上海等处常栽培供蔬菜食用,也可腌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