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3AS空舰导弹 |
释义 | 3AS空舰导弹是以色列海/空军装备使用的远距全天候掠海飞行空舰导弹,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于70年代末,在其“加布里”3舰舰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属于“加布里”反舰导弹系列中的第三代产品,也是该系列中的第一个空舰型号。 历史其第1代产品——“加布里”1近距舰舰导弹,于1962年研制,1968年投产,1973年10用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其第二代产品——“加布里”2中距舰舰导弹,于1972年在“加布里”1基础上开始改进,1976年开始服役,并曾向我国台湾和南非转让生产技术,分别将其产品命名为“雄蜂”1(Hsiung Feng 1)和“天蝎座”(Skorpion)舰舰导弹。其第二代半产品——“加布里”中距舰舰导弹,于1978年在“加布里”2基础上开始改进,1979年首次在巴黎航展上展出,1980年开始服役。 改进“加布里”3AS空舰导弹1978年开始分两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仅对“加布里”3的控制舵面稍作修改后直接装机试飞,验证超音速机载适应性;第二阶段进一步修改设计和舱段布局,取消助推器,换装1台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以提高速度、增大射程。1982~1984年在A-4攻击机上试飞,1984年开始投产,1985进入以色列海/空军服役。1985年初在该空舰型基础上开始发展远距型——“加布里”4LR空舰导弹,计划1995年服役,尽管1991年传闻因经费不足而停止发展,但估计已完成研制并进入现役。 外形布局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等腰梯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后部,4片前缘后掠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处于同一平面,翼、舵截面为修改的菱形,且弹体呈尖头圆柱形,弹体两侧各有一长边条,内装各舱段电气连接导线,左侧下方前后有2个外伸偶极子天线。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前舱、制导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 前舱内装双轴Ⅰ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及其盘式天线。制导控制舱内装惯导系统、指令收发机、数据处理计算机、电源、雷达高度表及其前偶极子天线。惯导系统由二自由度陀螺仪、辅助电子设备组成。雷达高度表为脉冲调制连续波测高雷达。中段指令修正用的收发机由天线、接收机、发射机和双向线路组成。战斗部舱内装有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重150kg,装药70kg,落角60°撞击目标时能穿透12.7mm厚的钢板(相当于驱逐舰的横梁),配用触发延时引信。发动机舱内装1台其长喷管穿过尾舱中央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外壳装有4片弹翼和雷达高度表的后偶极子天线。尾舱内在发动机长喷管周围装有机电式伺服装置和控制舵机,外壳装有4片控制舵面,尾舱与制导控制舱的电气连接通过位于弹体一侧的长边条内的电缆。 “加布里”4远距型空舰导弹在气动外形布局和内部舱段结构上,与“加布里”3中距型空舰导弹相似,但其弹翼和舵面的形状、大小有变化,以适应远距巡航要求。其主要改进之处是:1)加装1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因而使导弹加长、加重,战斗部威力增强,射程由35km增至200km。2)加装GPS接收机用作中制导修正,因而使导弹的制导精度进一步提高。 数据最大射程 35km(“加布里”3AS) 200km(“加布里”4LR) 最小射程 最大速度 M0.73 使用高度 1.5m、2.5m、4m(末段)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惯导加雷达高度表或指令修正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加布里”3AS) 惯导加GPS或雷达高度表或指令修正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加布里”4LR) 引 信 触发延时引信 战 斗 部 半穿甲爆破,重150kg(“加布里”3AS) 半穿甲爆破,重240kg(“加布里”4LR)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加布里”3AS) 1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加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加布里”4LR) 弹 重 560kg(“加布里”3AS) 960kg(“加布里”4LR) 弹 长 3.85m(“加布里”3AS) 4.70m(“加布里”4LR) 弹 径 340mm(“加布里”3AS) 440mm(“加布里”4LR) 翼 展 1100mm(“加布里”3AS) 1600mm(““加布里”4LR)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