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三行 |
释义 | “南三行”,是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合称。三家银行都由江浙籍银行家投资创办和主持管理,并都以上海为基地,在经营上互相声援、互相支持,互兼董监,虽没有联营或集团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收到联合经营的指臂相助的成效。 南三行介绍简介“南三行”,是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合称。三家银行都由江浙籍银行家投资创办和主持管理,并都以上海为基地,在经营上互相声援、互相支持,互兼董监,虽没有联营或集团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收到联合经营的指臂相助的成效。民国21年(1932年)银行联合准备库未成立前,互相对开户头,使三行之间的票据,可不托其他银行、钱庄代理,而自行轧抵清算;三行中头寸有紧缺时,互相融通支援;三行相互代理收解,互通往来,并在利息上给予优惠等。在互兼董监方面,浙江兴业、上海两行中均有浙江实业银行的人担任董事;浙江实业银行的董事会中,也有上海、浙江兴业两行的人担任;浙江兴业银行的人还担任浙江实业银行的监察。 共同点三家银行经常互相声援,互相支援,能够结合在一起,是由于它们之间有共同点: (1)三家银行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抓住有利时机,打下了基础; (2)经营管理上比一般银行出色,致力于银行近代化,注重人才培养; (3)与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联系较多,从而在开展业务上和获取利润方面得到便利; (4)它们的当权者的基本政治态度是反对北洋军阀,因此国民政府建立后,这三家银行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全国解放以后,三行先后实现公私合营,1952年12月参加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与其他行庄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商储创设于民国4年(1915年)6月。由庄得之、陈光甫、李馥荪、王晓赉等人创办。总行设在上海,最初资本额为10万元,实收8万余元,办事人员六七人,是一家规模很小的银行,时人称为“小小银行”。第一届董事会推定庄得之为总董事(后改称董事长),陈光甫为总经理。业务上打出“服务社会”的旗号,强调走入社会、接近工商、以服务取胜。故该行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逐渐为人们所称道,如不厌繁琐,从小处做起,便利顾客,为人所不屑为,时时想新方法,谋取顾客好感等,开银行界风气之先。并在经营方式上采取许多革新措施,如推行银两、银元并用,开办小额储蓄,以1元为起储点,倡导对物信用,提倡铁路押汇,开拓国外汇兑,创办旅行事业等。该行的内部管理制亦比较健全,办事讲求效率,注意服务质量,较早使用机器记帐,并重视人才培养,延揽了一批精明能干、具有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的人作为骨干。由于总经理陈光甫经营精明,管理严密,业务发展迅速,盈利较多,资本积累亦较快。存款从民国4年底的57万元,到民国15年底已增至3244万元,放款从51万元增至1919万元,分别增加55.24和36.6倍,在全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放款金额中排列第五名,资本额亦由最初的10万元,增为民国10年的250万元,比创立时增加24倍,进入大银行行列。在国民政府时期,该行的规模和业务又有长足进展。到30年代初,上海总行已设有储蓄、信托、外汇、证券、农业、盐业、仓库等专项业务部,并在全国重要城镇设立100多个分支机构,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均居私营银行首位。 南三行的兴业与实业兴业这家银行开办时总行设在杭州,系浙江铁路公司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议设立并为最大股东。次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民国3年(1914年)浙路公司收归国有,股份出让,承购者多为工商业者,而以杭州丝绸商蒋海筹、蒋抑卮父子为最巨。民国4年总行迁沪。以“准备充足,信用为上”为经营方针,业务稳扎稳打。从民国7~16年间存款总额曾五度在全国各大商业银行中居首位。放款中对民族工商业的贷款占相当比重。30年代初期上海13家重要商业银行的工矿企业放款中,该行贷出数约占总数的1/4。据统计,得到该行贷款的民族工商企业先后有600余家,如大生纱厂、永利制碱公司、宝成纱厂、恒丰纱厂、大中华纱厂、中兴煤矿、商务印书馆……等等,都曾得到过该行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该行发展的中后期,经营房地产业务是其特色之一。在上海的华资银行中,浙兴的房产业务做得最大、最著名,拥有近1000幢房屋。 实业该行成立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原名浙江银行,由浙江地方政府和商人合资设立。总行设于杭州,上海设分行。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民国浙江银行,经理库款,发行钞票,具有省立银行性质。自民国3年(1914年)起,专著商业银行业务。民国4年改称浙江地方实业银行,不再发行钞票。民国12年官商分家,各自营业,官股称浙江地方银行,商股称浙江实业银行,原有上海分行划归商股经营。设总管理处于上海,另设分行于杭州。民国12年4月23日,浙江实业银行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实收资本为180万元,随后又补足为200万元。第一届董事会推举胡济生为董事长,李馥荪为总经理。民国16年胡病故后李继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从此,该行在李馥荪的主持下,业务发展迅速。经营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业务主要面向外商,着重兜揽在沪外商企业的存、汇款。如著名的存款大户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在抗战胜利后,将存款等全部集中于该行。为了开拓与巩固和外商的业务关系,李馥荪采取请进来,如请外商头目或买办当银行董事,或加入股份;打出去,如大量购买外商债券和股票,打入外商投资集团,在外商企业中兼任董事或经理,以利于该行对外业务的开展。二是发展国外汇兑业务。最初由李馥荪亲自主持,很早就与欧美各国的银行建立了通汇关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行以与德商交往为主,德商西门子、美最时、礼和、谦信洋行等提供外汇以作进口押汇,所获利润极为丰厚,积累了可观的外汇资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独家经营瑞士法郎,从民国33年以后的一年半后,瑞士法郎汇款几乎集中于该行,每月吐纳几十万至上百万瑞士法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利益,积累了大量外汇,是私营金融业中拥有外汇资产较多的一家银行。其外汇资金,大部分投放在美国。民国37年10月该行改名为浙江第一商业银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