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冶村 |
释义 | 村庄概况南冶村是渤海镇第三大行政村。全村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村落分东西两部分,河东呈方形,河西呈南北向矩形,两部分之间由南冶大桥相连,民居面积22.3平方公里,共484户,1552人。 《怀柔地名史》记载,南冶元代成村,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域内至今有很多无法破解的谜题。比如村西海拔600米的西山顶上有一座用石块堆砌而成的巨大圆形石墙,村民都叫它“狼尾巴墩”,早些年常有人去那里砍柴,亲眼目睹过石墙的原貌,当时感到很蹊跷,是在什么年代堆砌而成的呢?村东南还有一处叫“链马墩”的小山等等。有人说它们是古代的烽火台,是一个军事设施。还有一种说法:因渤海所至南冶一带是平坦开阔的山间盆地。北山是燕山主脉,有黑坨、尖坨、北大坨、骆驼峰等诸峰,可谓群峰起伏迭荡,古长城紧扣相锁,绵延数十里。故此明代皇帝朱棣在选址十三陵时,为使此地极佳的风水向西压去,倾向十三陵一带。特修此墩作为拦截风水的一大镇物。二者孰对孰非已无法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古代的南冶村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村名由来听祖辈们讲,南冶村的祖先是山西的,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结移民而来。代代相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早来此定居的有周、张、李、赵四大姓。过去有这样的说法:周姓来此占平地,李赵二姓占山地,张姓占河滩地,四姓代代农桑,繁衍生息,起初从几户、几十户至上百户,户户人丁兴旺,自给自足,通过几百年的开发,这里已形成了一个富庶之地,而后的岁月里也渐渐的凸现这块宝地的灵气。至此,人们不禁要问,南冶这个名字到底起源于何时呢?据《怀柔县志》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修建南冶口,并在铁矿峪立矿,到该地冶炼,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闭矿,为区别位于长城以北的北冶(四海冶),故名南冶。现在村北的一个地方叫“石堆子”,此处就是明代炼铁遗址。这里还遗存着很多冶炼后的石渣。上世纪20年代,在这块平坦土地里挖掘出一个上百斤的大铁石。由此人们可以想象出那时南冶的炼铁盛况。 炼铁这段历史后的若干年,村子里便蕴育了一个颇带神秘色彩的传说。 很早以前,一位村民到山里打柴,回来的路上在路边休息时睡着了,恍惚中,一白胡子老头向他走来,对他说:“你要想叫全家富裕起来,有吃有穿,听我一句话,今天夜里有三个骑马的人从村北小路经过,你要是把它们打倒,就会遍地生财,切记、切记,莫要放过此机会。”说毕,白胡子老头飘然而去。按照白胡子老头的指点,农夫带上锄头到村北等候。果然三个高人大马自北向南而来。第一个人高马大、黄脸,身披金盔甲,骑着黄骠马,眼里闪着金光,他没有动手。第二个白脸,穿着银色盔甲,骑着雪花大白马,眼里闪着银光,他还是没敢动手。第三个过来了,只见那人一张油黑的大脸,一身黑色盔甲,骑着一匹乌黑发亮的大青马,农夫一锄头打下去,顿时黑人黑马摊散在地上,成了一堆铁矿石……。 村里人每每提起这个传说,都或多或少有一个遗憾——老人为什么不打金马呢?假若如是,铁矿就会变成金矿,炼铁就会变成冶金子了。不过,这只是村民们的美好愿望罢了。 冶金到此为止。这个传说多少为当代延续了灵验。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一0一地质队在村西山上,开山修路勘探多年,探明山里有铜沙,因储量未达到开发标准,只得让它在地下继续沉睡。看来南冶这个古村真的与矿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沟谷野趣南冶村无论是田间地块,还是七沟八梁都有它耐人寻味的名称,村北牛郎峪就是一个最有趣的话题。 牛郎峪是南冶村最上档次的一块果园和林地,沟谷绵长低缓,呈南北走向,曲曲折折五里有余,沟内常年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笔者小时候就对牛郎峪这个名字好奇:它是否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联,总觉得有一个故事在里面。后来从一位老者那里得知牛郎峪还暗藏着一个真实而又朴实的传说呢。 相传村里有一姓史的人家,主人读过私塾,家有几十亩田产,是村里的一个小财主,人称史员外。员外家有一群牛,雇一仆人去放,古时候牛郎峪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谷。早上把牛撒在荒谷里,日落后牛自然下山回家。一天,仆人发现牛回来时,有一只领头牛浑身是汗,肚子也没吃饱,仆人很纳闷。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几天都是带汗而归。后来仆人偷偷随牛到山谷里窥探,意外的发现是,一只老狼在骚扰牛群,领头牛为保护牛群,天天和狼搏斗。仆人即刻把这件事告诉了员外,而后一道合计了一个对付狼的办法。第二天凌晨,仆人把领头的牛喂饱后,在牛的两个犄角上各绑了一把尖刀,把牛撒到山里。牛群进了山,狼又来了,领头牛与老狼经过一番搏斗,老狼终于死在了牛的尖刀之下。后来牛也死了,这是为什么呢?老人告诉我,当时员外令仆人把狼抬回家,剥了皮,肉犒劳了仆人们,狼皮晾在了石碾子上,谁知第二天早晨牛一出圈,领头牛便一眼盯上了碾子上的狼皮,径直向碾子顶去,顿时头破血流,牛当场死在了石碾子下。牛的勇猛悲壮故事在村里即刻传开了,后来村人就把牛和狼顶架搏斗的这条沟谷称为牛狼(郎)峪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在牛郎峪建起一座兵营,一茬茬棒小伙在这里一年又一年的轮番服役。这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牛郎峪了。 牛郎峪中部拐弯处北坡石崖上,有古人开凿的两个石窟,解放前洞里有老母奶奶像供奉。每遇大旱,村名就来这里烧香求雨。洞崖坡脚下是一个微型小盆地,五亩许,如坑似盆,人们叫它“洞坑”。西侧是一个落差10余米的季节性小瀑布,从小瀑布的崖上向沟里延长100米处,有一巨型虎头石,是古人雕凿而成。虎头每只眼眶里可容两人团坐。黑褐色的虎头石和布满的青苔印记了它的沧桑和永远。这条沟因有虎头石,故名石虎峪。 南冶村有趣的地名儿还很多,如:立石沟、天桥峪等。随便拿来一个名字都有它的出处和故事。这就是古村南冶的魅力所在。 周家大院建国前,南冶富人很多,有近20座标致精美的四合院。其中“洋宅子”和“周家大院”是四合院中的精品,当时极为辉煌显赫。 周家大院建在村西的高台上,大院占地约十亩,一道七米的高墙把大院围拢的严严实实。大院北边是一个五十亩的平地,名曰“大地”。西边是“和尚地”,与娘娘庙古松遥相呼应。南边有一口古井和一棵古槐。大院内是一个建筑群,主人居住的是一个四合院,东面与四合院比邻的是碾道、牲口棚和伙计的住处。大院内共50间房屋,建造格局和砖木料都很讲究。院内青砖地,门楼镶有砖刻门扁,古朴别致。两块大理石门墩刻有荷花、梅花等图案,现在依旧。大院西北有北大门,按有铁门,东南是正门,有五间东房,中间一间为门道,大门外有影壁遮挡,角道用200余块条石铺砌而成。本人小时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大门处的角道上玩耍,印象极为深刻。十年前一位90多岁的老人曾对我说过,这些条石都是他在20岁时和周家伙计从深山里一块块背回来的。纵观周家大院,它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 周希元家发迹很早,在明末清初已相当富有了。周家拥有南冶村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山地。河两边有八盘水磨。压香面子的作坊有“7富店”和“富乐号”等店铺。三岔村也有他的山场,渤海所有他50亩稻地,口头村有两盘水磨。周家是关渡河以里的首富,无人能与其抗衡。 周家大院衰落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俗语说:树大招风,家业大了,谁都眼红,贼人也惦记。那时常有大帮出没,对周家威胁很大。听老人讲,有一年从兴隆城村方向来了一伙大帮,企图绑票勒索要挟周家。但没有得逞,因为周家有很多伙计,还有很多条枪,伙计们在北门鸣枪阻挡,大帮无法靠近,只好向河西北方向逃走了。 由于受大帮的屡次威胁,周希元有了迁家的念头,第二年周希元就带着全家老小和所有的洋钱举家东迁到怀柔,一年后又迁到北平。从此周家大院名存实亡,成了一个空壳。 解放后,周希元由北京移居口头村,当时他已是年过七十的古稀之人。据家父李春学讲,1951年父亲在红螺寺读书时,步行回家,在口头村北的水磨巧遇周希元,一老一小各不相知,在闲聊中才知各自的身份。此时周希元谈及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家父珍藏了多年,如今为我写作史话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周希元在文革中回村挨批斗一次,这也是他自迁家三十年后第一次回到故土。周希元有两个儿子,全安家于北京,文革时二儿去世,儿媳王秀文被遣送回南冶,一人住在周家大院的小屋里,孤苦伶仃多年,后改嫁铁矿峪村。文革中周家祖坟也未免于难,全部被平毁。红卫兵有的在周家大院寻宝,大院的前前后后被挖,最后挖出一个一米高的坛子,人们推测这个是当年藏洋钱用的,可惜是空的。1984年一村民在周家坟原址挖坑栽树时,挖出了鼻烟壶和玉带。显而易见,周家在古时候官位也是很显赫的。几年前有人看见周希元的后人来村打听周家大院在什么地方,可没有人告诉来者。如今周家大院已荡然无存,只有东门外的条石和一段残墙门墩石刻可以佐记。 古庙遗韵庙文化在南冶村由来已久。过去村里有娘娘庙、老爷庙、龙王庙、五道庙。龙王庙在河边东坡根的石崖上,建筑较小,是求雨的地方。五道庙在河东北坡沿,谁家有老人故去,都要来此报庙。老爷庙在河东路南侧,原为南冶小学校的一部分。笔者上小学的时候,1、2、3年级就在老爷庙正殿读书三年,正殿之间,雕梁栋,翘脊飞檐,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庙的南门门楣上刻有“三义庙”,老爷庙是它的俗称。解放前庙里有关羽、刘备、张飞的泥胎像,此庙拆除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小学校翻新重建才被拆除。 在村西坡跟有一级古松一株,树龄约600年,胸径1.04米高15米,冠幅13.4 X 10米。此地就是著名的娘娘庙遗址。据《怀柔地名表》记载,1947年12月怀柔县曾在此召开土改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怀柔县,四海县2区村干部千余人。如今是一处集古松和庙宇遗址于一体的革命纪念地。 经考证推算和知情前辈讲述,娘娘表始建约在永乐年间。娘娘庙巍然矗立在一个黄土高台上,与古松相伴相称,威风凛凛,大气磅礴。娘娘庙呈一四合院型,北、南、东、西各三间。北房正殿供奉着玉帝、王母娘娘、送子娘娘、养子娘娘等诸神塑像。殿内金碧辉煌,有彩绘山水,彩绘人物等精美图案。大殿后墙有倒坐观音像一尊,院内汉白玉碑一块,记录了建庙的起始年代及翻修村民捐钱的盛况。碑的阳面为瘦金书体,字较多,阴面为双匀体“皇阁永固”四个大字。庙门呈圆拱状,门楣上篆刻“娘娘庙”三个真书大字。南门外砌有墙踏子,拾级而上约有10米高。庙的南边有一棵古槐树,已成洞,风烛残年。院内院外有二十三棵古松,盘龙卧虎,拥翠堆黛,风姿卓越,姿态各异。整个古庙飞檐翘脊,松荫蔽日,煞有森然之气。 娘娘庙经历了明清,民国数百年的沧桑洗礼,在漫长的岁月里,来此敬香膜拜者络绎不绝。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村里都要在这里举行庙会。庙会丰富多彩,十分热闹,十里八村的人都要来赶集观看花会表演。各村的艺人也登台亮相,杂耍的、耍猴的、卖唱的、卖小吃的好一副热闹的场面。最吸引人的还是“抢娘娘”的习俗。这天庙里放有很多布娃娃,全村盼着早生贵子的媳妇一大清早就来庙里抢娃娃,抢到的非常高兴,抢不到的就相当沮丧了。 娘娘庙经漫长的历史,脱胎出了许多离奇古怪的传说和故事。如挖井的传说,在娘娘庙东边路旁原有一口古井,旁边有石槽和槐树,很早以前就被填埋了。传说某年某月将井砌好后,听井下有人说:“大婶我借你家麻眼箩使使”,人们一听都惊呆了,认为是否地下还有一层人,若干年后这井就填埋了。解放后还有石槽,井口的遗址。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娘娘庙原有20多棵古松,村里几家有权有势的人家想将庙里松树砍伐归为己有,正当他们逐棵砍伐后,锯到最后一棵时,松树突然滴出血来,在场的人惊呆了,不敢再锯,侥幸把最后一棵古松保存下来,也就是今天还在的那棵古松。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在渤海所的日军来南冶村修围子也未敢动古松的一根树枝。1947年土改时,京北革命老区的领导人经常在这里开会。娘娘庙为土地革命也做出了贡献。 1958年娘娘庙拆除,所有砖瓦木料用于修建了当时的小学校,据说一姓陈的老汉在拆庙时,拆出一条小白蛇,而后老人的腿被砸伤,呆了半年才能下地干活。娘娘庙的怪事也真多啊!如今除一棵叱咤风云的古松外,树下还有一被拆断的两块残碑。看样子这块碑是清末时立的,是娘娘庙翻修重建碑,上面记录全村人捐款的情况。碑上还有笔者曾祖父的名字,文字为:“监管李延然,捐十五吊……”我为自己的先人为修娘娘庙所做的贡献感到敬佩和自豪。光阴似苒,岁月如歌,现在每当人们欣赏古松、凭吊历史时,都感慨万千。 革命斗争1938年由山西过来的八路军在沙峪村东山嘴伏击了日本军,为此,日本侵略者对渤海所、沙峪、南冶一带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现在年纪大的村民都亲眼目睹了日本飞机在南冶村投下的炸弹。没有爆炸的就埋在了地下。两年过去以后,村里有两儿童在村外挖出了一枚炸弹,刚扛在肩上,就冒了烟,随后爆炸,将其中一人眼睛炸瞎,此人现在还在世,名叫郭其忠。沙峪伏击战后,大山深处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听一位老人讲:南冶村最早进入八路军是1943年,因当时北边的邻村洞台也有日本军,所以八路军是夜间来夜间走,他们在村里宣传抗日革命思想,给村民唱革命歌曲。当时还发展了几名秘密党员,并成立了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当时家父还是村里的儿童团长。村里组织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支援抗日。1945年日本投降,南冶村成了解放区。1947年土改工作队进住南冶村,开展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很多贫苦农民积极入党,不到一年就发展了十几名党员,最后党员成了土改运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地主、富农的土地都分给了贫苦村民,村民的革命热情非常的高涨。为配合土改工作,工作队为村民演出了“兄妹开荒”,“白毛女”等剧目。在世老人谈及那段往事心情非常激动。1948年10月村里在周家大院,召开报名参军欢送大会,有二十多名青年应征,他们全部编入晋察冀边区独立师。随军经洞台三岔进入延庆境内,融入解放战争的洪流。他们挺进东北,横渡长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战功。 土改时,南冶村隶属怀柔县第二区,二区辖南北两条沟四十几个村庄。村里的薛永生老人是二区的区长,警卫员是该村党员赵登海同志,他们直接领导了该地区的土改工作。 1948年土改接近尾声的时候,国名党中央军进山大扫荡,对老解放区大举进攻。村民们把这次大扫荡习惯上称为“跑情况”。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跑情况”的故事。那时敌人来的消息一传出,村里的农会和小队迅速带领村民向山里撤离,甚至躲进二十多里的深山里。当时有很多老人来不及跑远就被敌人抓住。一次民兵小队在敌人来之前,在村东小坡一带埋了地雷,敌人惨无人道的令老人妇女孩子在前面带路为他们趟地雷,一位叫苗青的老人挺身而出站出来说:“我在前面给你带路”虽然没有趟到地雷,但他舍生忘死的精神,一时被传为佳话,至今有口皆碑。 灿烂文化南冶村是一个文化之乡,就像一座熔炉,三教九流各类人才都可领略到,说书的、写字的、绘画的等等如数家珍,比比皆是。好说歇后语的老电工赵振祥,虽然文化不高,但对歇后语有特别的研究和创造。无论电影中的台词警句,还是生活中的只言片语,他都会信于理来,现场发挥,恰如其分的与歇后语联系上,抖落出包袱和笑料。他自嘲说自己是游本昌——老济公(技工)。本人和他接触甚密,他自编自创富有新意的歇后语达上百条,能汇集成册。 “把式将”即习武之人。习武追溯起来相当久远,他与村里的花会相伴相生几百年。村民李永忠已年近古稀,是武术传人。笔者小时候经常看他打拳,他还有一帮徒弟。前些年春节走会,他们都会表演亮相,为节日增添喜庆。观之,村民津津乐道。 村里的文艺人才之多,是三里五村无法比拟的,现在精通唢呐、笙、笛、二胡、单、吉他等乐器的有二十来人,他们说拉弹唱,样样都会。1980年怀柔文化馆帮村里组建了一个小剧团,演员都是村里的年青人。当时排练的评剧“小拜年”曾引起轰动,剧中主角由时任村团支部书记的乔占江担任。恰似专业的表演和唱腔,令人拍案叫绝,文化馆给予高度评价。而后在各村巡演,深受欢迎。 南冶村花会历史悠久,是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在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我曾参与了花会的普查工作。普查时花会的总会头是李永忠、赵登友、张吉义。花会共分五档,分别为:高跷、五虎棍、小车会、十不闲、吵子。 高跷:共有十二个角色,原型为传说中的八仙,再加上四个配角,它们是:僧人——铁拐李、——韩湘子、公子——兰百合、头鼓——曹国舅、头罗——何仙姑、渔翁——张国老、樵夫——汉钟离、卖药——吕洞宾。头罗、头鼓、二鼓等。高跷表现的是:八仙们普度众生,积德行善,为民办好事的主题。 五虎棍:主要是打斗场面。这档会讲述了宋代赵匡胤与义弟郑子明除霸安良的故事。此档共有七个角色,分别扮演赵匡胤、郑子明五兄弟(五虎)。表演者身着各自服饰,并勾画不同脸谱。表演打斗所用兵器都是棍棒,故名“五虎棍”。表演过程中有“单棍”、“五虎阵”、“连环阵”等武术套路。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深受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小车会:小车会再现的是一个结婚的场面。由新娘、侍女、拉纤、推车老翁、公子、先生、媒婆、丑婆等角色组成。它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南冶村小车会在解放前曾去过东大山(鸭山)演出过。 十不闲:十不闲讲的是一个有钱人家败落后沿街乞讨卖艺的场景。主要由员外、妻子、傻儿子、先生、管家、丫鬟、丑婆。砍柴子的角色组成。以说唱为主,语言谐幽默、 吵子:是一个由十五人组成的乐队,配备有:锣鼓、大箔、小箔、笙、唢呐等。唢呐领衔,声乐气势宏大,很有震撼力。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都有吵子“静衔”驱邪。 以前每到四月十五日,五档花会都会到娘娘庙赴会表演,为庙会助兴。大旱年份村里还要赴会祈神求雨。九渡河镇吉寺村与该村有一山之隔,过去两村交往慎密,花会经常翻山越岭到吉寺求雨“清龙王爷”,后来演变成“偷龙儿爷”的习俗。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中,经组织村民座谈一致认为,南冶的花会有近200年的历史。它兴兴衰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文革中停滞十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以后又继续排练上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品味越来越高,民俗文化一度冷落。目前南冶村的花会已刀枪入库搁浅多年,急待抢救,一旦拾起,还会大放异彩。 民俗乐队是南冶村又一民俗文化现象,它成立于1990年,由24人组成。它的组织者是村民李春山,他精通多种乐器,曾去总政文工团拜师学艺,是村里资深的老艺人。1990年他自筹资金2000多元购置了乐队的全部家当。一顶大花轿最终定格了南冶民俗乐队的形象。乐队主要从事红白喜事、祝寿、开业典礼、旅游表演等业务。它的服务范围到过昌平、延庆、密云、龙庆峡、红螺寺、慕田峪、原始部落等旅游景点,可谓名扬京北。 河套今昔南冶地域内有一条小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约七华里左右,属怀沙河上游段,俗称“河套”。小河常年不知疲倦的汩汩流淌着,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南冶村民。 小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河里有自生自长的鱼虾,岸边杨柳依依,水草丰美。到了初夏,河边的水草绽开黄灿灿成片的小花,很像江南的油菜花,美不胜收。 解放前,小河的水景极为壮观,为修建水磨提供了条件。当时村南村北的河西岸分布着很多水磨,俗称水碾子。村北依次为核桃树碾子、牛郎峪碾子、富乐号碾子、下落坡碾子。上落碾子。村南依次为和尚庙碾子、头盘碾子、二盘碾子、三盘碾子、四盘碾子。这些碾子分别有一个巨大的石碾子,通过水冲击下面的木轮旋转,带动石磙子转动,嗡嗡作响,小孩看到了非常恐惧。这些石碾子都是周希元等大户的财产,其作用主要压香面子,而后出售给制香的商人。据说周希元发家就是从经营水碾子开始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底连降暴雨,山洪暴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对山村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洗劫。听老人们讲,村民杜少军在这场洪水中奇迹般的幸免于难。他家住在四盘碾子,洪水来时房屋和家人全被洪水冲走,唯独他在洪水中拼命挣扎,最后骑到了一根木块上,爬上了一棵大杨树,洪水退后得救。当时村民以讹传讹,说他骑的是一条龙,龙王爷救了他。真的如此,那就好了。 1972年以前,小河上没有一个像样的桥,只有一个用树枝搭起的土桥,到了两季还得拆掉,桥孔上担两根木块,小学生去桥东小学校上学还得爬木头过河,很不方便,人人叫苦不迭。 文革后期的农业学大寨期间,村里改河造地,至使河床严重堵塞。1972年春在土桥上侧新修了一座水泥桥,名曰“幸福桥”。当年的7月28日,一夜暴雨,山洪暴发,洪水下来阻塞了桥孔,村内一片汪洋,幸亏村民提前撤离,没有伤亡。但冲毁土地300多亩,杨柳树连根拔倒不计其数。 两次特大洪水给南冶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有很多教训值得记取 1979年国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高大水泥桥,洪水可畅通无阻。前几年村里又修了六道截流坝,一座漫水桥,一座河边公园,河套两岸点缀起了民俗垂钓园。整个河套碧水一片,白鹭高飞,鸭儿戏水,宛如江南水乡。 经济发展南冶村气候宜人,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山场面积广阔。2000年前是林粮并举,现已退耕还林。这里盛产板栗、核桃、杏等干鲜果品。自1984年生产队解体以来,林果业蓬勃发展,板栗漫山遍野。 南冶村板栗栽培历史遥不可及。记得前些年北京老山汉墓发掘时,墓里的黄杨题奏全是栗木堆积而成,这就证明北京地区在汉代就有了板栗树。而南冶村又处京北燕山腹地,想必在那时甚至更遥远板栗就在此地生根开花结果了。 南冶村百年以上栗树不计其数,村南有一棵板栗古树,主干两人抱,树冠庞大,占地一亩,最高年产板栗500斤。据推算它是明代的古树,人们给它一个“板栗王”的桂冠,如此尊号,毫无溢美粉饰之嫌。 过去南冶的板栗面积和产量在全镇首屈一指,近些年来村里的林果业更上一层楼,居全镇之首。板栗占全村每家每户收入的80%以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板栗富裕了一方百姓。 南冶村地处怀沙河谷底,土地较肥沃。解放前由于对丰富的水利资源缺乏利用,全村几乎没有水浇地。从土改人人分到土地以后到互助组合作,乃至1958年的人民公社,人们都固守封闭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苦苦耕种些玉米,谷子,高粱,白薯等杂粮将能吃饱肚子。有时还要挨饿,吃细粮对村民来说是一种奢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力量逐渐壮大。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修渠打井,引水灌溉。使全村大部分农田浇上了水。彻底终结了南冶村没有水浇地,吃不上细粮的历史。 1984年生产队解体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年年五谷丰登,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如今退耕还林的山村一派葱茏丰盛的绿色景象。 南冶村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山村。倘若你来此地,一定会被那优美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所震撼,所陶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