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岳镇 |
释义 | 1 浙江省乐清市南岳镇南岳镇为一地名,在我国浙江省和湖南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浙江省乐清市南岳镇区域概况 浙江省乐清市南岳镇位于乐清市东部,离市区14公里。南岳公路西北接104国道虹桥镇段10公里,东北接104国道南塘镇段6公里。区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区,杏一,杏二,杏三,杏四,上庄,垟步桥,沙港头,岩坑,里一.里二.里三.前塘,后塘,大崧,小崧等15个行政村,2006年人口24000多人。2007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65亿元,实现工业经济总产值1.1325亿元;实现三产总值1.9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49元。 自然条件 南岳镇面海,海岸线长6.7公里。其沙港头码头有货轮往返于上海、宁波、温州及洞头、玉环等市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商船通往台湾、菲律宾等地区与国家。距温州机场40多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贯穿全镇。 南岳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和旅游资源,水陆非常便捷,发展前景广阔,被人誉为“乐清湾畔的一颗明珠”。沙港头港区岸滩稳定,水流顺畅,建有渔业综合码头、玉乐滚装轮渡码头,突出的区位优势,吸引众多大工程、大项目落户该镇,拥有投资118.5亿的省重点工程浙能乐清电厂,投资4805万元的5000吨级货运(滚装战备)码头,温州最具规模的船舶修造基地。 经济状况 南岳的经济以渔业、农业为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拥有滩涂8000余亩,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南岳镇远洋捕捞业历史悠久,盛产黄鱼、鳗鱼、墨鱼、弹涂鱼和梭子蟹、蝤蠓、花蛤等。共有2个渔业队从事远洋捕捞,拥有渔轮17艘,99年捕捞总量达5080吨。水产养殖以养殖花蛤、甲鱼、河鳗等名贵水产品为主,1999年总产量达3022.4吨,产值约为5790万元。 南岳的工业主要是建立在渔业上的水产品加工业,如各种冷库、水产品加工厂。1998年来,汽配、家具、塑料、五金电器、服装制造业等,已取得一定成绩。1999年有乡镇企业42家,工业生产总值3596万元。 旅游资源 南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环境优美的小崧石佛、法华寺、桃花岛。 南岳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坐落于平盘山那幽幽岙中的法华寺,是乐清市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刹。被誉为“东海明珠”的桃花岛是一块旅游圣地,南岳镇于1996年引进外来资金2000余万元着手建设。已建成的主要项目有桃花岛大饭店、宾馆、露天迪斯科广场、度假村、海上游泳池、海上公园,以及可容纳千余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同时移植万余株不同品种的桃树,建长达300余米的桃花廊。即使不是那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岛的游人也络绎不绝。 2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区域概况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引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境内,坐落在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之南麓。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2005年,全镇辖20个村,2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9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交通网络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东距衡山15公里,南至衡阳50公里,西枕邵阳,北接长沙,107国道和武广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改革开放以来,南岳镇党委、政府依托千古名山优势,以旅游为龙头,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湖南省文明乡镇”、“湖南省经济百强镇”、“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及“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 文化底蕴 (一)人文景观丰富 南岳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明奥区”之美誉,千百年来,诸多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会集如此,并留下了许多绚丽的诗篇和遒劲的笔迹,成为了南岳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不乏大家名师,李白游历南岳时,满怀激情的写下了“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的千古名句;宋徽宗登至南岳山顶,放眼四野,挥笔御书了“天下南岳”牌匾和“寿岳”石刻题额,奠定了南岳千古名山的地位。自汉代至清,历代名人墨客吟咏南岳的诗词歌赋达1834首,作者有李白、杜甫、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朱熹、黄庭坚、王船山、魏源、谭嗣同等诸多名人志士,无不增加了南岳迷人的魅力。 (二)佛道文化源远流长 南岳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常年梵音袅袅,香火不断,在信徒心中素有灵山之美誉。镇内寺观林立,庙宇连绵,每年前来烧香祈福,拜佛求寿的人络绎不绝,成群结队,赶至八月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无处立足,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香客们身着统一服装,佩戴青头巾,胸挂红兜肚,上书“南岳进香”四字。他们步行车载,昼夜不停,有的甚至携老带幼,全家出动,虔诚至极。远至广东、江西等邻省各县,近则湘西、湘北、湘南为多。因此,民间流传着一句这样的俗语,“南岳人们不种田,赶个八月吃三年”,其香火的旺盛程度可想而知。而最让人叫绝的是长期以来南岳佛道共处一山,共容一庙,和谐相处,经久不衰,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三)民俗文化繁荣昌盛 南岳镇的民俗文化极为昌盛。南岳人们平时不烧香,但到了大年三十,全区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会不约而同的到大庙朝拜圣帝,场面蔚为壮观,气势恢宏。朝拜圣帝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路上即便碰到再熟的人也不打招呼,只有为圣帝拜了年之后才互相祝福。这一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同时,南岳人们的年更饭在半夜就吃,吃饭前,要用鸡、鱼、肉等“小三牲”举行祭祀活动,感谢天地神灵和祖宗一年来的庇佑,祈求来年的家运兴旺。而在祭祀时,不能被别人“撞破”,即不能遇到外人,否则,就冲坏了来年的好运和彩光。为了得到神灵的最先庇护,家家户户就争先举行祭祀仪式,因此,就形成了半夜三更吃年夜饭的风俗习惯。另外,南岳人们有烧头香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刚过十一点,南岳人几乎全家出动,早早来到南岳大庙门口,等待庙门打开,争烧新年第一柱香,俗称“抢头香”。据说:谁抢到正月初一头柱香,谁就最能获得菩萨的关照,当年就会事事顺利,心想事成。大庙正殿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刹那,整个街上,爆竹声声,火光灿烂,热闹非凡。其次是儿子取媳妇,父亲游街。儿子成亲这一天,父亲被朋友弄得面目全非,要化上浓装,穿上戏袍,戴上高帽,挂上牌子,悬挂“扒灰佬”三个大字,先在列祖列宗前辞行,再到街头巷尾迎接女方的到来。新娘到达后,左手牵着新郎,右手由伴娘托着,用一根草绳紧牵着公公,一并招摇过市,俗称“游街”,为了表示隆重,全镇的五条大街全部都要游到,路上祝贺声、器乐声、哄笑声此起彼伏,一路不断。这一习俗在明代以前就有了,充满了丰富的富意。过去人们常以“儿子满堂”、“四世、五世同堂”、“多子多福”、“早生儿女早得福”,为人生、家庭的幸福观,再加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思想影响,对所谓子嗣问题,视为人生头等大事。因此,“游街”的主角公公背上要挂牌子,上面写着“世代荣昌”、“子承父业”等字样,寓意“瓜瓞绵绵”。成亲三天后,还要“回门”。公公被当作“猪笼子”(配种的公猪)用绳子套在脚上,另一端栓在新媳妇手上,随新郎夫妇一起回娘家,因为猪有旺盛的繁殖能力,以此寓意,“多子多福”,反映了旧时代人民祈求“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心理。 (四)书院文化播誉千秋 南岳镇书院文化历史悠久,地位崇高,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宋代理学家胡安国及其子胡寅、胡宁、胡宏定居南岳讲学时,在紫云峰下建“春秋楼”,辟“春秋塘”,著《春秋传》,后人称之为文定书院,遗址均在岳云中学科技楼右侧。后张栻受业于门下,精心研习程、胡理学,旋为岳麓书院山长。他又与朱熹合流共研,发扬光大,从而开辟“湖湘学派”的核心思想是爱国主义和经世致用,对后人的影响极其深刻和广泛。据《湖南通志》统计,清光绪年间,南岳镇先后计有邺侯、户潘、韦宙、文定、景行、南轩、集贤、甘泉、白沙、东廊等17处书院。其中南岳书院建于唐宪宗元和11年至唐穆宗长庆4年(公元816元至824年),为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书院。这17所书院中,只有邺侯书院保存完整,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 南岳镇地处南岳中心腹地,山地面积多,耕地面积少,南岳镇结合实际,立足实效,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带领和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繁荣旅游附属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培植壮大民营经济,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5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4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36元。席草、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生猪养殖、黑山羊养殖已成为南岳镇的特色产业;村级企业大勇绿色食品、成怪腐乳等农业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远销东南亚等地。枫木桥珠帘手工业加工品,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产品出口广州、澳门、香港等城市;水濂农家乐诚信经营、规范管理,打造了富有南岳特色的餐饮集群,生意红火,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06年底,全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产值超过100万的旅游产品加工业近100余户。 投资环境 南岳镇交通网络发达,区位优势明显,107国道和武广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发展后劲十足。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始终坚持“内外资并举”的方针,积极优化投资项目,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地客商广开绿灯,做好服务协调工作。2004年以来,先后有寿岳国际大酒店、国际养生休闲文化中心等五星级宾馆落户镇内。寿岳国际大酒店每年接待游客量达30余万人次,为南岳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国际养生休闲文化中心2006年年底对外营业,成为国内首家佛教休闲养生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南岳的旅游品位和城市形象,激活了全镇经济。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3000亩的南岳现代化民营经济工业国也成功入驻镇内,产生积极的经济链锁反应,拉动周边村落的发展。仅2006年一年,全镇就引进外资8000多万元。旅游资源 全区主要景观景点均坐落在镇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之景各不相同,可谓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吸引了不少游客。南岳“四绝”,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就有“三绝”坐落在镇内。全镇拥有各种岩、洞二十余处;潭、池十余口,庙宇寺观三十余座;山上森林覆盖面广,古树名木繁多,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0余种,半山亭以上常年云雾缭绕,氧气充足,是修生养性的绝好去处,每年前来渡假避暑的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全镇每年接待游客量达300万人次,实现了门票收入2400余万元。 人民生活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南岳镇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先后完成了通村公路拉通硬化工作,电网改造工作,改水改厕工作。2006年,全镇人均道路面积为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3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23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40%,程控电话每百人39部,农户改水、改厕、改栏、改厨达60%,同时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移风易俗,广泛开展“十星文明户”、“魅力村姑”、“婚育新风进万家”等评选活动,通过活动的评选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改善了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全镇连续五年实现了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 3 四川省达县南岳镇南岳镇简介 南岳镇位于达县东南方64公里处,境内为达县、梁平、大竹三县交界处,与梁平的虎城镇相邻,属典型的丘陵地带西部旋顶山海拔高度为944.2米,企业11个,初中一所,小学5所,卫生院一所,事业单位10个。 一、南岳镇的由来: 南岳镇过去名曰南岳场,位于南岳镇政府驻地有一庙宇名南岳庙,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场镇,因南岳庙而得名。民国18年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到南岳与川东游击队会师的地方,也是民国20至21年中共梁山中心县委驻地、虎南大赤区。 二、南岳镇的特色产业 幅员面积47.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94亩,森林面积10000余亩。辖1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56个村民小组,5638户, 23142人,其中农业人口23628人,劳动力1.4万余人。境内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玉米为全县的高产区;烟叶、苎麻、蚕桑、茶叶、水果、桐籽等经济作物发展形势喜人;煤炭、石灰、土陶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山坪塘、堰塘、水库等水利设施齐全,为辖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辖区交通发达,麻梁公路横贯其中,村道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道路建设的发展为辖区的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南岳镇的历史名人 民国后的优秀人物:邓兴丰(1917年出生,1949年去世),又名邓新风,1939年考取重庆华西专科学校会计系,1941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5月受党委派回家乡搞农村武装斗争,同年秋任南岳乡小学校长,并竞选为南岳乡的乡长,期间在南岳小学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站;1947年冬任南岳乡党的书记,利用领导身份开展工作;1948年1月任川东游击队梁达区第十三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后因工作需要改编为三个中队,邓兴丰任南岳中队队长,同年4月8日,因叛徒出卖,在重庆南岸被捕。被捕后始终将坚持党的信念,在狱中与反动派做斗争,1949年11月14日被害。 李云祥,生年不详,1933年因病去世。,,,, 四、南岳镇未来发展思路和步伐 (一)忆昨日举步维艰,竭尽全力难换颜 南岳人民为了摘掉"烂药乡"的帽子,曾付出了艰幸的努力。为此,历届党委政府都制定过明晰的发展规划,也曾提出过响亮的口号,并都付诸于行动,但都收效甚微。 (1)经济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低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截止2003年,我镇国内生产总值8654万元,年增长率仅为8.2%,大大低于同类乡镇的发展速度,也低于全县11%的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700元,低于全县4500元的平均水平。 2、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2003年,我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3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2元(全县为2783元),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56元,低了311元。 3、财政收入少,财政支出多。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为192万元,而全县乡镇财政平均收入为250万元,全镇财政支出同年为235万元。这给我镇财政压力相当大,债务十分多。截止2003年底,我镇共欠债务达352万元,相当于两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4、乡镇企业及个体户锐减。1998年以前,由于对乡镇企业的大力扶持,一度使我镇乡镇企业曾达到45个,产值创1亿元。但随着对乡企扶持的力度减弱,截止2003年,我镇的乡镇年产值仅为3千万元。由于资金的严重短缺,造成各种技改项目也得不到落实。这严重影响了我镇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减缓了我镇经济发展的速度。 (2)农村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 1、传统的耕作模式占主导地位。在农村,还是按照"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自然经济的模式在发展,养殖业在我镇根本没有发展起来。农民们还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一点科学种田的知识与意识,农业效率十分低下。 2、政府的引导力不强,技术培训不到位。2001年,我镇制定了"东部蚕桑西部麻,北部药材南部果"的农村结构调整工作思路,并成立了领导班子、组建了工作组,并购回了青麻种与桑树种,真正地想调整我镇农村产业结构。但由于宣传没有及时跟上,引导力不强,技术培训不到位,导致很多村社将青麻土、蚕桑地改种了玉米。结果结构调整成了一句空话。 (3)基础建设举步维艰,不能形成一盘棋 1、"标美路"建设难成气候。路况极差的村级道路一度成为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瓶颈"。2002年,我镇提出了全面整治神田路与文印路,将"背牛路"真正建成能通汽车的"标美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只有旋顶村真建起了我镇第一条"标美路",只下了一点雨,其他的村没有跟上来,没有形成修建村级路的热潮。致使村级道路一直成为我镇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全镇公路建设这盘棋始终没有搞活。 2、神龙小区建设矛盾重重。为了进一步加快场镇建设步伐,扩大场镇容量,2001年启动的神龙小区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但没有起到扩大场镇容量,而是成了我镇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截止2003年底,小城办负债高达60万元。又成为我镇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3、中心小学楼建设一拖再拖。1996年,南岳中心小学开工建设,由于预算资金过大,资金不能按期到位,成了一个典型的"半拉子工程"。几年过去了,中心小学依然不能完工,这成了南岳人民的一块心病。 (4)、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推动神龙社区建设 (二)场镇"三乱"现象突出,综合治理成效不明显 1、场镇脏、乱、差现象突出。过去场镇垃圾随处可见,刺鼻的异味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难受的感觉;场镇管理秩序混乱,当场天,公路上到处都是摆摊设点的,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粉哥"等社会闲杂人员在场镇上总是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场镇自来水被居民称为"吊气水",远远不能为居民所需要,大大限制了场镇的发展。 2、综合治理效果差。过去,我镇是烟花炮竹生产的大乡,这存在着很大不安全隐患。为此,记者还专门写过这方面的报道。2002年,我镇综合治理工作被上级限期整改,成了南岳人民心中的阴影。同时,计生率逐年滑坡,也给南岳镇人民敲响了警钟。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南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对改变落后面貌没有信心,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犹豫不决,举步维艰,对未来感到迷茫。 (三)看今朝大步向前,脱胎换骨笑开颜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2003年底,新一届党委政府针对南岳镇的实际情况,痛定思痛,狠下决心,认真分析,全面总结,按照"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的道理,展示了"咬住青山就不放"的勇气,抓住重点,全面推进,不仅让南岳镇彻底地甩脱了"烂药乡"的帽子,而且成了全市远近闻名的公路建设示范镇,发展成为全县综合经济强镇,各项工作名列全县前列,综合考核从2003年的56名升到前10名,取得了令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1)、经济发展速度快,综合竞争力大大提高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2004年,我镇国内生产总值1.4个亿,年增长率高达35.4%,大大高于全县13%的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2、农民人均纯收入取得突破。2004年,我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99元,而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13元,增长19%;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年为2815元,与2003年相比上升20%,也高于全县平均可支配收入16%。 3、财政收入、招商引资、技改同比增长快。2004年,由于我镇大力发展了私营经济,财政收入达到275万元,同比增长43%,也高于同期全县财政收入5%。2003年对外招商为20万元,而2004年实际到位资金就达120万元,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6翻。投入技改项目的资金由2003年的30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50万元。同比增长69%。 (2)、农村产业结构步伐加快,产业链逐步形成 1、加快蚕桑产业链的发展。镇党委、政府在2002、2003年蚕桑产业发展基础上,制定了南岳镇5年蚕桑发展规划,组建了蚕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蚕桑标准化办公室,成立了蚕桑技术小组,确定了铁咀村为全镇蚕桑生产示范村,先后投资近40万元,其中,种苗投入5.8万元,养蚕设施改造20余万元(蚕房改造18万元),技术培训3万元,其他8万元,做大做强了蚕桑产业,提高了我镇蚕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了蚕桑产业标准化工作。同时,为了将蚕渣进行综合利用,我镇在铁咀村兴建沼气池100余口,优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经济效率。目前,全镇规模养蚕的村有8个,成片种植桑树的村6个,面积1700余亩。现有四边桑700余万株,良桑200余万株,2004年发蚕种4000张,产茧100000公斤,单产25元/公斤,产值250万元,人平增收105元。 2、加快养殖专业户的发展。2005年,在年初机关干部会议上,要求驻村干部要联系一个养殖专业户,乡级部门要对口帮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这大大加快了我镇养殖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私营企业的形成 2004年6月8日,我镇召开了全镇经济工作会,会上确定了我镇要加快多种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并要求各职能部门要为私营企业尽可以提供方便。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先后有19家大小不同的私营企业在我镇安家落户子,其中比较大的有杨启波的砖厂、郑一祥与郑心峰碎石厂、胡昌义的建筑队、陈德江的纸厂、胡明荣的木具厂等。这些私营企业为我镇折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全面发展。 (4)、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推动神龙社区建设 1、全面启动神龙小区的建设。为了盘活神龙小区,党委政府采取了多种灵活措施。一是提高地价;二是用地皮换取承包商启动小区街面硬化工程;三是强化对神龙小区资金专项管理;四是充补新的领导成员。现在神龙小区的街面已硬化了,水电气及光纤线也送到住户门口,神龙小区的地皮重新又火起来了。 2、全面建设旱田坝集镇。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对全镇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镇加快了旱田坝建设的步伐,投资15万元对长200米宽8米的街面全部进行了硬化,已有150余户在旱田坝集镇落户了,这进一步加快了我镇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五)、成立劳务输出机构,使劳动就业者有序流动 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年,我镇就有6000多名劳动者常年在外务工,这大大减轻了我镇劳动者的就业压力,增加我镇的收入,我镇劳务年收入达2500万元。但是,这些劳动者没有一技之长,其流动也是杂乱无章的,造成了很多人才与资源的浪费。面对这个市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为抓劳务输出也是抓经济发展。于是,我镇成立了劳务办,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建立全镇1.4万劳动力的信息库,定期向全镇发布劳动者的就业信息,开展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现在,我镇每年有7100余名劳动者常年在外务工,从外地寄回约3100万元。人平1300元,这有力地支持了我镇的各项建设。 (六)、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盘活了整盘棋 1、村级道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镇党委、政府按照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南岳镇的实际情况,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乡村组织,群众自愿,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民主管理,示范推动"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建设原则,全面实施村道硬化。2005年,我镇在2004年村级公路硬化取得重大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对组级公路全面进行硬化。到目前为至,我镇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硬化公路总里程为51公里,91%的村公路已进行水泥路硬化,75%的组级公路也实现了硬化,其中,铁咀、板桥、水河三个村的组级公路已全部硬化,直接受益人口17400余人。 2、教育事业取得突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我镇先后投资120万元,新修了尖角小学教学楼、水河小学教学楼,完善了南岳中心小学教学楼,这三所小学教学楼的完工,受到了县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对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社区居委会成立,场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我镇场镇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管理秩序混乱。2005年4月10日,南岳镇南岳区社成立了,在居委会的努力工作下,建立了垃圾管理制度,由垃圾车每天运送垃圾;对占摊设点的个体户进行了处理;加大了对闲杂人员的打击力度,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加快了场镇自来水的改造力度,力争在6月份将清洁的自来水送到家家户户;同时将安装街道路灯,解决人们晚上行路难的问题。现在场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八)、全面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南岳和谐社会 2004年,我镇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科技氛围不浓厚;卫生防预效果突出;文化体育工作取得突破,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春节期间,街道龙飞凤舞;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喜人;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三村建设"活动;同时注重政法队伍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尤其是"九·三"受灾户的帮扶。 三、展未来信心百倍,励精图治奔小康 2005年,镇党委政府结合南岳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镇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确立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即"大山兴畜牧,土地精结构,壮大养蚕业,兴办三企业,产品深加工",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加快各类产业链建设的步伐。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励精图治,不断加快我镇小康建设的步伐,我们一定能够把南岳镇建设成全县经济强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