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县地花鼓 |
释义 | 南县地花鼓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是说地花鼓是湖南花鼓戏的前身。南县地花鼓经历了清代的启蒙期、清代嘉庆年间的发展期、清代道光年间的兴旺期、解放后土改和人民公社合作化时的鼎盛期。十年“文革”,地花鼓亦戴上了“封资修”的帽子,走过了冷落沉寂禁锢的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地花鼓解禁复苏,逢年过节又有地花鼓活跃在街头、村野。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冲击下,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地花鼓濒危状态日益加剧。 基本介绍所属地区: 湖南 ·益阳 · 南县 文化遗产名称:南县地花鼓 遗产编号:Ⅲ-9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益阳市南县 遗产级别: 省 表现形式南县地花鼓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五种形式。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已经失传,现仅存三种形式。 1、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妆扮一旦一丑(后发展为一男一女)。丑角以系红巾或戴草帽蒂子、砣帽、酒蒂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兰色或黄色、黑色服装,手拿芭蕉扇或纸扇、绸扇为道具,在两眼和鼻子上划三道白粉,看起来像个“小”字,故称小花脸。旦角顶绸帕、系手巾,扮仙头或巴巴头,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彩衣彩裙,手拿丝织手帕、酒杯为道具。二人载歌载舞,按“十二月望郎”、“十月看姐”等十多种曲调、词意表演,风趣诙谐,欢快热闹。 2、竹马地花鼓。一丑一旦的服饰妆扮与歌唱内容、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基本相同。另增加一位骑马武士,手持马鞭,腰挎竹制的彩马,与对子地花鼓的丑、旦配合表演,场面威武,喜庆热闹。 3、围龙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比对子地花鼓更加丰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有围龙、舞龙配合表演,套路丰富多彩,场面热烈壮观,喜庆色彩浓郁,人民群众十分喜爱。 分布状况根据普查掌握的资料,南县地花鼓主要分布情况是:南洲镇、乌嘴、中鱼口、游港、三仙湖、下柴市、八百弓等地区(主要是对子地花鼓、围龙地花鼓)。北河口、牧鹿湖、浪拔湖等地区(主要是竹马地花鼓)。 传承价值1、艺术价值。近几年来,专业人员通过对地花鼓的调查、发掘、考证证明,南县地花鼓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这种民间艺术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它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 2、学术价值。南县地花鼓根据省专家们认定,属于汉民族民间舞蹈类。①它的舞姿优美,活泼诙谐,动作规范,贴近生活。②它采用的曲调丰富,演奏采用吹奏乐和打击乐合奏,曲调有“十二月望郎”、“十月看姐”、“采茶调”等十多种曲调。③它所表现的内容大多都是表现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和男女爱情生活。 3、实用价值。①发掘、抢救和保护地花鼓,对于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②南县地花鼓已经是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正在申报国家级保护名目,这是一个大好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重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一个大好时期。把地花鼓做大做强,实现地花鼓搭台,经济唱戏,对于宣传南县,推介南县,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很好的宣传作用。 濒危状况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冲击,地花鼓这种民间文化现象逐渐被现代文明所淹没。 2、由于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地花鼓的基本队伍已逐年瓦解。就我们掌握的信息,目前能够完整地演绎地花鼓的传承人仅有杨梓贵、薛正民两人,而且都年近八十高龄,情况十分堪忧。 3、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保护、抢救机制,地花鼓艺术仍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无人传授,无人求学,就连我县的十多个民间花鼓戏职业剧团也没有地花鼓演绎人才。抢救、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