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通大学文学院 |
释义 | 文学院简介南通大学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师范)、对外汉语等本科专业和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年开始本一招生。在校生1150人。 文学院现有教职员97人,其中机关双肩挑教师11人。专任教师86人。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教授(含正高)24名(含机关双肩挑教授5人,学院双肩挑教授4人),副教授32名(含机关双肩挑副教授5人),讲师27人(含机关双肩挑讲师1人),助教3人。高称比67.44%。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博士26名,硕士42名(其中有10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比79.01%。 专业(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本一)、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师范)、对外汉语。在校本科生1150人左右。 教研室设置: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外国文学与中教法教研室,对外汉语教研室,文艺理论与写作教研室,广播电视与新闻学教研室,中国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 硕士点及招生方向: 有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3个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050105),有五个研究方向:01先秦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中国古典小说;05近代文学与张謇。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050103),有三个研究方向:01语用学;02文字学与训诂学;03方言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 (050106有三个研究方向:0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02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03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在校研究生69人。 专业·学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历史学(师范)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省级一类精品课程1门,省级二类优秀课程4门。校级重点学科4个、精品建设课程4门。 研究机构:江海文化研究中心、张謇研究所、楚辞研究所、语言文字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旅游文化研究所。 学院全力推进“五四三”工程,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8.5%。 学院领导院长:周建忠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发展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财务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学科建设工作。 周建忠,1955年10月生,江苏靖江人。1978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通大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范曾艺术馆馆长、省级人文社科基地——楚辞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普通高校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政府一等奖5项。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2项。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楚辞研究,出版专著:《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楚辞评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兰文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楚辞学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楚辞考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楚辞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楚辞》(凤凰出版社,2009)。代表论文有《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历史研究2000.5)、《屈原仕履考》(文学评论2005.2)、《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文学评论2006.5)、《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楚辞学的形成因由和发展态势》(文学评论2009.5)、《元代散曲“嘲讽屈原”通论》(文学遗产1989.5)、《屈原“流放江南”考》(文学遗产2007.4)、《〈楚辞·天问〉“顾兔”考》(文学遗产2009.6)。 书记:王敦琴 分工:主持党总支全面工作;分管发展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与干部工作、教职工思政与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稳定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老干部工作;协管学科建设工作。 王敦琴,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謇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南通大学历史学特色专业负责人,南通大学历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理事,南通市历史学会会长。南通市政协委员。 曾先后就读于扬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著作4部(独著1部,合著3部);主编或参编教材、工具书及参考资料6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过省级课题2项,厅市级课题6项。8项成果获得过省、厅、市级以及全国、省学会的奖励。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2000年被南通医学院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被南通大学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张謇研究。 专业简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专业负责人为周建忠教授。 该专业创建于1958年,先后与扬州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以其名义进行本科招生。1999年获得本科独立办学资格。至今已有20余年本科办学历程。本专业现有汉语言文学(本一)、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对外汉语)等方向。2006年在本二招生的基础上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一招生。 本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在全省同层次院校中名列前茅。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6人,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博士23人,硕士32人。教师中高职称比为7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80.9%。本专业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高。有4位教师先后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5位教师曾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选、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本专业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文学),校级重点学科3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有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省级一类精品课程1个(中国古代文学);省级一类优秀课程1个(中国古代文学),省级二类优秀课程3个(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校级重点资助精品课程2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一般资助精品课程2个(汉语言文字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是我校九大学科门类之一,是文学院三大专业之一,为南通大学首批特色专业。 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名。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教研室,其中世界史为学校重点学科。 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养、能够适应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现已形成明显的研究特色:张謇研究、地方史研究、文化史及文化交流史研究、美国史研究等。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24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及国内外学术刊物转载80多篇。获省厅项目23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2项。 多年来,本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他们分别活跃在教育、管理、行政等各个岗位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创建于2001年,目前为本二招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