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齐书
释义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基本概况

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封建割据政权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它建都在建康(今南京),统治的地区西到现在的四川,北到淮河、汉水,萧鸾时期又在淮河以南失去一些地方。当时同南齐对立的,是割据北方的北魏封建政权(公元三八六到五三四),北魏的军事力量要比南齐强些。

萧子显(约公元四八九到五三七),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萧道成的孙子。他父亲豫章王萧嶷在南齐前期曾煊赫一时,他本人在梁做到吏部尚书。他虽然还是梁朝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但这时他家的政治地位已经衰落下来。以前朝帝王子孙而修前朝史书,二十四史中仅此一家。

萧子显入梁以后,还是积极地为巩固梁朝政权效力。萧衍曾当面向萧子显兄弟表示,希望他们作梁朝的「忠臣」。萧子显也就特别利用了自己的文史才能为梁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他曾奏请编纂萧衍的文集,赞美萧衍挂名主编的通史,并在国学里讲解由萧衍题名的五经义。他还编写了五卷普通北伐记,这书虽已不可见,而顾名思义,应是颂扬萧衍在普通年间(公元五二○到五二六)的军事活动的。他编写南齐书,也是经过奏请的。萧子显还著有后汉书一百卷、贵俭传三十卷、文集二十卷,都没有流传下来。 南齐初年,萧道成设置史官,命檀超、江淹等编集「国史」。在梁代,沈约著有齐纪,吴均著有齐春秋。萧子显的南齐书,多取材於檀超、江淹等的书稿,而他们的稿子没有,传下来。沈约、吴均的书约在十一世纪以后也散失了。关於南齐的最早只有这部南齐书。

南齐书六十卷,见於梁书萧子显传。到了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这部书,就只有五十九卷了。刘知几史通序例曾说过南齐书原有序录,后人从而推论南齐书佚失的一卷就是。萧子显虽然是以封建史臣的观点来修史的,但他以当代人记当代事,在南齐书里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比较原始的史料。关於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倾轧残杀,书中都有所记载。对当时唐禹之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豫章文献王嶷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沈文季传等里,也提供了材料。此外对南齐一代的文学史、思想史、科学史方面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反映。如科学家祖冲之,在南齐书里就有一篇比较详细的传。总的来说,南齐书是一部研究南齐历史的重要史书。

点校南齐书,是用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宋大字本(简称百衲本)作底本,参校了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另外,还参校了沈约宋书中的志,以及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等书的有关部分。对於前人校勘的成果,我们采用了周星诒、张元济、张森楷的三种南齐书校勘记稿本,以及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等书。

〈南齐书〉可取的是志。

作者简介

作者

萧子显(487—537),字景阳,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他十三岁的时候,萧齐皇朝被萧衍推翻了。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他们都是萧姓,而且同族,但毕竟从他们的高祖父时候就分支了。萧衍建立了梁朝,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梁武帝。在梁朝,萧子显凭着他的才华、风度、谈吐的出众,受到梁武帝的礼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书。

萧子显是一个“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的人,又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做吏部尚书时,“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的扇子一挥而已,所以有些士族地主内心里对他很不满。但梁武帝倒是自始至终都把他看作是一位“才子”。事实上,他的文才的确是有社会影响的。萧子显的同时代人、《宋书》的作者沈约甚至称赞他的文章是属于东汉名家班固一流的佳品。这个评价当然是过分高了,但也可以看出沈约对他的文才的赏识。

著作

史学是萧子显所酷爱的事业,在他的四十九年的生命历史上,撰写了五部历史著作:《后汉书》一百卷,《晋史草》三十卷,《齐书》六十卷,《普通北伐记》五卷,《贵俭传》三十卷。他撰《齐书》,是向梁武帝请示并得到梁武帝的批准的。萧子显撰写和完成《齐书》的时间,按照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说法,是在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如果刘知几的说法是有根据的话,那末《齐书》的撰成当在天监八年(509年)至十八年(519年)期间,即萧子显二十岁以后至三十岁以前这十年当中。果然如此,那真是一位青年史学家了。除了《齐书》以外,萧子显的其他著作包括文集二十卷都已不存。后人为了区别萧子显的《齐书》和唐初李百药所撰的《齐书》,把前者称为《南齐书》,后者叫做《北齐书》。 萧子显在撰写《南齐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和思想还是不少的。早在齐明帝时,史学家檀超和江淹奉诏修本朝史,他们制订了齐史的体例,但没有最后完成修撰工作。此外,还有熊襄著的《齐典》、沈约著的《齐纪》、吴均著的《齐春秋》和江淹著的《齐史》十志。萧子显的撰述工作,在史书体例上“本(檩)超、(江)淹之旧而小变之”;在史书材料上汲取诸家成果,终于著成《南齐书》六十卷。

主要内容

《南齐书》包含: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志八篇十一卷,其中有的上承刘宋,有的起于萧齐立国,断限比较明显。传四十卷,其中不少是记少数民族地区史事的,而以《魏虏传》记北魏史事,这在性质上同《宋书·索虏传》是一样的。序录一卷,刘知几都不曾见到,说明它佚之甚早,故全书今存五十九卷。上面讲到,萧子显既是萧齐皇朝的宗室,又是萧梁皇朝的宠臣,所以他撰《南齐书》一方面要为萧道成避讳,一方面又要替萧衍掩饰。例如他写宋、齐之际的历史,就不能直接写萧道成的篡夺之事,只能闪烁其词,微露痕迹;他写齐、梁之际的历史,则用很多篇幅揭露齐主恶迹,以衬托萧衍代齐的合理。这是他作为齐之子孙、梁之臣子的“苦心”,也反映出他在史学上的局限性。

《南齐书》部帙不大,包含的年代又很短,竟然也撰就了八篇志,确乎难得。这里面无疑包含了江淹的首创之功。《南齐书》有些传,显示了萧子显在历史表述上的才华。如:他于《褚渊传》,先写褚渊在宋明帝时受到信任,而在宋明帝临死,则写他也参与“谋废立”,违背宋明帝的意旨;于《王晏传》,先叙其与齐高帝、齐武帝的密切关系,继而写其在齐武帝死后也参与“谋废立”的事;于《萧谌传》,先说其受到齐武帝、郁林王的信赖,后写其在协助齐明帝夺取郁林王皇位的政变中竟然领兵作前驱;于《萧坦之传》,先烘托其受到郁林王的殊特信任,以至“得入内见皇后”,后写他成了废郁林王而拥立明帝的关键人物;等等。萧子显在写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时候,都不直接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前后史事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品格。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此数传皆同一用意,不著一议,而其人品自见,亦良史也。”用顾炎武的话说,这种写历史人物的方法叫做“于序事中寓论断”,司马迁写《史记》最善于运用这种方法。萧子显学习司马迁表述历史的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被后代史学家称为“良史”,这是很自然的。

《南齐书》同《宋书》一样,都宣扬神秘的思想、佛法的深远,又都过分讲究华丽的辞藻,这是它们的缺点,也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全书篇目

本纪

卷一 本纪第一 高帝上

卷二 本纪第二 高帝下

卷三 本纪第三 武帝赜

卷四 本纪第四 郁林王昭业

卷五 本纪第五 海陵王昭文

卷六 本纪第六 明帝鸾

卷七 本纪第七 东昏侯宝卷

卷八 本纪第八 和帝宝融

卷九 志第一 礼上

卷十 志第二 礼下

卷十一 志第三 乐

卷十二 志第四 天文上

卷十三 志第五 天文下

卷十四 志第六 州郡上

卷十五 志第七 州郡下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

卷十七 志第九 舆服

卷十八 志第十 祥瑞

卷十九 志第十一 五行

列传

卷二十 列传第一 皇后

卷二十一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长懋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 豫章文献王嶷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 褚渊(渊弟澄 徐嗣) 王俭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 柳世隆 张瓌

卷二十五 列传第六 垣崇祖 张敬儿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 王敬则 陈显达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刘怀珍 李安民 王玄载(弟玄邈)

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 崔祖思 刘善明 苏侃 垣荣祖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 吕安国(全景文) 周山图 周盘龙 王广之

卷三十 列传第十一 薛渊戴 僧静 陈胤叔 桓康 尹略 焦度 曹虎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二 江谧 荀伯玉

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 王琨 张岱 褚炫 何戢 王延之 子伦之 阮韬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 王僧 虔子寂 张绪

卷三十四 列传第十五 虞玩之 孔逷 何宪 刘休 沈冲 庾杲之 王谌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高祖十二

卷三十六 列传第十七 谢超宗刘祥从 兄彪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 到捴 刘悛 虞悰 胡谐之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 萧景先 萧赤斧(子颖胄)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 刘瓛(弟巉) 陆澄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 武十七王

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王晏 萧谌 萧坦之 江祏

卷四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 江斅 何昌禹 谢济 王思远

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徐孝嗣 沈文季 兄子昭 略昭光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衡阳元王道度 始安贞王道生 子遥光 遥欣 遥昌 安陆昭王缅

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王秀之 王慈 蔡约 陆慧晓(顾宪之) 萧惠基

卷四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 王融谢朓

卷四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袁彖 孔稚珪 刘绘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 王奂(从弟缋) 张冲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 文惠太子四男:安皇后生郁林王昭业;宫人许氏生海陵恭王昭文;陈氏生巴陵王昭秀;褚氏生桂阳王昭粲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裴叔业崔慧景张欣泰

卷五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丘灵鞠 檀超 卞彬 丘巨源 王智深 陆厥 崔慰祖 王逡之 祖冲之贾渊

卷五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傅琰 虞愿 刘怀慰 裴昭明 沈宪 李圭 孔琇之

卷五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褚伯玉 明僧绍 顾欢 臧荣绪 何求 刘虬 庾易 宗测 杜京产 沈飗士 吴苞 徐伯珍

卷五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崔怀填 公孙僧远 吴欣之 韩系伯 孙淡 华宝 韩灵敏 封延伯 吴达之 王文殊 朱谦之 萧睿明 乐颐 江泌 杜栖 陆绛

卷五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 纪僧真 刘系宗 茹法亮 吕文显 吕文度

卷五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魏虏

卷五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蛮东 南夷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 芮芮虏 河南 氐 羌

四库提要记载

《南齐书》·五十九卷(内府刊本)

梁萧子显撰。子显事迹附载《梁书·萧子恪传》。章俊卿《山堂考索引馆阁书目》云“《南齐书》本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亡其一”。刘知几《史通》、曾巩《叙录》则皆云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合为五十九卷,不言其有阙佚。然《梁书》及《南史》子显本传实俱作六十卷,则《馆阁书目》不为无据。考《南史》载子显《自序》,似是据其《叙传》之词。又晁公武《读书志》载其《进书表》云:“天文事秘,户口不知,不敢私载。”疑原书六十卷为子显《叙传》,末附以《表》,与李延寿《北史》例同。至唐已佚其《叙传》,而其《表》至宋犹存。今又并其《表》佚之,故较本传阙一卷也。又《史通·序例篇》谓:“令升先觉,远述丘明;史例中兴,於是为盛。沈宋之志序、萧齐之序录,虽以序为名,其实例也。子显虽文伤蹇踬,而义甚优长,为序例之美者。”今考此书,《良政》、《高逸》、《孝义》、《幸臣》诸传皆有《序》,而《文学传》独无《叙》。殆亦宋以后所残阙欤。齐高好用图谶,梁武崇尚释氏,故子显於《高帝纪》卷一引太乙九宫占,《祥瑞志》附会纬书,《高逸传》论推阐禅理。盖牵於时尚,未能厘正。又如《高帝纪》载王蕴之抚刀、袁粲之郊饮,连缀琐事,殊乖纪体。至《列传》尤为冗杂。然如纪建元创业诸事,载沈攸之书於《张敬儿传》,述颜灵宝语於《王敬则传》。直书无隐,尚不失是非之公。《高十二王传》引陈思之《表》、曹冏之《论》。感怀宗国,有史家言外之意焉,未尝无可节取也。自李延寿之史盛行,此书诵习者鲜,日就讹脱。《州郡志》及《桂阳王传》中均有阙文,无从补正。其馀字句舛误,如《谢庄传》,《南史》作“诏徙越巂”,此书作“越州”。《崔怀慎传》,《南史》作“臣子两遂”,此书作“两节”者。又不可胜乙。今裒合诸本,参核异同,正其灼然可知者。其或无考,则从阙疑之义焉。今本《南齐书》只五十九卷。

扩展阅读:

1

《南齐书》全文:http://www.zwydw.cn/shuku/shibu/nanqishu.htm

2

本文先取网络版本《二十四史简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知识之二十四史简介(即该社出版的《二十五史随话》1987年版)校补,再参考柴德庸《史籍举要》,王树民《史部要籍题解》,孙文泱《正史参考文献目录》(2001年校正,1.2版本,中国先秦史收集整理),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吴泽,袁英光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题解》,《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张大可《史记研究》,高似孙《史略》(周天游校本),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张秀平王晓明《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等增订,辑《清史稿》简介、柯劭忞《新元史》简介附于最后。再以此为底本校补,引用资料一般不注出处,有些虽补但几无专条或过略如褚少孙、杨恽、裴骃、李延寿、易培基等,《集解》等多部著述均无可考订,且诸史资料参差不齐,各有繁简,难辨真伪。同时参考《辞海》(1989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作补正考订,以资备考。

开放分类:
文化历史二十四史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0次
最近更新:2012-04-04
创建者:阿冷阳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回到唐朝去散步 

xhtongyin 

追忆水木 

西羊圈 

曹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4:21