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
释义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是宋代词人潘牥的作品。此词中作者抒发了对已经远离、遍寻不着的一个已经从良的曾被他所眷恋的歌妓的留恋与怅惘之情。 作品名称:《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作品别名:《南乡子·生怕倚阑干》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处:《宋词三百首》 文学体裁:词 作者:潘牥 作品原文南乡子 题南剑州①妓馆 生怕倚阑干②,阁下溪声阁③外山。 惟有旧时山共水④,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⑤,月下时时整佩环。 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⑥, 折得梅花独自看⑦。 注释译文作品校注①南剑州:现在的福建南平。 ②阑干:栏杆。 ③阁:楼阁。 ④山共水:指山和水。 ⑤蹑飞鸾:乘坐飞鸾。 ⑥更阑:指天快亮了。 ⑦折得梅花独自看:化用姜夔《疏影》词:“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作品译文我生平最怕的是独倚在栏杆旁边,桥阁下是潺潺的溪水,楼阁外碧绿的青山连绵不绝。只有那旧日的青山绿水面目没有变化,她却像暮雨朝云般一样一去不复还。她应该化作仙女骑着飞鸾,在清朗的明月下不时地整理着衣衫及佩戴着的玉环。露冷霜降,月儿渐渐西沉,夜静更深,我折下一枝梅花,独自一个人仔细地欣赏观看。 作品评析文学赏析此词有小题云:“题南剑州妓馆 ”。乃重临旧地,怀旧悼亡之作。 此词起笔就说“生怕倚阑干”,这是为什么呢?下句即点明:“阁下溪声闻外山”。原来是因为怕听那“阁下溪声”,怕看那“阁外山”。这种发端突兀的倒插笔法,极易抓住读者。昔日曾与伊人朝暮共赏的阁外山水,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历劫不变的自然风景,还同往日一样;那个如仙的女子,却永远不会回来了。面对着眼前不变的青山绿水,痛感“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无奈那纤雨流云般的缠绵之情,总是留在心头。胸中郁结,不得不一叹再叹,一吐再吐。“依然”两字一顿,恰如眼含热泪的悲怆的呜咽声。 此词过片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希望晴雯死后化为花神一样,表现了一片痴情。词人幻想着:“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如此美丽、善良的人,怎么会死去呢?一定是化为仙女,乘鸾飞升了。 词人多么希望他所钟爱的人会在这月色朦胧之夜,乘驾飞鸾从天而降,来跟自己共叙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他徘徊阁台,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着那环佩叮咚声的传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待芳魂而终不来,月已西沉,寒霜又下,余辉更觉惨淡,飞霜寒气逼人。此处连用两个“又”字,写尽心中凄凉况味,道出了死别的无情现实。夜已深,但他还是无法归寝,世间唯有情难舍啊。真情难以撇下,哀思又无法排遣。在这百无聊赖之时,只有“折得梅花独自看了”!这一结悲切极了,其寂寞凄凉、哀苦无告之状历历如在目。折花独看时的心情如何呢?恐怕难免要想起过去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往事悠悠,仍在心头。如今,凤去楼空,只有独对手里的梅花了。梅花姿致韵秀,品格高洁,看到它,似乎看到了所爱者的影象。万千思绪,皆从这“独自看”三字中传出。 上片说怕见旧时山水,这里偏偏又折花独看,总之是表现了作者摆不脱、撇不下的悲思和旧情的重重缠绕,真是越矛盾越见深情。 小词,贵在以情韵取胜。此词虽为小令,却有许多婉转之处。正如况周颐所说:此词“有尺幅千里之妙”。结句中又暗藏许多委婉曲折,哀感无限,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诸家词评这首小词虽写忆妓,却以溪声山色为背景,而不是放在画阁金屏中;以“蹑飞鸾”、“整佩环”写其神韵,而不是用“红袖”、“翠黛”描其妆容;绝去绮词丽语,也不带丝毫轻亵的情调,不显得晦涩,而是以清婉深情的诗笔,借景言情,将伊人想像成月下乘鸾的仙子,抒写了主人公的一片留恋、怅惘之情。意境鲜明,情感真挚而婉转。确实怨慕俊雅,不同凡响。 本篇虽为小令,却有许多婉转之处,步步转折,一步一态,结句中又写主人公于霜月之夜折梅自看而无谁可寄的情景,暗藏许多委婉曲折,哀感无限,凄切动人,韵味深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沈际飞在其《草堂诗余正集》中评曰:“‘阁下溪声阁外山’句,便已婉挚,况复足山水一句乎”。 况周颐在其《惠风词话续编》中评曰:“潘紫岩词,余最喜《南乡子》一阕,小令中能转折,便有尽幅千里之势。……歇拍尤意境幽瑟。” 作者简介潘牥(公元1204年—1246年)字庭坚,号紫岩,闽县(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 。有《紫岩集》。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